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EQ(EmotionQuo-tient)即情緒商數(shù),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非智力因素,它包括自我認識、情緒管理、自我激勵、了解他人和社會交往。在評價情商高低時,一般將其具體分為“自信心”、“愛心”、“獨立性”、“競爭意識”、“樂觀”、“誠實”、“交往合作”、“意志力”、“目標性”這九項。 長期以來,人們把成功和智力因素的關(guān)系絕對化了,使得對孩子進行的整個教育都是針對智力的教育。然而我們在無數(shù)成功者的案例中發(fā)現(xiàn),他們具有一些共同的非智力因素特征,如清醒的自我認識、穩(wěn)定的情緒和不屈不撓的勇氣等,這些共同的素質(zhì)就是情商。
1、溺愛與專制的家庭教育
父母應(yīng)培養(yǎng)孩子堅強自主的性格品質(zhì),可是,目前溺愛孩子、包辦式的家庭教育仍然非常普遍。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另一方面,父母缺乏民主意識。他們特別細致敏感、膽戰(zhàn)心驚、生怕出事,這幾種態(tài)度都是溺愛孩子的表現(xiàn)。如孩子摔了一跤,膝蓋碰了一下,這本是平常小事,可是母親趕緊上去,又吹又拍又按摩,而且淚水盈眶。這種態(tài)度恰恰給了孩子弱情商的教育,給了他們脆弱的生理和心理反應(yīng)。對孩子專制的表現(xiàn)就更多了,如告訴孩子應(yīng)該這樣、應(yīng)該那樣、這個不許、那個不要……同時,還有很多具體的規(guī)定。這樣,孩子的思想、活動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家庭里的“小皇帝”實質(zhì)上是受父母禁錮的“小奴隸”,孩子的性格也就因而被扭曲。
2、鼓勵少,打罵多
鼓勵少,打罵多,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的主要誤區(qū)之一,這對孩子情商的發(fā)展十分不利,必須加以克服。要想提高孩子的情商,父母應(yīng)對孩子多鼓勵,少打罵,找機會放大孩子的“閃光點”,多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成績。
3、重視智商教育,輕視情商教育
父母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智商教育,甚至過分地重視,讓孩子躲都躲不掉。但是對孩子的情商教育,卻沒有多少人懂。
父母一般只是想著孩子怎樣才能聰明,怎樣考高分,考上理想的學校,而不注重對孩子心智的培養(yǎng)。如果父母只重視對孩子進行文化灌輸,而忽視孩子接受自己、被別人接受以及友愛、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那么,孩子不會感到快樂和幸福,相反,會漸漸變得冷漠、自私、焦慮、任性。
3-12歲為最佳時期。
這是情商教育的最佳年齡,不少國家已經(jīng)把情商教育加入了這段年齡的教育體系中。我國的專家們也做個一個跟蹤調(diào)查,他們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孩子在這段期間受過情商教育,那么他的學習成績和人際關(guān)系會更好一些,而且他們將來工作很順利,婚姻也很美滿。所以說如果在兒童時期注重情商教育,那么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會差,而且他的性格也會向自信、樂觀的方向發(fā)展。由此可見,情商教育是一筆巨大的人生財富,需要每個家長為孩子開啟。
一個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你:今天在學校有同學打我!他父親很有技巧地回答:還好嗎?有同學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這個回答不但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還帶來兩個天大的好處。首先,孩子可以從中明了,接下來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那個對方,也就是說,現(xiàn)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而是應(yīng)該意識到,真正的困擾其實是自己的情緒反應(yīng),那么隨后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調(diào)試情緒,做出合適反應(yīng)。其次,孩子可以從中學會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次挨打,心理難受,以后就知道了,若去打別人,別人也就會有這樣的感受。這個深刻的情緒體會,有助提升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所以從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這會是個一舉兩得的做法。在協(xié)助孩子辨識情緒之后,接下來,爸爸媽媽就可以再問:你要不要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事?這是個很重要的親子溝通方式,當父母學會發(fā)問及傾聽,孩子就會愿意開口說話,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溝通習慣,會讓彼此的溝通暢行無阻。
第二、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wěn)以對,并擁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關(guān)系上也會得心應(yīng)手。
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對其自信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若平時只是批評而極少給予表揚,父母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所以建議父母親可以坐下來,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yōu)點。而在這想特別提醒家長的是,這些優(yōu)點不該是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成果,而是孩子本身所具有的特質(zhì)。比如,很有愛心,對小動物很好;很有禮貌,會主動和朋友打招呼等等這些人格特質(zhì),而并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較之上的結(jié)果。如果要稱贊孩子的學習表現(xiàn),學習很認真、負責,會自我督促念書就會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著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三、幫助孩子發(fā)展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
在美國有些中小學,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20分鐘。而最近的實驗發(fā)現(xiàn),靜坐冥想有助降低一個人的焦慮感,而且能夠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地提升學習效率。像這些設(shè)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松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培養(yǎng)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例如帶孩子一起體育鍛煉,畫畫、唱歌等。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做運動是極佳的疏壓方法之一,持續(xù)做有氧運動20分鐘以上,會促進大腦中腦內(nèi)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
第四、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應(yīng)該要多安排些機會,歡迎孩子的玩伴來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學習,以及共同度過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生日等)。重視情商的父母親在孩子參加這些團體活動時,關(guān)注的焦點不會是孩子與他人的比較結(jié)果,
父母親該觀察的是,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他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么反應(yīng)?而萬一與他人發(fā)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應(yīng)的?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與他人較量^.的慣性思維中,家長們不妨準備個小的筆記本,提醒自己觀察的重點,并做記錄。
第五、培養(yǎng)孩子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
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有樂觀的態(tài)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這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
要懂得對事情做正面的思考。有一個孩子,有次老師當眾批評他的歷史成績,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因此而覺得有失顏面而耿耿于懷。然而他做了心態(tài)上的調(diào)整,笑著跟媽媽說:“幸好老師批評的是我最爛的一門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門科目還被他批評,那我不就更慘了”。有這樣的正面思維能力,就是樂觀特質(zhì)的精彩展現(xiàn),因為他知道怎么在任何環(huán)境中看到事情的優(yōu)點面,從而避免了負面情緒的不當干擾,找到激勵自己的動力。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看到事情的優(yōu)點面,父母親應(yīng)常常用正向發(fā)問的方式啟發(fā)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認識的這個新同學,你覺得他有什么優(yōu)點?而在碰到挫折時,例如孩子上臺演出不理想,爸媽不該說:“你今天怎么回事,表現(xiàn)得一塌糊涂”而該用:“這次可能讓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覺得有沒有什么值得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來,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還是略有進步,或者是學到了重要的經(jīng)驗,下次上臺該做更充分的準備。正向思維能力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時多花點心思,父母親就能幫助孩子培養(yǎng)出樂觀的正向思考習慣。
1、工具1:冷靜下來
讓孩子學會冷靜下來,能夠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可選擇孩子最輕松的時候進行,這時的孩子更樂于去嘗試一些新鮮事情。
方式:
1)用手指在孩子的背上畫字、數(shù)字或圖形,讓孩子猜。
2)讓他的肌肉緊繃五秒鐘左右,然后徹底放松。
3)有規(guī)律地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從雙腳開始,慢慢地往頭部方向移動。
4)深吸一口氣。讓孩子吐一口氣,然后保持幾秒鐘,這樣,當他吸氣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大吸一口了。
2、工具2:擺脫沮喪情緒
令人不快的經(jīng)歷一旦在孩子的情感記憶庫里沉積下來,當他再遇到類似的狀況時,這些記憶碎片就會被激活,產(chǎn)生更激烈的反應(yīng)。這不僅讓孩子自己難過,還會影響同伴對他的態(tài)度。
于是,孩子越來越會在意旁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變得越來越焦慮和自閉,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因此,在一天結(jié)束之前教孩子將當天的痛苦情緒過濾掉,實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試著和孩子一起,選擇一兩項下面的活動,想像著把不良情緒排放出去。
方式:
1)讓他發(fā)泄幾分鐘。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試圖去壓抑他的情緒
2)作吐氣運動,將"壞情緒"呼出來。
3)想像著自己站在明媚陽光下的一條涼爽新鮮的溪水中,沮喪的情緒被溪水沖洗殆盡。
4)自己對自己說:"讓它去吧"、"沒事兒"、"我現(xiàn)在感覺好多了"。
3、工具3:積淀愉快經(jīng)歷
每個孩子都會有很多積極正面的體驗,如果這些愉快的瞬間能夠積淀下來,將會成為孩子寶貴的精神資源。等到下次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更會成為他自我安慰和鼓勵的力量源泉。
家長可以在晚上臨睡前、在幫助孩子排遣掉不快的情緒時,教孩子學會如何將美好的時刻變成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方式:回顧一天的生活
跟孩子談?wù)勀切┟篮玫那榫埃热缗c你共處時的甜美,完成某件事、學到新知識時的喜悅等等。尤其要引導(dǎo)孩子去找找那些與自己平時感受不一樣的場景。
情景再現(xiàn):
首先,由孩子想像困難場景,讓他通過有效的正確方法去面對,引導(dǎo)他想像正確行為所帶來的良好情緒。
然后,在孩子所想像的困難場景之下,讓他用不正確的方法處理,引導(dǎo)他想像因此在他的內(nèi)心所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
最后,讓孩子有意識地在以上兩種處理方法中做出選擇,并由他將這種方法"情景再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來。
鼓勵孩子:
鼓勵孩子把正面的情感體驗滲入自己的身體,就像水被吸入海綿一樣。如果你的孩子處事過于謹小慎微,就鼓勵他想像自己被意外撞倒的情景,看他如何想辦法保持放松和冷靜,從而不再擔心自己是否摔疼了。如果你的孩子爭強好勝,就鼓勵他想像在一場棋類游戲中輸了,看他如何擺脫這種讓自己沮喪的情緒。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yù)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