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隔代教育出現的最重要原因是由于父母由于工作問題無法全身心撫養小孩,而相對沒有工作負擔的父母則能夠履行好撫養職責,便有了隔代教育。都市的白領階層、外出務工人員都是隔代教育出現比較高的群體。
2、祖輩家長有較多的育兒經驗,有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
3、由于祖孫的血緣關系,老人會本能地對孫輩產生慈愛之心,這就有了隔代育兒獲得成功的心理基礎。
4、多數祖輩家長常有一種兒童心理,特別喜歡和小孩玩樂,極易形成融洽的關系。因此,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機會和條件。
5、祖輩家長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為教育孩子提供了資本和權威性。然而,由于祖輩家長受歷史條件和自身年齡特點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一:充裕的時間和精力
不少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他們不僅照顧孩子的生活,提供學習的條件,進行適當的指導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
二:老人有著更加平和的心態
祖輩們已經脫離那種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他們的心態相對比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兒童似的心理,這就使得他們特別喜歡寶寶。他們不想年輕父母那樣沖動,相反的他們更加的平和。
三:擁有更為豐富的生活經驗
祖輩已經成功的帶大了一代人了,所以他們在撫養和教育小孩方面可謂經驗十足。豐富的實踐經驗,讓他們對小孩各階段的發展特點也了解得更準確,這為小孩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
四:為年輕父母解決了后顧之憂
祖輩們對孫輩的愛是任何育兒機構或者保姆無法替代的,他們可以為寶寶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給寶寶帶來足夠的安全感,他們的加入使得父母可以免后顧之憂地全心全意工作。
五:傳承優秀的文化傳統
老一輩無疑是懷舊的一群人,他們會更多地保有著傳統的中華文化和美德,有他們參與教育孫輩,寶寶們不僅可以接受先進的文化的熏陶,也有機會更好地傳承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美德。
六:對孫輩的親情隔代
家長對孫輩所具有的親情和關愛,是任何育兒機構或保姆都無法比擬的。他們樂于為孩子奉獻,這有利于孩子獲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為父母解除后顧之憂。
七:填補家庭缺陷
現在單親家庭越來越普片,老人加入教育小孩,還可以為那些單親家庭的寶寶彌補了家庭中父親或者母親缺失的問題,為寶寶提供了性別模仿的對象,也為寶寶學習與異性相處提供了鍛煉的機會。
方法一:祖輩家長和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思想認識應統一。
兩代人往往對教育孩子存在認識上的差異,如年輕一代比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和個性發展,而祖輩家長們則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雖然祖輩家長對孫輩有溺愛嬌慣的毛病),這就需要兩代人相互溝通,統一認識,擇善施教。還應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維護孩子父母的威信。
方法二:祖輩家長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盡量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教育孩子。
方法三:兩代人協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規,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獨立性。
方法四:祖輩家長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要愛得適度,正確的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應積極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觸,疏通感情,兩代人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方法五:年輕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態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
方法六:作為孩子的父母,同時作為祖輩家長的子女,我們要經常與祖輩家長溝通,只有兩代人統一認識、明確目標、步調一致,孩子的教育才會通向成功,孩子也會從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
一:過分溺愛寶寶,阻礙寶寶自我成長
祖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對子女可能沒有能夠很好地照顧,他們很容易產生一種補償心理,把對子女的愛以及對孫輩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的身上,對寶寶疼愛有加,過分關注,以至于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寶寶,導致寶寶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二:引發家庭矛盾,導致親子隔閡
寶寶出生的前幾年,父母對他的影響至關重要。畢竟,對寶寶來說,父母是他最重要的親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邊,他就很容易產生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在他內心深處留下陰影。再者,寶寶從小就跟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習慣了接受他們的袒護與遷就,也可能養成一些父母看不慣的行為習慣,當父母在某個時間段內接管寶寶,或者從祖輩手里完全將寶寶接管過來時,他們可能就會急于去扭轉寶寶的這些所謂的問題行為,父母和寶寶之間就極容易出現對立情緒。這種對立情緒會讓寶寶更加疏遠父母,退縮到祖輩的身邊。于是祖輩和父輩之間就很容易因為寶寶的教育問題引發家庭矛盾。如果祖輩再出面阻擾父輩“教訓”孫輩,這種矛盾就會進一步激發。
三:抱持老觀念不放,妨礙寶寶個性發展
許多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后,對寶寶心理發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就可能限制寶寶的各種探索活動,給他提出一些與他的年齡不相適應的要求,無形中給他一些捆綁,導致他缺乏開創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識老化,思想相對比較僵化,看待事物比較死板,容易固守塵封,采取過于傳統的方式來教育寶寶,那么,他們落后的教育模式就會影響寶寶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導致寶寶缺乏創造性思維與發散性思維的意識。當然,也有不少祖輩因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對比較陳舊,他們還可能在無意識間傳遞給寶寶一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約束寶寶的思維,妨礙寶寶個性發展。
四:增加祖輩負擔和壓力
從生命周期和學習能力來講,祖輩與孫輩是朝陽與夕陽的關系。祖輩如掛在西邊的夕陽,雖有光亮,但不免有落下去的危險;孫輩就如初升的太陽,越升越高。祖輩撫養孫輩時,剛開始孩子的需求不多時,或許還可以滿足他的需求,但隨著孫輩年齡的增長,知識面的擴展,探索能力的提高和自主性的增強,他的需求越來越多,心理變化會越來越復雜。要解決這些問題,這對于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的祖輩來說是強人所難或難以為繼的。同時,這也給祖輩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將孫輩照顧的很好,能使其健健康康的成長,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如果在其監管的過程中,孫輩出現了什么問題,他們是難以向子女交代的。而且,這又會引發許多新的矛盾和沖突。
特點一:身體健康,精力較好,心態年輕,樂于養育孫輩。
特點二:心理健康,情緒穩定,沒有精神障礙或偏差。
特點三:家庭和個人衛生習慣良好,不吸煙,不酗酒。
特點四:了解孩子的飲食營養和生活護理等常識。
特點五:性格開朗,人際交往能力強,不固執偏見,對孩子有耐心。
特點六:喜歡戶外活動,常帶孩子外出去認識周圍世界。
特點七: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能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
特點八:待孩子慈愛寬容,但不縱容、不溺愛,善于引導教育。
特點九:能細心觀察孩子的身心變化,及時與孩子的父母交流溝通。
特點十: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識、新觀念,用現代家庭教育理念與方法教育孩子。
1.喂養方式
祖輩對孫輩往往很疼愛,這就使得祖父母比較放縱孩子。在飲食方面,祖父母大多遷就孩子的偏好。祖輩父母對孩子比較溺愛,孩子易挑食、偏食,養成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這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展。
2.管教方式
祖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有以下兩種常見類型:嚴厲型以及寬松型。嚴厲型的祖父母對孩子監督過度,不利于孩子獲得發展必不可少的安全感。而寬松型的祖父輩,對孩子過于放縱,一切包辦,這也不利于孩子成功發展出獨立感。祖父母教育觀念較陳舊,往往以不當的管教方式教養孩子。
3.早期智力開發
大多數的祖輩父母都沒有接受過當下的教育觀,而他們往往會因愛孫心切,會幫孩子做太多事情,間接地讓寶寶失去學習的機會,這不利于孩子思維的發展。
4.安全隱患
在隔代教育中,祖父母承擔教養孩子的責任。但是,祖父母的精力和體力都不如孩子,不僅不能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而且可能因體力有限而無法看好小孩,因此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