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主要病因可分為兩大類,一日感受外邪,外邪之中又分濕熱、疫毒和寒濕。濕熱之邪蘊結腸腑,損傷腸絡,遂成痢疾。痢疾主要病機為邪滯腸腑,與氣血相搏結,傳導失司,通降失利,氣血凝滯,腸膜血絡受損而痢下赤白膿血,氣機阻滯不通,故腹痛里急后重。
濕熱痢證:產褥期內出現腹痛腹瀉,里急后重,痢下赤凍,粘稠穢臭,肛門灼熱伴見小便黃赤,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濡數
疫毒痢汪:發病急驟,腹痛劇烈,里急后重特甚,痢下膿血相兼,伴高熱煩躁,甚或昏厥,舌紅苔黃厚,脈數
寒濕痢證:產褥期間,腹痛里急后重,痢下白多赤少,或純為白凍,脘腹痞悶,身困頭重,舌淡苔白膩,脈濡緩
噤口痢證:產婦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而不能食,并伴見惡心嘔吐,脘腹痞悶,精神倦怠,苔黃膩,脈濡數
虛寒痢證:產后痢下清冷稀薄或白凍,神疲納少,四肢不溫,甚至下痢滑脫不禁,舌淡苔白,脈沉遲或沉弱
陰虛痢證:產后痢下赤白膿血,粘稠如凍,腹痛綿綿,虛坐努責,心煩口渴,或午后低熱,神疲乏力,舌質紅絳少苔,脈細數
休息痢證:因痢治未徹底、時痢時止,長期不愈為特點。常見納少神疲,怯冷嗜臥,時有里急腹痛,大便夾有粘涎或赤白凍,舌淡苔膩,脈濡無力
(1)控制傳染,患者應早期及時隔離。
(2)切斷傳染途徑,搞好環境衛生,飲食衛生,水源衛生,防蠅滅蠅,飯前便后要先洗手。
(3)飲食有節,忌食餿腐、不潔之物,少食生冷(涼拌菜)瓜果等。
(4)預防服藥,痢疾流行時,可選以下方法預防:①馬齒莧、綠豆不拘量,煮湯常服,②每次食生大蒜2—3辦,或與蔬菜同食,日2—3次;③馬齒莧,陳細茶共研細末,大蒜搗泥拌勻人米糊為丸如龍眼大,早晚各服一丸,連服7天。
(1)隔離治療,宜臥床靜養,不可過量活動。
(2)嚴密觀察病情,注意觀察大便顏色,性狀及次數,正確記錄出入量。
(3)忌食葷腥油膩,證屬虛寒者,忌食生冷瓜果,以免助寒,重傷脾胃之陽。飲食以清淡素潔為佳,流質或半流質為宜。
(4)注意保暖。
痢疾治療原則,依據寒熱虛實的不同而確立相應的治法:
①熱證實證:主以清熱化濕解毒,兼以調氣行滯,忌用收澀止痢之品,以免閉門留寇;
②寒證虛證:主以溫中補虛,調理脾胃,佐以收澀固脫;
③痢兼表證:當解表與調理并用;
④虛實挾雜證:宜攻補兼施,補虛瀉實;
⑤噤口痢:清熱解毒、和胃降逆。
各型證治當中,注意配合調氣和血之法。同時,時時顧護胃氣,若傷損胃氣不但投藥無效,而且可能轉變為噤口痢,從而加重病情。
治愈:癥狀消失,每日大便不超過2次,外觀正常。
好轉: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膿血消失,或有粘涎或粘凍存在,其它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
未治愈: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膿血如前甚或加重,糞檢無改變。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