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至今還是不十分清楚,已知因素有:1、這類皰疹與妊娠密切相關,但與皰疹病毒卻無關聯。2、妊娠皰疹屬于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大皰疹類瘡(bullous pemphigoid,BP)密切相關,其根據:部分患病婦女血清中有滴度不高的抗基底膜帶抗體;半數患病孕婦血清中含有不耐熱的妊娠皰疹因子(herpes gestationis factor,HGF),它能將補體C3沉淀在正常表皮下基底膜帶上;患妊娠皰疹產婦分娩的新生兒臍血清中,也常檢測出妊娠皰疹因子。
胎兒能不能通過骨盆而順利的分娩,既與骨盆的大小有關,也和胎兒的大小有關。骨盆雖然形態正常,如徑線小,胎兒雖正常也可能難產;然而當骨盆形態異常,而各徑線都足夠大時,分娩不一定困難。若骨盆大小正常,而胎兒過大,胎兒與骨盆不相稱時,也會發生難產。若胎兒較小,即使骨盆小一些,也能順利分娩。骨盆有大有小,胎兒也有大有小,即便是經產婦,每次妊娠的胎兒大小也不相同。
因此,為了弄清骨盆的大小和形態,了解胎兒和骨盆之間的比例,產前檢查時要測量骨盆。
1、皮疹常出現在四肢,尤其是手和足,也可累及軀干前表面、頭和顏面,但很少累及口腔黏膜和生殖道黏膜。
2、皮損呈多形性,瘙癢性丘疹、斑塊、靶形損害、環狀風團,伴明顯瘙癢,以后可出現緊張性水皰和大皰,皰液清晰,有時呈環狀或多環狀分布。可發生在正常皮膚或紅斑上,周圍為明顯的風團。妊娠皰疹必定會發生風團,但不是特征性皮損,風團也可發生與其他皮膚病。靶形損害不常見,但易與多形紅斑相混淆。
3、妊娠皰疹在紅斑基底上及其鄰近出現丘皰疹,繼之群集并形成大皰,常伴有嚴重的燒灼感或瘙癢,致使孕婦坐臥不安。大皰破潰后結痂,愈后遺留色素沉著。由于皮損逐漸演變,在較長時間內皮損處于不同階段,有的皮損已接近痊愈,在其鄰近又有新的皮損發生。
4、妊娠皰疹產婦分娩的新生兒,偶也發現有上述皮損,與產婦的皮損相同,多經數周自愈。
妊娠皰疹可發生于妊娠第9周到產后1周的任何時間內,但最常見于妊娠21周,再次妊娠時發病可比初次妊娠早。
皰疹的臨床表現與本病相似,但發病與妊娠無關,妊娠期癥狀反而緩解,氨苯砜治療有效免疫病理有助于鑒別。孕婦在得了生殖器皰疹之后一般遺傳給孩子的幾率是比較大的,所以在前三個月最好不要用藥物來治療,超過三個月之后可以考慮靜脈注射的方法,另外,孕婦生產最好是選擇刨婦產。
病情活動可能會常開始于妊娠中、后期,皮膚嚴重、廣泛受累時,常有皮膚蠟樣變,意味著在分娩時或產后病情可能復發,以后疾病常緩慢消退。幾周后皮損可完全消退,少數病人在妊娠后水皰的形成可持續10年以上。至少在產后幾個月內,患者的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加重。
孕婦發生紅斑、水皰等多形性皮膚損害伴有瘙癢,依據孕婦發生水皰為主的多形性皮損,妊娠皰疹的檢查伴有劇癢,結合組織病理和免疫熒光檢查。不難診斷。特別是大皰時首先考慮為本病,結合組織病理學和免疫熒光檢查可予以確診。在僅有瘙癢而皮膚損害不明顯的病例,應與下列疾病鑒別。妊娠皰疹應與多形紅斑、皰疹樣皮炎、大皰性類天皰瘡鑒別。
1.妊娠癢疹 是孕婦常見皮膚病之一,發病較早,癥狀較輕,以瘙癢性丘疹及抓痕為豐,無風團損害。主要分布于四肢,軀干較少。有時伴血中膽固醇增高和膽汁凇積,皮損持續整個妊娠期,再次妊娠時偶有復發。
2.皰疹樣膿皰病 患者既往多無銀眉病史,于妊娠7~9個月發病.常合并有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和低鈣血癥,全身癥狀顯著,有不適、發熱、譫妄、腹瀉、嘔吐和手足抽搦,皮損表現為皺襞部位為主的群集小膿皰排列成環形、多環形,組織病理學檢查具有特征性。
3.類天皰瘡 在組織病理學,當炎件細胞豐富,特別是在嗜酸性粒細胞較多時。兩病較難區別,而與妊娠關系兩病明顯不同。
4.妊娠多形疹 皮損發生于妊娠后期,主要表現為蕁麻疹性丘疹和斑塊,皮損也可呈現多形性病變。多發于腹部妊娠紋.常伴劇癢,分娩后大多可自然消退;孕婦和胎兒均無并發癥。
5.妊娠丘疹性皮炎 以瘙癢性丘疹為主,丘疹頂端尖銳、表面粗糙,可發生在妊娠的任何時期,可能伴有體內性激素水平異常。
【藥膳食療】
1,水鴨金銀花湯:
[原料]水鴨1只,金銀花9 g,生地黃6 g,熟地黃6 g,豬瘦肉120 g。
[制法]將水鴨剖好洗凈,與豬瘦肉連同湯料一起放入鍋中,煮約4小時,加油鹽調味,飲湯吃肉。
[功效]滋陰清熱。
[服法]1次/d或1次/2 d。
2,黃花菜馬齒莧飲:
[原料]黃花菜30 g,馬齒莧30 g。
[制法]洗凈人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燒沸后,文火煮3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
[服法]2次/d,頭汁、二汁相隔3~4小時分開服。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