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對象:
1、8月齡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齡為8月齡,再免疫年齡為7周歲。也可8月齡初免,1.5-2歲再免疫1針以減少初免失敗的易感者。
2、病例發生后的應急接種:其對象是病人活動范圍的易感者。流行地區接種率應在95%以上。接種時間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現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種完畢。麻疹的潛伏期一般為7-14天,最長可達21天。接種疫苗后7-12天就可產生抗體,比感染后產生抗體的時間短,因此對易感者進行應急接種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終止流行。對麻疹潛伏期的兒童接種疫苗后一般沒有不良反應,在麻疹感染后1-2天內接種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癥的產生,使感染者的臨床癥狀減輕。
沒有注射過麻疹疫苗而又與麻疹患者密切接觸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種疫苗者,可應用丙種球蛋白,但這種免疫力一般只能維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觸麻疹患兒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無禁忌的8月齡以上兒童必須接種各種麻疹疫苗。
接種方式
凍干麻疹活疫苗:按瓿簽所示用量加滅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后使用。
注射部位及劑量: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膚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兒童和成人劑量相同。
國家規定強免(強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須打的,即強制免疫的,也是免費的小孩日后入托、入學甚至出國都要憑打過的接種證辦理的。
以下是規定強免的疫苗:
出生時: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齡: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一次)
3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齡:百白破(第三次)
6月齡: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腦疫苗(第一次)
8月齡: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腦疫苗(非活第一、二次)、(減活第一次)
9月齡:A群流腦疫苗(第二次)
18月齡: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歲:乙腦疫苗(非活第三次)、(減活第二次)
3歲:A群流腦疫苗(第三次)
4歲:脊髓灰質炎疫苗(第四次)
6歲:乙腦疫苗(非活第四次)、(減活第三次)、A群流腦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歲:精白破(第二次)
還有一些疫苗不屬于強免范圍,如麻腮風、風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費的,可自愿選擇打或不打。記住一點,凡是收費的疫苗都需要家長簽名認可,方可接種。
其效果受多方因素影響。麻疹疫苗的質量是關系到否有效預防和控制麻疹的關鍵,但必須要有冷鏈設備及科學的管理以及正確地實施接種。
1、疫苗血清學效果:注射疫苗1周后開始產生抗體,1個月達高峰,陽轉率在95%以上。
2、免疫人群在流行病學效果與免疫后血清學效果一致,即抗體陽轉者可免于發病。
3、應急接種的效果:當麻疹野病毒感染時,病毒要先通過呼吸道粘膜屏障,再通過淋巴系統進入血清,潛伏期約7-14日。接種疫苗的途徑與自然感染不同,一般在接種后第7日抗體開始產生,比感染后產生抗體的時間短得多,這正是流行時可以采用應急接種的辦法控制流行的根據。當某地發生麻疹流行時,盡快給周圍的接觸者進行應急接種可以起到減少發病、阻止流行的作用。
1、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時接種,因抗原之間有干擾。麻疹疫苗聯合免疫的問題,是計劃免疫工作的重點,據觀察顯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數疫苗同時接種,而不會影響每種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聯、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風疹疫苗、卡介苗、流腦多糖體菌苗等都可同時接種。
2、注射疫苗后兩天內避免洗澡,以免感染;
3、注射后,應在接種場所休息半小時;
4、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
5、避免劇烈活動,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開水。
麻疹疫苗是一種減毒活疫苗,一般副作用很輕,個別人在接種6~10天可能出現發熱、一過性散在皮疹,持續不超過2天,一般不影響精神和食欲。當體溫超過38.5℃,持續時間超過5天以上,即認為是加重反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對雞蛋過敏的小兒屬麻疹疫苗禁忌癥。
預防接種前,請家長務必了解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態并如實告知接種醫生。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況:
(1)已知對該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輔料以及抗生素過敏者(如對硫酸慶大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過敏);(2)曾患過敏性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阿瑟氏反應、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嚴重過敏性疾病;(3)正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或處于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4)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5)曾患或正患多發性神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腦病、癲癇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或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況,可在以后條件適宜時予以補種:
(1)3個月內接種過免疫球蛋白;(2)近期注射過麻疹疫苗或其他減毒活疫苗,需間隔1個月后補種;(3)強化免疫期間有感冒、發熱等癥狀,待恢復健康后進行補種。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