1、輕感冒
保和堂的珠珀猴棗散:每個星期可以使用1到2次左右,可以將之混在部分食物中進行喂服;吃生食、冷食、油膩的東西都會減弱效果。有許多兒科醫生推薦此藥,但是也有人認為此藥對脾臟、胃等傷害比較大。牛磺酸顆粒、小兒感冒顆粒亦可選擇,另外推薦蔥白水,效果也很不錯。
2、消化不良
王氏保赤丸:倘若孩子消化不太好,有積食現象,而且舌苔比較厚,那就可以選擇此藥。其顆粒小,可以混合在食物中,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去。一般選擇在每月月初、月中給孩子服用此藥,連服三天,一天一次。半歲以內的孩子,5顆/1天;超過半歲的,可以每過30天就加1顆。
3、感冒帶咳嗽
(1)小兒清肺口服液:建議選擇由同仁堂出品的產品,服用后見效快、效果佳,不過不太適合咳嗽時間長、汗多、身體較虛的孩子使用。
(2)小兒清肺化痰顆粒:建議選擇由神威藥業出品的產品,用藥后能夠有效祛除痰濁、治療咳嗽。
4、感冒且伴有流鼻涕、咳嗽、噴嚏
(1)小兒寶泰康:此藥療效不錯,但是不適合脾臟、腸胃虛弱的患兒,且糖尿病患兒禁用此產品。
(2)馥感啉口服液:如果患兒有脾胃虛弱或存在糖尿病、心臟不健康等情況,那么就不能使用此產品。除此以外,這種藥比較苦,孩子可能不太愿意喝。
(3)小兒感冒沖劑:此藥主要針對流感或者由風熱所致的感冒,對風寒感冒無明顯作用。另外,此藥味苦,建議用少量水沖泡,還可以適量加點白糖,以便孩子配合服用。如果孩子本身脾臟、胃臟比較虛弱,那么使用此藥可能會有拉肚子的情況,但停藥后就會改善。
5、病毒性感冒
新博林:療效因人而異。
6、止咳、祛痰
神奇止咳露:此產品祛痰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孩子在祛痰時極易出現嘔吐。
7、發燒
(1)恬倩:本品適合體溫在38.3℃以上的病患使用,退熱作用比較明顯。
(2)退燒貼:除了傳統的物理降溫,還可以使用退燒貼,但是要注意看住孩子調皮的小手,別讓他們扯下來。
8、腹瀉
(1)媽咪愛:此產品主要是針對由腸道內菌落失衡所產生的消化不良、排便不暢、拉肚子以及脹氣等問題。
(2)思密達:此產品成人和小孩都可以使用,主要適合用于急性、慢性的腹瀉,也能夠緩解消化道疾病所帶來的疼痛,但是對痙攣引起的腹痛基本無效。
(3)脾可欣:適用于非感染性的疾病;不僅可以對癥治療,還可以幫助孩子調養脾胃,健胃消食。
(4)法國合生元:此產品能鞏固食用者消化道的免疫能力,維系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幫助治療腹瀉。
(5)酸奶:倘若患兒以前沒有接觸過酸奶,那家長就不能一次性喂太多。當發現他喝酸奶后一切都正常,就可以增加飲用量。不過有很多育兒書上不建議給不滿一歲的孩子喝酸奶。
9、炎癥
(1)阿莫西林:此產品不適合有身孕的女性、哺乳期的女性以及未滿90天的嬰孩。
(2)希刻勞:此藥的級別要比阿莫西林要高,主要成分是頭孢克洛,在服用阿莫西林無效后再使用。推薦優先選擇:吃藥>注射=吊水,雖然后兩者作用快,但是量大,對健康有損傷。
10、濕疹
(1)膚樂霜:推薦兒研所的這款產品,作用明顯、適合小孩,最好在清潔完身體之后使用。
(2)尤卓爾:此產品能夠抵抗炎癥、過敏等反應,具有止癢、減少滲出的效果。其實濕疹不上藥也會逐漸好轉,只是其過程較為折磨人,因此盡量不要使用這類激素類產品,畢竟它們對健康有害。
(3)郁美凈:癥狀較輕時,可以使用此產品,物美價廉。
11、咳嗽、咽喉炎
(1)小兒咽扁沖劑
此藥作用明顯,但是味道非常苦,需要家長耐心地哄孩子喝下去;此外該藥有時會導致拉肚子的現象。
用法:一到兩歲的孩子可以按照一次4g,2次/天的量來喂;三到五歲的一次4g,3次/天;6到14歲的每次8g,2-3次/天。
(2)金果飲
是兒研所出品,效果也不錯。注意在使用時,家長要根據醫囑來定量。
1、分門別類
將家中藥物進行分類存放,這樣在需要時就能夠輕松找到。按照對象分為大人、兒童,按照用法分為外用和口服,按照適用情況分急救類和常規類,注意用標簽標明。許多外用類的藥具有較強的刺激性,絕對不能口服,所以應該用顏色鮮明的記號標出來。
2、有效日期、名稱要清楚
瓶身、外包裝上的說明文字要保存好,特別是名字以及保質期要清楚明晰。假若沒有標簽,也應當及時將藥物的信息(藥名、用途、用法、有效時間、注意事項)標注好。
3、放置于陰涼處
要將藥箱放在空氣干燥、陽光不能直射、溫度較低的地方。需要密閉保存的就不能放在袋子里或者紙質盒子里,而是應該放在瓶子里,避免氧化或者潮解。絕大多數的中成藥都比較容易吸水,在溫度高的時候還非常可能長霉、生蟲,特別是蜜丸,因此要放在空氣流通好、干燥、無陽光直射、溫度低的地方。
4、不混裝
盡量不要用空藥瓶裝其它藥物,這樣非常有可能導致誤服;即便使用空瓶,也必須更改藥品的信息,寫清楚名稱、保質期、用量、用法等,避免使用時出現錯誤。
5、適時更新
養成檢查藥箱的好習慣,及時清除已經發霉、變質、融化粘連等情況的藥物。倘若藥水中有絮狀物、沉淀、濃度變高等現象時,應當及時替換新的藥品,不能為了節儉而繼續使用。
6、因人而異進行擇量
通常,大部分說明書上所說明的用量是針對未滿60歲的成年人。因此,年齡超過60,其用量就要減少四分之一,而小孩則要根據體重或者年紀進行折算。
7、遠離兒童
要選擇一個兒童無法碰觸的地方進行存放,避免他出現誤服的情況。
現在市面上給孩子吃的藥物都充分考慮到了他們的特點,一般味道都不會很苦澀,有些還有水果味。所以除非是父母喂藥的方式不正確,不然孩子都會比較配合。下面給各位家長提供幾個建議,以解決孩子吃藥不配合的情況:
1、喂藥時,不要把勺子或者湯匙等伸入到口腔深處,以免孩子感到不舒服。
2、不要直接用溫度過高的水去沖泡,以免破壞藥物中的一些成分。
3、喂藥時,盡量讓周圍保持安靜。
4、如果服藥時間無特殊要求,那么服藥時間最好選擇在孩子吃飯之前,此時他們比較餓,會自動配合吮吸。
5、即便孩子不配合喝藥,家長也不要采取強硬的方式來灌藥,以免他產生抗拒心理,日后更不愿配合吃藥。
6、當藥物為懸浮液時,先不要兌水,而是要在孩子服用后,再給他喂服等量的水。例如:喝1毫升藥,就再喂1毫升的水。
7、一般兒童藥物半小時后才會起效,如果在半小時內出現了大量嘔吐現象,那么就需要重新喂藥。
寶寶禁用藥物
孩子的肝功能、腎功能都比不上成人,解毒、排毒的能力也比較弱,所以在使用藥物時應該多加注意。有些家長一直錯誤地認為,只要按照體重的比例給孩子用藥就即可,但事實上很多成人藥都不適合給未成年人使用。因為有些藥在大人身上只會出現輕微的副作用,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就有可能會出現毒性反應。下面就是一些不能給孩子使用的藥物:
1、含氨基糖甙:可損傷孩子的腎臟,引發耳聾問題。
2、含喹諾酮:可能會出現耳軟骨生長不健全的情況,同時還可能影響腎臟健康。
3、含磺胺:可能會對孩子的腎臟造成傷害,也可能使孩子患上黃疸。
4、含氯霉素:可能會使孩子出現白細胞數量減少或者患上灰嬰綜合征(呼吸不暢、出現紫紺等)。
5、含有鎮定、安眠功效的產品:除百服寧以外的解熱鎮痛藥、瀉藥、滴鼻凈等。
6、一部分成人藥物:銀翹片、康必達、一些速效感冒藥等。
7、風油精、清涼油:雖不會對孩子產生副作用,但是容易被孩子擦進眼、鼻、口中,因此在使用時也應當注意。
不要隨意用藥
當小孩生病時,家長應該先咨詢專業的醫務人員再服用藥物,即便是遇到與上次相同的癥狀,在使用相同的藥品時也要多加注意。同樣的癥狀,不代表孩子患上了同一種病,因為許多疾病的癥狀都非常類似。比如很多傳染病在發病初期所表現出來的病癥與感冒相似,家長容易誤判為感冒,但專業的醫生就能鑒別出不同,及時對癥下藥。
1、禁用藥物
孩子的腎臟、肝臟都還不成熟,功能比不上大人,所以很多成人藥不能給孩子使用,尤其是還未滿半歲的孩子,要更加謹慎小心。比如阿司匹林會對兒童的腦部、肝部造成傷害,甚至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所以,不滿三個月的孩子禁用,不到十二周歲的孩要慎用,但川崎病等特殊患兒除外。
2、藥物劑型
膠囊劑、片劑等適用于成人,這些劑型并不適和孩子,倘若服用不當,就容易出現卡喉等問題。因此最好選擇便于吞咽的液狀藥物或者是顆粒劑型藥物。
3、食物搭配
藥物與藥物、藥物與食物之間配合得當能使患者更快地恢復健康,假若配合不當就容易事倍功半。例如:發燒時若是使用泰諾林進行降溫,就應當盡量不要食用高碳水化合物的,否則會減緩藥物吸收速度,無法達到快速降溫的效果;而在服用布洛芬時,則可以將其與食物一起服用,這可以減少其對消化器官的刺激。
4、服用時間
有家長誤認為在飯后服藥能夠降低其對消化器官的刺激,實際上,并非所有藥都要選擇在飯后服用。如果藥物的刺激性確實較大,那么應該選擇在飯后喂服,并且要多喂點水,而且服用后應當適當運動,幫助藥物分散,以防造成局部強刺激。而有些藥物在飯后喂服會降低藥效,所以需要在空腹時服用。例如用于止瀉的蒙脫石,在使用時需與其他食物、藥物間隔兩個鐘頭。
所以,家長在購買藥物時應該確認好該產品的使用方法、劑量、使用時間等相關注意事項,確保藥物能起到最優的治療效果。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