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消化道疾病
(1)肛管疾病肛裂和痔瘡。
(2)直腸疾病肛門、直腸損傷,直腸息肉,直腸腫瘤等。
(3)結腸和小腸疾病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局限性腸炎,腸套疊,腸結核,腸傷寒,回腸遠端憩室炎,黑色素斑-胃腸息肉病,腸重復畸形,小腸血管瘤,小腸腫瘤,腸系膜動脈栓塞等。
2、上消化道疾病食管、胃和十二指腸、膽道疾病等
3、全身性及中毒性疾病
(1)出血、凝血功能障礙血液病,新生兒出血癥,嚴重感染及DIC等。
(2)急性傳染病及寄生蟲病流行性出血熱,傷寒、副傷寒和斑疹傷寒,鉤端螺旋體病,鉤蟲病,血吸蟲病,敗血癥等。
(3)中毒或藥物毒性作用膿毒癥,細菌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藥物毒性作用,化學性毒物中毒等。
(4)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
以上疾病引起腸道炎癥及潰瘍、腸道血液循環障礙、胃腸道黏膜損傷或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導致便血。
根據出血量的多少可分為:
潛血:少許消化道出血,肉眼看不到或不能分辨,需通過化驗才能判定。
少量便血:僅僅從肛門排少許血便,或內褲沾染少量血便。
大量便血:短期內大量便血,24小時內出血超過全身總血容量的15%~25%。
根據出血顏色可分為:
新鮮血便:顏色鮮紅多數為接近肛門部位出血和急性大量出血。
陳舊血便:顏色暗紅混有血凝塊,多為距離肛門較遠部位的腸道出血。
果醬樣血便:顏色暗紅混有黏液,是典型小兒急性腸套疊的血便。
黑便:為小腸或胃的緩慢出血。
根據出血原因可分為:
全身性疾?。喝绯鲅约膊?、感染、過敏性紫癜、維生素K缺乏等。
1、醬樣便:是血和粘液混合似粘凍樣的大便,如寶寶伴有陣發性哭吵,考慮腸套迭。
2、紅色血便:鮮血附在大便的表面。如果解大便時寶寶哭吵厲害要考慮肛裂;如果無哭吵要考慮直腸息肉。
3、豆湯樣便:大便呈血水樣,腥臭,在考慮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寶寶往往有腹痛、腹脹明顯。
4、血便:大便中有似鼻涕樣粘液及膿血,伴有發熱、腹痛、里急后重癥狀的寶寶,有細菌性痢疾的可能。
5、油樣便:出血的位置較高,考慮胃和小腸出血,如胃潰瘍、胃炎等。寶寶鼻出血和牙齦出血后將血液吞咽入食道,也可排出黑色大便如柏油樣。
6、色血便:說明出血部位大多在小腸和結腸,大便和血液相混合,如果無痛性大便且量多,考慮美克爾憩室;如果血便量少要考慮腫瘤、腸結核等病。
第一:還要注意保暖應適當,有些家長總怕孩子受涼,給寶寶穿得較厚,這樣孩子就可能會大量出汗,導致水分丟失增多,也會加重大便干燥。
第二:多吃蔬菜等粗纖維的食物,以幫助腸道蠕動,軟化大便。例如芹菜、青菜、紅薯、南瓜、山藥等。
第三: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多喝白開水,如果是較大的孩子,也可以喝稀釋過的新鮮水果汁。
第四: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大小便習慣,定時讓孩子大便,對于一些孩子,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寶寶,由于大便干燥引起大便時肛門疼痛等不適,孩子可能就比較害怕拉大便,有便意時也可能憋著不拉,時間一長大便會更干燥,孩子更不敢拉,形成惡性循環
第五:對于較大可以吃輔食的寶寶可適當吃一些油脂類的食物,以便幫助潤腸、并促進腸道蠕動。
1、槐花豬腸治痔瘡便血法
把槐花放入豬大腸內,兩頭扎緊,加水煮湯,放少許食鹽,飲湯食腸,可治內痔便癬肛裂、大便硬結出血等。
2、香蕉皮治痔瘡便血法
將香蕉皮燒熟食用,可治痔瘡便血。
3、豆腐渣治便血法
將豆腐渣炒焦后研細,用紅糖水送服,每次6~9克,每日2次,可治長期不愈的大便下血。
4、雞冠花治便中帶血法
取白雞冠花,加水,煎剩,去渣取汁,打入雞蛋,煮熟后加適量白糖服食,可治便眩。
5、苦瓜根治大便帶血法
用鮮苦瓜根加水煎服,可治大便帶血。
6、荔枝治便血法
取荔枝、胡桃仁、紅棗肉、茶葉,加水煎湯當茶飲服,可治非痔瘡性便血。
7、木耳頭發灰黃花菜治便血法
干黃花菜、白木耳,用水煎煮成水后,沖入頭發灰,服食可治大便中帶有鮮癬淤血。
宜吃下列食物:
(1)豆類含纖維的有大豆、赤豆、綠豆、蠶豆、青豆等。
(2)蔬菜類含纖維的有青菜、菠菜、油菜、馬鈴薯、蘿卜、西紅柿、黃瓜等。
(3)糧食類含纖維的有大米、小麥、玉米等。
(4)水果類有蘋果、梨、杏、山楂、楊梅、柑、香蕉等。
一旦發現便血,應及時診治,以免延誤病情。另外建議:
1.讓兒童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大便以稀糊狀為佳。
2.減少增加腹壓的姿態,如下蹲、屏氣。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勞累過度。
3.忌食辛熱、油膩、粗糙、多渣的食品。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