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奶量不足: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嘔吐較多,或進食補液的小兒可引起暫時性的無大便。另外,新生兒的消化道肌層發(fā)育尚不完全,這樣易引起便秘。
2.人工喂養(yǎng):牛奶經(jīng)消化所含的皂鈣較多,容易引起大便干結(jié),從而便秘。
3.疾病:一些新生兒疾病也可能會引起寶寶便秘,包括腸道閉鎖、腸狹窄、腸旋轉(zhuǎn)不良、先天性巨結(jié)腸、先天性無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腫瘤壓迫馬尾部神經(jīng)等,這些疾病常伴有嚴重的嘔吐和腹脹的現(xiàn)象,需及時診治。
1、胎便:寶寶出生后十小時內(nèi)開始排出胎便,為黑綠或深綠色,粘稠、無臭,一般在二至三天內(nèi)排完,每天約3—5次,若生后二十四小時不見胎便,應懷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糞便梗阻,須及時診治。稍大些的寶寶如果排便時間間隔超過36小時沒有胎便排出或排出少量不正常胎便,這都屬于不正常情況,應注意寶寶是否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疾病。
2、普通大便:如果寶寶排便間隔超過48小時,就可以算是便秘了。有些寶寶出生不久,大便就不順暢,隔1—2天或3—4天才便便1次,而且排出來的便便干硬、寶寶排便時哭鬧不停。由于便便干硬,每次排便困難,會使寶寶產(chǎn)生恐懼心理,害怕排便,導致惡性循環(huán)。新生兒寶寶通常出現(xiàn)的便秘多為功能性便秘,這常會被家長忽視,而導致病情加重。如果寶寶便秘時間較長,會出現(xiàn)食欲減退、腹脹甚至腹痛、頭暈、睡眠不安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會出現(xiàn)脫肛或肛裂出血等癥狀,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嚴密觀察,如果發(fā)現(xiàn)便秘,應及早治愈,否則會引發(fā)嚴重后果。
母乳喂養(yǎng)的小寶寶的大便是黃色或金黃的,稠度均勻,藥膏狀,可有小顆粒,偶爾稍稀薄,可以帶少量綠色。如果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較多,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糖類較多,在腸道中發(fā)酵,使得大便柔軟,并且含有很多的泡沫,可以使大便的次數(shù)增多。
人工喂養(yǎng)的新生兒,若以牛奶喂養(yǎng)為主,大便為淡黃,質(zhì)地可以較干燥,可有明顯的臭味,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時較臭。大便中可有白色奶塊,這是因為牛奶中含大量絡蛋白,消化時易于與鈣結(jié)合形成皂鈣的緣故。
1.媽媽要營養(yǎng)均衡
如 果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便秘,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母乳不足,這時媽媽就要多吃些催奶的食物,如豆腐鯽魚湯、豬腳黃豆湯等,或者為寶寶及時補充配方奶;另一個原 因是母乳中蛋白質(zhì)含量過多,媽媽要保證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多喝水或粥,湯要適量,控制蛋白質(zhì)的含量,寶寶的便秘情況就會馬上好轉(zhuǎn)。
2.多喝水
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比較容易引起便秘,因為奶粉含酪蛋白、鈣鹽較高,不易消化;并且添加了各種營養(yǎng)素,有些寶寶的腸胃不適應,引起便秘。針對這種情況,媽媽注意不要把奶粉沖得太濃;可以在兩頓奶間給寶寶喝些水緩解便秘。
3.適當運動
適時增加寶寶的運動量有助于加強寶寶的腸胃蠕動,防止便秘。
4.按摩腹部
媽媽手掌向下,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寶寶腹部,可以加快寶寶腸道蠕動,促進排便,也可以按摩寶寶的肛門四周,引起生理發(fā)射,從而促進排便。
5.幫助寶寶通便
溫馨提示: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幫寶寶通便,如將肥皂、蘿卜削成細細的條狀,分別用水和鹽水浸泡后插入寶寶的肛門,可以促進排便。
1、便便的形狀
攢肚:寶寶只是便便的次數(shù)減少,但便便的性狀依然是稀糊狀,因此寶寶排便時不費勁。
便秘:寶寶的便便比較干、硬,所以排便時會比較費勁,有時候能把臉憋紅。
2、精神狀態(tài)
攢肚:寶寶的精神狀態(tài)、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現(xiàn)都如常;
便秘:寶寶可能還會出現(xiàn)睡眠不穩(wěn)、便便時容易哭鬧、煩躁不安等;
3、發(fā)生時間
攢肚:只發(fā)生在寶寶2~6個月;
便秘:在哪個階段都可能發(fā)生;
便秘的不良后果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肛裂,可引起便血,肛周疼痛。孩子在便后疼痛,就不愿意排便,這樣會更加引起便秘,形成惡性循環(huán)。便秘嚴重的孩子還可能引起外痔。此外,慢性便秘的孩子還常伴有食欲不振,因而導致營養(yǎng)不良,精神萎靡,腸道功能紊亂,這樣會更加重便秘。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