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側切術可以防止產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且外科切開術容易修補和愈合的更好。
第一大家沒必要吃的很飽,因為本身臨產婦的消化比較慢了一點,如果吃的太多,或吃了蛋白和脂肪含量高的難消化的食物更容易發生嘔吐。作為醫生、護士我們并不嫌棄產婦什么,而是嘔吐物容易返流到氣道里,造成一些致命的傷害,比如窒息、吸入性肺炎,這些危險是我們必須要規避的。其次大家可以多喝點水,最好是含少量鹽分的清淡的湯,另外可以少喝點含糖的飲料,補充你的水分就夠了,以保證你的血容量比較夠而不脫水,這樣做分娩鎮痛的時候,血壓不會有大的波動。最后一點就是你的精神要放松,一個經驗豐富并受過良好專業教育和訓練的醫生是有能力為你保駕護航的。
一般可以分為非藥物性鎮痛和藥物性鎮痛兩大類。
一、非藥物性鎮痛:
精神預防性無痛分娩研究表明,產婦緊張、焦慮和驚恐的心理狀態,會引起體內一系列神經內分泌的反應,使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兒茶酚胺、內啡呔等與疼痛相關的物質濃度增高,疼痛的反應加劇。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由前蘇聯最先開創了精神預防性無痛分娩,內容包括孕期的產前教育、鍛煉助產動作,以及在各個產程給予指導、精神鼓勵和支持。就陪產而言,目前有丈夫及其他親人陪產,助產士一對一陪產,以及有過生育經歷的志愿者導樂陪產的方式。實施陪產,可以使產婦心理上得到持續的安慰和感情上的支持,從而使產程縮短,產后出血量減少,對疼痛的耐受能力增強,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下降。
①針刺麻醉鎮痛法
針刺麻醉,又稱為“針刺經絡穴位麻醉”,簡稱“針麻”。是根據針灸學經絡理論,循經取穴,以針刺產婦的雙側合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促進乙酰膽堿的大量分泌,阻礙痛覺的傳導,從而達到減痛或鎮痛的目的。
②經皮神經電刺激法
利用一種低頻率脈沖鎮痛儀,對產婦背部脊柱兩側進行電流刺激,分散了疼痛的感覺,使疼痛減輕。耳穴電腦無痛分娩儀將耳穴電腦無痛分娩儀的耳膜固定在產婦的耳蝸口,通過耳膜自動選穴,儀器發放脈沖阻滯傳導鎮痛。但是由于不是神經阻滯,所以存在鎮痛不全的問題,只是把疼痛級別降低,達到產婦能夠耐受的程度。
非藥物性鎮痛的優點是沒有副作用,但是鎮痛效果不夠理想,所以臨床上使用得并不廣泛。
二、藥物性鎮痛或麻醉
①笑氣吸入性鎮痛
笑氣也叫氧化亞氮,是一種無色、稍帶甜味的氣體,在產婦宮縮即將來臨前30秒時,用力吸3~4口由50%笑氣和50%氧氣的混合氣體,能夠抑制疼痛的刺激,不引起循環和呼吸的抑制,意識清醒,因此不影響宮縮和產程。
需要注意:笑氣吸入鎮痛只能減輕疼痛,鎮痛的效果不足,而且效果會因人而異,對笑氣敏感的產婦感覺吸入后很放松,效果非常好。另一部分病人卻感覺吸入后會感到頭暈,但宮縮的疼痛還在。
②肌注鎮痛藥物
杜冷丁:化學合成類抑制中樞神經的止痛藥,具有較強的鎮靜和止痛作用,能使子宮頸肌肉松弛,通過鎮痛,加強大腦皮層對植物神經中樞的作用,利于加強宮縮強度和頻率,調整不協調宮縮。安定:可以解除產時的宮頸痙攣,具有加速產程和緩解產痛的作用,它通過抗焦慮和鎮靜作用,改善產婦的恐懼緊張及疲憊狀態。
需要注意:在產程中掌握好肌注鎮痛藥物使用的時間非常重要。用藥過早,鎮痛效果不理想;而用藥過晚,又可能會出現新生兒呼吸抑制的問題。這就需要有經驗的產科醫生根據產程中的具體情況而作出正確的決定。
③硬膜外阻滯麻醉
是一種椎管內阻滯麻醉鎮痛的方法。原理是通過硬膜外腔阻斷支配子宮的感覺神經,發生區域性的麻醉效果,減少宮縮的疼痛。一般在宮口開到3厘米時,麻醉師通過一根微細導管置入產婦背部腰椎硬脊膜外側,隨產程連續滴注微量止痛藥物羅哌卡因。由于這種新型的藥物僅阻斷最敏感的感覺神經,而不會影響到運動神經,因此產婦在不疼的時候還可以下地走動,并且一直處于清醒的狀態。
硬膜外阻滯麻醉鎮痛的方法,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鎮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廣泛的分娩鎮痛法:
1.它的鎮痛效果好,起效快,尤其適合初次生產的產婦。
2.產婦的意識清醒,可以進食,并且能夠主動地參與產程。
3.對運動神經不產生影響,幾乎沒有運動阻滯,產婦可以下地行走,而且也不會增加手術助產率。
4.可以保持長時間持續的麻醉效果,導管植入產婦的硬膜外腔后,可以隨時給藥,直至孩子出生再拔除。
需要注意:這種麻醉技術不適用于患有出血性疾病、胎盤早剝有大出血可能、脊柱畸形、腰背部穿刺部位皮膚存在感染、嚴重心肺疾病,以及原發性宮縮乏力的產婦。
了解如此多的鎮痛方法后,我們不難看出,無論采用怎樣的方法,都會有一定的適應癥及禁忌癥,準媽媽們需要在產程開始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并隨時與醫生溝通,尋求適合自己的鎮痛方法。
最有效的分娩減痛法:呼吸練習在許多產前體操訓練班里,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習如何放松身體及掌握不同的呼吸方法。不同的呼吸法可以在分娩的不同時間里幫助你放松,保存體力,進而控制自己的身體,抑制疼痛:
深呼吸鼻子吸氣的時候,你能感到肺部的最下端充滿空氣,肋廓下緣向外和向上擴張,緊接著,用嘴緩慢而深沉地將氣呼出。這會產生一種鎮靜的效果,在子宮收縮的開始和結束時做上述呼吸是最理想的。
淺呼吸僅使肺部的上部充氣,這樣胸部的上端和肩胛將會向上升和擴展。呼吸應該豐滿而短促,嘴唇微微開啟,通過喉部把氣吸入。淺呼吸大約10次之后需要再次深呼吸,之后再做10次淺呼吸。當子宮收縮達到高點時可以采用這種呼吸方式。
淺表呼吸在陣痛頻繁的時候,最容易和最有用的方法就是進行淺表呼吸,類似于喘氣。想象一下“喘氣-呼氣-吹氣”的過程。子宮頸完全張開之前,在過渡到停止往下施加腹壓的時候,為了防止換氣過度,可喘息10~15次,然后屏住呼吸默數5下。應該在產前就將呼吸法記牢,并且多多練習。最好有準爸爸配合一起練習,以便在陪產的時候及時提醒和幫助你。
1.錯誤觀念
有些產婦和家屬非常擔心在鎮痛后產婦會處于麻痹狀態,如果此時出現了異常情況,不僅對母體有危害,也會對新生兒產生影響。
2.科學解答
許多產婦都會產生這種擔憂,這是由于她們把手術麻醉和鎮痛搞混了。即使在分娩鎮痛后產婦依然能夠進行適當的身體活動,小范圍的調整手術姿勢。只要醫生護士專業,在給藥量等問題上不出差錯,就完全不會影響分娩。產婦如果在現場有任何不適,都可以隨時和醫護人員溝通。
無痛分娩雖好,卻并不是人人都適合的。有陰道分娩禁忌癥、麻醉禁忌癥的準媽媽就不可以采用此方法。如果是有凝血功能異常,那么就絕對不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了。有妊娠并發心臟病、藥物過敏、腰部有外傷史的準媽媽則應向醫生咨詢,由醫生來決定是否可以進行無痛分娩。
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的,所謂有就是一些包括主要在技術操作方法上的一些軟組織的損傷、神經損傷等,但發生率很低。其他的后遺癥也可能存在,但還是那句話發生率極低。就拿剖宮產來說,其本身也有很多并發癥或通俗地稱為后遺癥,比起剖宮產的并發癥這個就算不上什么了。
手術麻醉與分娩鎮痛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操作方法上一樣,但在藥物的劑量使用上不一樣,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起來。在給藥的劑量上做剖宮產的用藥劑量會遠遠大于無痛分娩的劑量的。 無痛分娩與分娩鎮痛,其實過去大家提到的都是無痛分娩,而我們現在提到的叫分娩鎮痛。為什么有這樣一個提法上的改變呢?分娩鎮痛不是說讓產婦一點痛都沒有了,而是要留一點點痛,優點就在于宮縮的時候,自我有知覺,助產士或者產科大夫讓你配合腹部肌肉用力,可以加速產程進展。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