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險低
有很多專業人士在知道直式、坐式等體位對產婦順產有優勢后,就非常積極地倡導產婦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選擇舒服的分娩姿勢。在國內,已經有部分醫院在嘗試革新以往的臥式分娩體位,并做了積極的努力。
人類生產姿勢經歷了很多的變化,很早之前就有關于產婦使用站、坐等直式生產體位的記錄。這些生產體位都有這樣的特征:胎兒會和地平面呈現90度的狀態,產婦生產時可以把家具和桿架等作為撐持。最近這些年來,多數的研究學者認為這些生產的姿勢,坐式或者直式的生產姿勢可以幫助女性宮縮,減少生產時間,女性也會由此感到舒適。如果沒有寶寶臍帶脫垂的狀況,在密切的監管下,坐式分娩對產婦和腹中寶寶不會有風險可言。
2.人性化
這種生產方式響應了世界性的產科革命潮流,緩解產婦生產的痛苦,能有效減少產婦難產以及胎兒窒息的幾率,比較地人性化,也減少了產婦的很多拘束,能自由地去選擇適合自己生產的體位以及舒適的環境氛圍中生產。
3.利于生產
以往仰臥位的生產姿勢不利于產婦擴大和伸展骶尾關節,造成產婦骨盆窄小,碩大的子宮正在會給大動脈和大靜脈很大的壓力,而胎盤量便會受到影響,繼而對孩子不利。而坐式生產的姿勢,一方面比較符合產婦的生理狀況,會增加腹中的寶貝對子宮收縮的壓力,也會使骨盆的出口變寬,能使產婦的生產過程縮短,有利于產婦生產;另外一方面,它可以改善產婦的胎盤血流量的供給,降低腹中寶貝在子宮內壓迫以及新生寶貝窒息的幾率。此外,產婦生產的時候,會感覺舒服,會減少不安、緊張、害怕的情緒,從而讓女性的痛感減少,也會降低產婦難產的幾率。
1.可以縮短孕婦生產過程;
2.可使對宮縮的壓力增加;
3.可以增大孕婦骨盆的出口間徑;
4.可以減少孕婦骨盆的傾斜度,有利于順利分娩;
5.改善胎盤血流供給,減少宮內窘迫率和新生兒窒息率;
6.可以使孕婦在分娩時感覺舒適,可以環視周圍一切,減少緊張、恐懼與不安的情緒。改變生產姿勢同樣也能緩解孕婦的緊張情緒,從而減輕產痛。
目前,國內已經有醫院允許孕婦采用包括坐式分娩姿勢在內的各種立式姿勢進行分娩,可以自動調整的產床給分娩提供了很大幫助,分娩越來越人性化。
1.產婦久坐后,會陰部容易發生水腫。
2.有急產傾向及進程較快的產婦不應采取坐式產椅分娩。
坐式分娩適應人群
一般來說,坐式分娩適用于初產婦、骨盆瘦小的產婦,尤其是合并有心臟病的產婦。不過坐式分娩雖優于臥式分娩,也不能完全取而代之。因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產婦還是要采用臥式分娩,如子宮收縮較強者、胎兒較小者,由于產程進展較快,為避免過速分娩導致產道損傷,宜采用臥式分娩。
從普遍的意義上來講,坐式的生產姿勢比較適合第一次生產或是骨盆比較窄小的孕婦,特別是合并有心臟病的孕婦。
不過雖然坐式生產的這種方式相比臥式生產而言更好,但是也不能取代其他的生產方式。因為在某些特殊的時候,孕婦還是需要采取臥式生產的方式,比如說宮縮比較強的產婦、胎兒比較小的產婦,為了避免快速生產導致產道受傷,一般會采用臥式生產的方式。
人類分娩所采取的體姿或體位經歷了多種形式的變遷。最早有采取站、蹲、坐、跪等直式分娩體位和坐式分娩體位的記載,這些體位的特點是,胎兒軸線與地平面垂直,分娩時產婦可支撐在家具、床檔、桿架等物體上,或俯伏在他人身上。17世紀法國醫生發明了產鉗術處理難產,此后又有全身麻醉用于分娩,由此使臥式分娩成為常規的分娩體位。盡管后來取消了產時全身麻醉,但臥位分娩的習慣卻一直沿襲至今。近年來,許多學者們又將目光投向了老式的分娩體位,認為坐式分娩或直式分娩有利于增強宮縮和縮短產程,產婦也相對感覺舒適而易于接受。如果不存在臍帶脫垂的危險,在嚴密監護下,坐式分娩對胎兒并不構成任何威脅。許多學者在認識到直式、坐式分娩以及不限制分娩體位的做法對分娩的益處后,則極力倡導產婦隨心所欲地選擇舒適的分娩體位。在中國,已有一些醫院在改變傳統的臥式分娩體位方面做了積極而有說服力的嘗試。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