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溺水、觸電、窒息、中毒、撞傷是一些常見的寶寶居家安全問題,即使是在浴室這個較為狹小的空間中,這些問題也不容忽視。要解決這些問題,爸爸媽媽可以從浴室環境著手,為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浴室環境。
1.為寶寶洗澡時,將水倒好,試好溫度后再放入寶寶,最好不要一邊加水一邊為寶寶洗澡,防止燙傷。
2.不要讓寶寶單獨待在浴室,浴缸中的水及時排干凈,防止寶寶溺水。
3.不要讓寶寶爬到浴缸邊緣或者馬桶上玩耍,防止滑倒墜落。
4.在潮濕浴室中使用電器并不是明智的選擇,要做到能不用就不用,并給浴室中的電源插座套上蓋子,杜絕一切觸電的可能性。
5.浴室中的含毒化學劑擰緊蓋子并擺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寶寶誤食中毒。
6.寶寶在浴室中容易滑倒,所以要在地上鋪好防滑墊和毛巾,周圍的家具選擇圓潤型的,有尖角要套上護套,防止割傷。
7.教寶寶學會簡單的求救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項。
1.燙傷
在所有的寶寶燙傷事故中,洗澡水燙傷占了25%,且受傷面積大,會對寶寶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傷害,一遇到洗澡就做出特別激烈的反抗行為。這足以引起爸爸媽媽的重視,所以一定要將洗澡水調節到令寶寶最舒服的溫度。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洗浴前先用自己的手部肘關節伸進水中試一下溫度,自己感覺溫度適中后再放入寶寶。另外,熱水器的溫度調節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了方便,許多父母會選擇將熱水器溫度調到很高,然后再手動調溫,但這樣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萬一有個疏忽,受傷的只會是寶寶。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熱水器保持在中檔偏低,溫度不能超過五十攝氏度。
救助措施:
(1)用冷水沖刷清洗寶寶被燙到的部位,使皮膚的溫度降低,不要擦藥,優先冷敷。
(2)燙傷部位不要有衣物遮蓋,防止蹭到傷口加劇疼痛。
(3)若有大片大片皮膚發腫發紅的現象,甚至出現水泡,那么說明燙傷較為嚴重,應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2.溺水
從統計的數據中可以看出,浴室是寶寶溺水的高發地,寶寶在浴室溺水而亡的可能性遠高于其他地區。或許爸爸媽媽會認為離開那么一小會兒沒有多大關系,殊不知就是在轉身接個電話的時間里意外發生了。所以爸爸媽媽千萬不能讓寶寶單獨待在浴室。進浴室前將所有要用的洗浴物品準備好,帶好手機防止錯過重要電話。如果實在要出浴室,一定要先將寶寶安頓在安全的地方并有其他大人照看。養成洗澡后及時排水和清理地面的習慣。
救助措施:
(1)將寶寶從水中抱起后,首先檢查寶寶是否還能自覺吐納吸收空氣。若寶寶呼吸微弱則要立刻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寶寶沒有恢復正常呼吸或脈搏不在80到90次間則不能停下急救。
(2)撥打醫療電話或“120”向醫生求助,或立即將寶寶送往最近的醫院搶救。
3.觸電
在浴室中發生的觸電不僅有電源插座引起的事故,由熱水器引發的事故也屢見不鮮。所以為了減少熱水器漏電的情況,爸爸媽媽一定要養成及時關閉熱水器的習慣,不管是淋浴還是盆浴,同時也能很好地預防燙傷。
救助措施:
(1)在浴室中,水是最大的導電體,所以一旦漏電,切斷水源是最重要的。
(2)人體同樣會導電,所以不要急著直接觸碰寶寶,而是用絕緣體先將寶寶和電源分開,再用大浴巾擦干寶寶身上的水分。
(3)感受寶寶的呼吸,若呼吸微弱或心臟跳動停止,要立即給寶寶做人工呼吸和心臟擠按的急救工作。
(4)立即到醫院就醫。
1.初次哺乳時間
一般情況下,嬰兒出生后第一小時是一個敏感時期。嬰兒出生后,半小時左右建議安排嬰兒嘗試吃母乳。因為通常這個時候,嬰兒的吸吮反射能力最強。如果此時新生嬰兒錯過了吸吮體驗的最佳時機,很有可能影響以后的吸吮能力。
2.母乳喂養時間安排
新生兒出生兩周內,專家建議,媽媽按需哺乳。因為這個時候,硬性安排哺乳時間和次數,反而限制了寶寶吃飽喝足,健康成長。但媽媽也需要注意,如果寶寶熟睡大于3個鐘頭,媽媽就應該嘗試喚醒嬰兒,準備哺乳。如何正確喚醒熟睡中的嬰兒也有小竅門。建議嘗試給寶寶更換尿布、輕輕地揉一揉他的耳垂或者觸摸其他的小手小腳等方式嘗試將喚醒嬰兒。一定要等寶寶睜開眼睛,完全蘇醒后才可以給嬰兒哺乳,避免發生吞咽危險。
3.人工喂養時間安排
新生兒主要以奶水為食,他們會自我調節形成自己的飲食規律。所以,新爸媽需要做的就是認真觀察,挑選合適的時間喂養寶寶。專家建議,混合喂養或奶瓶喂養的寶寶,每隔3—4小時就需要喂養一次。如果新生兒并沒有主動想喝奶,媽媽也應將其喚醒,嘗試喂奶。喂奶間隔太久,容易致使孩子血糖異常,營養吸收不均衡。
4.按需哺乳勤觀察
另外,勤吸吮能有效刺激媽媽分泌催乳素,令乳汁分泌更加旺盛,同時還有助于消除媽媽奶脹感覺,預防乳腺炎的發生。但需要提醒新手媽媽的是,按需哺乳不能理解為嬰兒一哭就要喂奶。媽媽們需要注意寶寶啼哭的原因,合理判斷。注意不能頻繁喂奶,否則既影響媽媽休息,還極有可能致使媽媽缺乏充裕的時間分泌奶水,反而造成奶水較少,形成惡性循環,寶寶得不到足夠營養。一般情況下,第一天隔15-20分鐘可以喂一次奶,第二、三天第每隔4分鐘哺乳一次,此后8-10分鐘哺乳一次,新生兒出生第二周后,白天哺乳4—5次,夜晚哺乳2次即可保證嬰兒健康成長。
1.浴缸
(1)不要在成人大浴缸中為寶寶洗澡,可以專門使用小浴盆,保證寶寶安全。
(2)在浴缸或寶寶的浴盆底部鋪上止滑膠墊,用加大摩擦度的方法來防止寶寶摔倒,熱水龍頭上包上毛巾防止寶寶被燙到。
(3)保證浴室地板上的隔水墊正反放置正確,也可用厚浴巾鋪在地上起防滑效果。
(4)洗完澡一定要先把寶寶安置好,不能將寶寶獨自留在浴缸內,也不能一邊抱著寶寶一邊出浴,否則很容易大人小孩一起摔倒。
2.馬桶
(1)寶寶上廁所時一定要有人在一旁照看,不能留寶寶單獨一人。
(2)確保馬桶坐墊穩固不動搖。
(3)為使寶寶上廁所行動方便可以放置一張小椅子讓寶寶墊腳,也防止寶寶從馬桶上跌落。
(4)不上廁所時將馬桶蓋蓋上,以免寶寶因好奇打開蓋子將腦袋和手伸進去,或將雜物扔進馬桶,既可以防止寶寶掉進馬桶造成溺水也可以避免馬桶蓋子倒下夾傷寶寶。
3.門鎖
(1)衛浴門的材質不要選用質量不合格的玻璃,否則極易引起爆炸。同時還要考慮衛浴門的防水性和隱私性,做到既安全又實用性。
(2)浴室鎖要保證能夠從外面打開,防止寶寶把自己鎖在浴室內的情況,可在門里門外都配上鑰匙以防萬一。
4.地漏
(1)地漏的位置要有一定的隱蔽性,最好不要讓寶寶發現,并做好清潔工作擦干地漏,及時將穢物去除并蓋上蓋子。
(2)時刻注意寶寶在浴室的動向,阻止他接觸地漏。
5.電源
(1)浴室中的電源最好使用三孔的,設置位置要在高處,并用蓋子將其封口。
(2)看住寶寶,讓寶寶遠離電源。
1.杜絕寶寶單獨一人在浴室的情況,一定要有大人時時照看。
2.使用浴盆為寶寶沐浴時要保證浴盆的穩固性,將浴盆放在低處后再讓寶寶進去,并且在沐浴過程中不要隨意移動浴盆。
3.放水時注意寶寶對水溫的反映,及時調整,最好將水調掉合適的溫度后將寶寶放入水中。
4.洗澡水不宜放得過多,寶寶無法自行坐立的話,盡量不要使用成人浴缸,可為寶寶配備專用嬰兒浴盆,并且大人要在一旁扶著寶寶的上身,避免滑倒。
5.洗浴前先在地板上鋪好防滑墊及毛巾,這樣出浴時就可先安置寶寶,避免大人和寶寶一起出浴時容易滑倒的情況,也防止大人將寶寶獨自留在浴缸內。
6.浴室地面盡量保持干凈避免潮濕,尤其是地漏附近,要時常清理。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