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暗經?暗經是一種異常月經。根據《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記載,暗經是指婦女終身未見有月經來潮,但能正常孕育者。女性出現暗經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個別的育齡女性有出現有卵巢和子宮內膜發生周期性變化,但是沒有發現有經血的流出,也不影響正常受孕和生育,這種情況稱為暗經。暗經指的是終身不見月經到來,如果在懷孕前有月經但產后無月經,或者懷孕前無月經但哺乳期有月經,這些情況不屬于暗經。
暗經不會影響正常的生育功能,也不需要進行治療。如果女性不確定自己是否有暗經,并且在15歲后還沒有月經初潮,則建議到醫院婦科做進一步檢查,排除疾病等因素對月經的影響。
暗經不需要治療。發生暗經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子宮內膜系統缺乏分化的影響,沒有月經來潮但是仍然有卵巢和子宮周期性變化。女性如果出現暗經,其包括懷孕在內的各項功能都不受影響,可以正常地生兒育女。為了避免將暗經和閉經兩者混淆,建議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暗經影響懷孕嗎?暗經不影響懷孕。雖然暗經沒有經血產生,但是女性體內卵巢仍然正常運作,子宮內膜也會有周期性變化。暗經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確,可能與子宮內膜的血管系統缺乏分化有關。暗經不多見,但屬于生理性改變,不會影響生育。
一般來說,正常育齡期女性每月都會來月經。月經是伴隨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女性月經周期一般為28天左右,行經時間約為2-7天,每一次月經出血總量為30-80ml。
暗經和閉經是有區別的,暗經和閉經的區別主要在于定義、月經情況、病因以及是否影響生育。暗經雖然沒有經血出現,但是仍然有卵巢和子宮周期性改變,不影響生育;而閉經屬于婦科癥狀,月經出現不規律,影響生育。暗經和閉經的區別為:
一、定義的區別:
1、暗經:暗經是指女性終身沒有月經來潮,但是仍然有卵巢和子宮周期性變化,沒有經血出現,不影響生育,發生在少數女性身上。
2、閉經:閉經是常見的婦科癥狀,表現為無月經或者月經停止。根據既往有無月經來潮,分為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其中多為繼發性閉經,占閉經總數的90%以上。
(1)原發性閉經:是指年齡超過13歲的女性,第二性征未發育,或者年齡超過15歲的女性,第二性征已發育但月經還未來潮。
(2)繼發性閉經:是指正常月經建立后月經停止6個月,或者按自身原有月經周期計算,停止3個周期以上。
二、月經情況的區別
1、暗經:有暗經的女性終身未見有月經來潮,但是包括懷孕在內的各項功能都不受影響,卵巢功能運作正常,子宮內膜也呈周期性變化,但屬于自行退化,沒有內膜脫落,因而沒有經血來潮。
2、閉經:無月經或者是有來月經但出現月經停止一段時間。
三、病因的區別:
1、暗經:暗經的發生可能與子宮內膜的血管系統缺乏分化有關。
2、閉經:閉經發生多是疾病導致,原發性閉經的病因常見有性腺發育障礙、米勒管發育不全及下丘腦功能異常等。繼發性閉經的病因常見有多囊卵巢綜合征、高催乳素及卵巢早衰等。
原發性閉經的病因:
(1)性腺發育障礙:性腺發育不全者,無染色體異常,染色體組型可分46,XX或46,XY,患者外表都是女性,是一種第二性征缺乏的原發性閉經。
(2)米勒管發育不全:由副中腎管發育障礙引起的先天性畸形,可能是基因突變導致,和半乳糖代謝異常相關,但染色體核型正常,為46,XY。主要異常表現為始基子宮或無子宮、無陰道。
(3)下丘腦功能異常:下丘腦功能異常導致下丘腦分泌不足或者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不足,導致原發性閉經。最常見的表現為體制性青春發育延遲。
繼發性閉經的病因:
(1)多囊卵巢綜合征:以長期無排卵和高性激素血癥為特征,臨床表現為閉經、不孕、多毛和肥胖等。
(2)高催乳素:催乳素也叫做泌乳素,是屬于一種多肽激素,是由腦垂體分泌的激素之一。催乳素偏高,容易導致月經不調,以閉經、不孕為多見。
(3)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40歲前由于卵巢內卵泡耗竭或者醫源性損傷發生的卵巢功能衰竭。以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為特征,表現為繼發性閉經。
四、是否影響生育的區別
1、暗經:暗經是包括懷孕在內的各項功能都不受影響,不影響生兒育女,因此不會影響生育。
2、閉經:閉經多由疾病引起,會影響懷孕和生育。根據致病因素,如果能治療好,則可能不影響生育。
不管是暗經還是閉經,當女性在月經來潮的年齡遲遲不見來月經,尤其是在15歲后月經還沒來,建議到醫院進行檢查,判斷是什么原因導致月經不來,要在全面檢查后才能確定,不可自己盲目下結論,以避免與閉經混淆。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