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為性格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制約
環(huán)境對于孩的行為性格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同一件事家長給予孩子的環(huán)境不同,小朋友就會受到不同的影響。比如對“孩子摔跤”的處理,有的家長會告訴孩子這只是一件小事,摔倒了站起來就好。而有的家長則會對于孩子過分緊張,不停地哄孩子,將孩子攙扶起來。前者情況下的孩子會表現(xiàn)得比較勇敢,而在后面情況下的孩子則會比較嬌慣。孩子的性格一開始并不是穩(wěn)定的,但是一旦在一個環(huán)境里待久了,性格就很可能會逐漸定型,所以家長要為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營造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
2.對客觀事物缺乏自己獨立的判斷
環(huán)境通常對幼兒很容易產(chǎn)生影響,所以幼兒對同一種事物很難有確定的態(tài)度,也很難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自己穩(wěn)定的習慣。他們只會對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事物本能地產(chǎn)生一些習慣,比如認床,當他們熟悉了經(jīng)常睡的床之后對別的床就會有些抵觸。但是在他們一些不熟悉的領域,對于事物的判斷和一些習慣的養(yǎng)成會以周圍的人作為模板,特別是比他們年長的人的行為習慣更容易受到他們的模仿。
3.性格可以發(fā)生很大的改變
從上一點我們可以知道孩子對于周圍的事件并不能完全依賴于自己去進行判斷,所以性格也會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如果一個害羞的孩子一直待在周圍人都很活潑的環(huán)境里,久而久之他也可能會變得和周圍人一樣。反之,如果好動的孩子總是在一個有人限制他活動的環(huán)境里,他也會漸漸地變得孤僻起來。
4.沒有向成人那么多的情緒
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年齡較小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的孩子的通常沒有過多的生活經(jīng)驗,還沒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心態(tài)和行為習慣也還沒有還未穩(wěn)定,以上這些原因都會使幼兒的個性特征沒有其他年齡層次的孩子那么明顯。處于幼兒期的孩子通常開心的時候比憂愁的時候多,活潑的比沉靜的多,喜歡與人交往的比不合群的多。
人大約從三歲開始性格就開始漸漸地確定了,在三歲到六歲的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性格就像橡皮泥一樣容易被定型,外部環(huán)境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在這個時候父母就要開始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為今后孩子擁有優(yōu)良的品格打下基礎。
1.害羞
這個時候的孩子往往會有害羞這種情況,這些孩子在家里會喜歡在親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但是一到了陌生人面前就不愿意說話。這種害羞的孩子性格都是比較安靜、內(nèi)斂的。他們對于周圍的環(huán)境會感到害怕和不適,適應得較慢;不會去主動爭取機會,與其他孩子相比,他們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的機會較少,因此不容易受到別人的肯定和關注,自然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
改進要點:
(1)要讓孩子明白他們并不是不如別人,適應以后一樣可以比別人做得好。
(2)這樣的孩子其實愿意出去玩耍,但是不能刻意讓他去和不熟悉的人接觸,他們并不愿意得到過多的關注。
(3)當然也不能放任他們繼續(xù)這樣的性格,要教會他們怎樣去爭取機會。并且要讓他們克服自己的障礙敢于去公眾面前表現(xiàn),可以試著讓孩子以比較外向的小伙伴為榜樣,讓孩子向他們學習,從而慢慢改善孩子的害羞性格。
2.壞脾氣
脾氣不好的孩子在情緒管理上多少都存在缺陷,而情緒管理是情商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家長要重視起來。孩子的脾氣性格往往不是單純地靠他們自身發(fā)展的,父母也會給他們很大的影響。如果家長的脾氣不好,在孩子亂發(fā)脾氣的時候往往會與孩子對著干,雙方之間還會爆發(fā)一場大戰(zhàn)爭。但是如果家長能夠?qū)λ麄冞M行放置處理,讓他們自己冷靜下來,經(jīng)過幾次以后孩子就會明白靠發(fā)脾氣是達不到任何目的的。
改進要點:
(1)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任何一個人都有生氣的權(quán)力,但是生氣不能通過一些暴躁的方式表現(xiàn)處理,如對著家人大喊大叫,摔東西等等。
(2)家長可以在孩子需要發(fā)泄的時候帶領他們用一些合理的方式去發(fā)泄出來,如去做一些運動,在空曠的地方把不滿喊出來。
3.缺乏信心
3-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自信心很脆弱的一個階段,在這個時候,如何讓孩子很好地建立自信心是父母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很多人在家中對于孩子總是毫不保留地進行夸獎,孩子無論做什么都會大大夸獎一番,但是一旦走出家庭,孩子卻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是如家人夸獎的那般好,并不是做什么都能得到別人的肯定。這樣以來極大的反差,會讓孩子感覺到失落,從而自信心受挫。
改進要點:
(1)自信心其實很容易樹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在孩子能力范圍內(nèi)能夠完成的任務給他們做,等完成后進行適當?shù)乇頁P,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在這種環(huán)境下逐漸地樹立起來。
(2)夸獎孩子一定要給出理由,比如孩子放學回家你夸他今天在學校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是單純地說“你今天表現(xiàn)得非常棒”,而是應該告訴他“你今天認真地完成了老師的作業(yè)所以表現(xiàn)得很棒”,讓他們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做得好從而樹立起信心。
4.不合群
3-6歲的孩子還沒有完備的社交能力,對于人際交往方面還依靠著本能。有些孩子天生就懂得如何與人交往,他們會分享,會謙讓,懂得互幫互助。還有些孩子卻總是會與別的孩子產(chǎn)生摩擦,遭到別人的反感。另外,還有一些則是不愿意與別人玩耍,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很難融入集體活動。對于在社交方面存在缺陷的孩子,家長一定得及時給予幫助。
改進要點:
(1)父母應當多花事件陪伴自己的孩子。經(jīng)常帶他們?nèi)敉膺M行游玩,給他們創(chuàng)造能與其他小伙伴進行交流的環(huán)境。陪他們做些小游戲,給他們一些小任務,在他們完成后要不吝嗇地夸獎。
(2)鼓勵他們?nèi)ソY(jié)交朋友。讓他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zhì),如互幫互助,團結(jié)友愛。如果孩子自身性格存在一些缺陷,如喜歡惡作劇,父母應該幫忙改正,自然而然他們就會融入集體。
(3)讓他們學會合作。家長可以刻意交給他們一些超出能力范圍的事情,自然地引導他們尋求別人的幫助,從而讓他們漸漸地學會與他人合作。
(4)引導孩子去參加體育活動。孩子在人生中面對的不僅是同伴還有對手,而體育活動就可以讓孩子遇到對手。在面對對手時,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膽量,從而進一步完善他們自身的素質(zhì),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
1.0歲至2歲
這段時候?qū)殞殑偝錾痪茫职謰寢寕儜撟尯⒆痈杏X到足夠的信任和安全,讓孩子在今后的成長過程中能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生活抱有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
2.2歲至4歲
這個時候不能對孩子束縛太多,對于他們想嘗試的東西都予以支持。但是不能讓孩子無法無天,得讓他們知道有些事情是永遠不能做的,比如闖紅燈、暴飲暴食等等。只要能遵守規(guī)定,孩子能很好地進行自我約束,就會對自己感到驕傲,獨立能力也會更好。
3.4歲至6歲
這個時候要為小朋友的性格發(fā)展奠定基礎,如讓他們學會勤奮、學會自尊自愛。對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家長不應該扼殺,對于孩子奇特的想象和一些古怪的問題,家長應該耐心地對待。如果家長對他們的想法嗤之以鼻,小朋友的自信心可能會一點點減弱。
1.膽小怕生
不少孩子都會表現(xiàn)得膽小怕生,每當爸爸媽媽讓他和別人打招呼時,總是不肯,要百般勸說才能夠小聲打個招呼,個性十分被動。此外,還有“不愿意主動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都要靠別人去猜他們想要什么,不愿意主動去結(jié)交新的朋友,對于這種孩子千萬不能突然一下子要求她完全改變,只能循序漸進,強行改變只會適得其反。
2.膽大妄為
既然有膽子很小的孩子,那必然就會有膽子大的時刻令家長提心吊膽。對于陌生的事物沒有恐懼總是會去按著自己的想法嘗試,總是闖禍或者讓自己受傷。這樣的孩子單純地講道理或是一味地責罵都不會起到作用,兩者兼顧才能取得成效。要讓他們少接觸一些含暴力、動作的畫面,從外部環(huán)境開始做改變,但是尋根究底,還是要讓他們學會自己控制自己。
3.漠不關心
有些孩子十分乖巧,總是很聽話,安安靜靜地,不吵不鬧。但是漸漸地父母便會發(fā)現(xiàn),當他們進入學校,也不愿意與同學待在一起,也不想去爭取任何機會,似乎對身邊的一切都毫不關心。家長發(fā)現(xiàn)之后應該盡量多陪伴孩子,即使自身不能陪伴,也應該讓他與同齡孩子多接觸,讓他融入周圍的社交環(huán)境中去,通過與人的交流來改變他。
4.不夠?qū)W?/p>
這種孩子似乎沒有累的時候,總是不停地動來動去,不能集中于一件事情,對事情抱有的熱情有限,還總是調(diào)皮搗蛋。對于這種現(xiàn)象,當孩子在做一件事時,父母應盡量減少環(huán)境中的影響因素,比如他在看書,家長就不要看電視。每天都給他設立一些小目標,并提出相應的獎勵來鼓勵他們?nèi)ネ瓿桑屗麄冎鸩教岣咦约旱膶W⒘Α?/p>
5.性格固執(zhí)
當孩子要求一件事卻遭到父母拒絕時,有些孩子選擇放棄,但是有些孩子卻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來和父母做斗爭,絲毫不肯退讓,對任何事情都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這時父母應該要弄清楚孩子所要求的事情對他是不是真的很重要,如果很重要就幫他完成。而對于那些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的要求,父母可以在絕對安全的環(huán)境下,讓他們嘗試著去做,讓他在后果中吸取教訓,也可以讓他以別的方式去思考一件事情,不要“死腦經(jīng)”式思考。
1.對于孩子的關心要適度,過多的關心只會讓他變成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2.不要在孩子每完成一件事后都給予獎勵,要讓他們知道有些事是他們應該去完成的,讓他們知道有些事情是義務所在。
3.不要讓孩子過于依賴父母,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去與同齡的小伙伴接觸,培養(yǎng)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4.明白孩子的能力極限在哪里,不要讓他們完成太多超出能力的事情,過多的失敗會使他們自尊心受挫。
5.對于孩子的教育不能采取過于嚴厲的方式,過多苛刻的要求造成一些極端的性格,如暴躁、說謊、膽怯、自卑等。
6.對于孩子,不要總是通過欺騙和恐嚇來使他們改正錯誤。長此以往下去,一旦采用心平氣和的方式讓孩子改正錯誤時,就不會有明顯的效果,孩子也會懷疑父母的權(quán)威性。
7.在孩子的小伙伴面前不要數(shù)落他,這樣會使孩子感覺很難再在小伙伴面前抬起頭,會讓他們感到自卑,并且對父母的這種行為懷恨在心。
8.不能夠過分地夸贊小朋友,每次對他們的夸獎都要說出具體的理由,讓他們明白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做的很好。沒有理由的過分夸獎會使孩子變得自大。
9.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要盡量使自己的情緒保持穩(wěn)定。如果情緒變化太大孩子會覺得不知所措,變得敏感膽小。
10.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要做的是讓他們懂得在問題面前該采取什么措施,比如如何找出問題所在,什么樣的問題用什么樣的方法解決,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問題。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