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偏食是指兒童對飲食挑剔或僅吃幾種自己喜歡或習慣的食物。偏食是一種不好的飲食習慣,既不利營養(yǎng)的攝入又不利健康的發(fā)育。由于兒童對食物不感興趣吃的少,或只挑自己喜歡的的食物,會造成體重下降、面黃肌瘦、皮膚干臊,甚至出現(xiàn)貧血、低血糖、體溫下降、脈搏緩慢、血壓下降、營養(yǎng)不良。
兒童偏食的根源在家庭,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1)受父母飲食偏好的影響
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說這種食物不好吃,那種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會受到直接影響。另外,如果父母不喜歡吃某種食物,家里往往就很少買這種食物,這也會使孩子很少吃到這種食物,從而間接造成孩子的偏食。
2)日常飲食比較單調(diào)
如果父母不注意烹調(diào)方法,不注意顏色搭配和形狀的多樣化,或飲食比較單調(diào),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習慣。比如,有的父母天天給孩子吃蒸蛋,很少換花色品種,孩子自然不愛吃。
3)父母過于遷就和縱容孩子
有些父母生怕孩子營養(yǎng)不夠,對孩子的飲食要求,總是有求必應(yīng),從而使孩子的口味越來越高,專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吃。
4)不愉快的進食經(jīng)歷
如果以前吃某種食物后肚子痛或生病,或者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下被迫吃了某種食物,都會令孩子對這種食物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
保健專家指出,偏食、挑食本身既是不良的飲食行為,又是形成另外一些不良飲食行為的直接因素,尤其是對于生長發(fā)育正處在旺盛時期的兒童,偏食、挑食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孩子一旦偏食,父母應(yīng)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糾正,如果一味順從,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fā)育。
1、抵抗力差,易生病
寶寶偏食會影響某些營養(yǎng)物質(zhì)攝過低或過高,可能導致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使孩子經(jīng)常生一些小病,反復出現(xiàn)而且好的慢。
2、身體發(fā)育跟不上
偏食寶寶的體重、身高與其他寶寶相比明顯偏低。碳水化合物、脂肪攝取不足,則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fā)育。
3、可能造成營養(yǎng)不良
如果孩子的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每天的七大膳食搭配不到位,孩子的營養(yǎng)很容易失衡。只有各種營養(yǎng)均衡了,才能確保孩子身體正常發(fā)育。
4、影響智力水平發(fā)展
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寶寶偏食,那么注意力更不容易集中,而且偏食寶寶的智力水平要比一般寶寶低很多。
5、限制性格發(fā)展
食物的選擇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fā)展,偏食的寶寶更容易產(chǎn)生性格缺陷,如長期缺乏蛋白質(zhì)可能導致孩子非常內(nèi)向。家長強制介入寶寶的偏食,會使孩子產(chǎn)生不良情緒,不僅影響親子關(guān)系,也可能阻礙今后的性格發(fā)展。
一、父母要以身作則
寶寶的飲食習慣受父母影響很大,仔細觀查不少挑食偏食寶寶,會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的父母也會有一些飲食嗜好。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寶寶面前說這種食物不好吃,寶寶就會直接受到影響;另外,父母不喜歡吃某種食物,家里往往就很少買這種食物,從而間接造成孩子的偏食。因此,受到大人飲食習慣影響的寶寶,父母們應(yīng)樹立好榜樣,以身做則。自己不再挑食,才能帶動寶寶的合理進食。為了寶寶的健康,父母應(yīng)當調(diào)整自己的飲食習慣,不能因為自己的飲食習慣影響到寶寶,努力使寶寶得到全面豐富的營養(yǎng)。
二、養(yǎng)成按時按頓的習慣
不少家庭中,寶寶不能按時定量進餐,或者吃零食太多,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寶寶的就餐習慣。寶寶的胃本來就小,胃內(nèi)食物排空需要3、4個小時,到了吃飯時間有饑餓感覺,吃飯就香。如果不是定時吃飯,而是各種飲料零食,亂吃亂喝,胃內(nèi)總有食物,胃就得不到休息,這樣到吃飯時間孩子就沒了食欲,再好的東西他也沒胃口,自然就挑三揀四。應(yīng)對這樣的寶寶,要想方法改掉不良的就餐習慣,讓寶寶少吃零食,定時進餐,按頓吃飽。
三、飯菜要巧妙加工
寶寶的口味與成人不同,他們需要清淡,甜味的食物,對寶寶不愛吃的食物要多在烹調(diào)方法上下功夫,注意顏色搭配、適當調(diào)味或改變形狀等。要盡量把飯做得好吃一些,變換花樣,烹調(diào)時使色香俱全,一種菜可以多種做法,再取上個好聽的菜名,引起孩子的好奇與興趣,從而想吃,愛吃,多吃。
四、補營養(yǎng)元素注重口味
很多父母為了寶寶的健康,會給寶寶補充營養(yǎng)元素,比如說補鈣。但在鈣劑的選擇上,卻沒有注意口味。一些媽媽們認為酸甜口味的鈣劑寶寶更喜歡。其實寶寶味蕾正處在快速發(fā)育期,最容易接受的味道是奶味,過重的味覺刺激反而會導致寶寶味蕾反應(yīng)遲鈍,容易造成偏食。因此,應(yīng)該給寶寶選擇淡奶味或無味的鈣劑,寶寶也會愛吃,卻不會傷害味蕾。
總之,如果寶寶挑食偏食了,爸爸媽媽應(yīng)該和孩子一起接受“飯桌教育”,積極而有效幫助寶寶查找原因,并保持足夠的耐心去幫他改正。對寶寶克服挑食偏食的每一點進步,爸爸媽媽都應(yīng)予以鼓勵,最終改善挑食、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
A、心理療法治療偏食
這是最根本的矯正方法,要求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使用好以下方法:
1、榜樣示范法
老師、家長以身作則,不偏食、不挑食,要帶著孩子吃,吃飯時總要對每種食物表現(xiàn)出很香、很滿意的神色。同時,幼兒最喜歡得到別人的稱贊,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稱贊不挑食的孩子,從而使孩子因羨慕而積極地效仿。
2、親身體驗法
鼓勵孩子做餐前服務(wù),家長、老師可以利用他們好奇、好動的天性,讓他們幫忙擺桌椅、端菜碟、分碗筷,甚至在做菜時讓他們幫忙洗菜、拿佐料。在制作過程中,讓孩子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面對自己參與勞動所得的成果,孩子自然會大開胃口。
3、氣氛營造法
不管是什么原因,家長、老師切忌在孩子進餐時恐嚇、責罵或以其他方式懲罰孩子,影響其食欲。要善于營造就餐時的快樂氣氛,使孩子心情愉快,樂于進食。
4、理想激勵法
孩子都有這樣那樣的理想,我們要因勢利導。例如看到媒體上的足球運動員時,可以對孩子說"你看,這些叔叔的身體多棒,因為他們經(jīng)常吃胡蘿卜、白菜、魚和肉,你長大了不是想當一名足球運動員嗎?你可要從現(xiàn)在起開始吃這些菜呀!
5、期待獎勵法
孩子都渴望得到獎勵。當一些孩子不愛吃蛋黃時,我們就許愿給他們買某種玩具,或者帶他們到公園去玩,鼓勵孩子吃下去。孩子吃了后及時表揚,并且一定兌現(xiàn)諾言,絕不失信。
6、興趣抑制法
全面了解偏食孩子的需求心理,當他不吃某種食物時,就停止他認為最有興趣的活動,如看動畫片、逛動物園等,這樣孩子就會勉強忍受不愿吃的食物,時間一久,就能收到成效。
B、生理療法治療偏食
這是一些輔助性的矯正方法,運用起來也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1、控制點心與零食
許多孩子偏愛吃點心、零食,等到了正餐時間又吃不下去。古語說:“饑不擇食。”饑餓時對過去不太喜歡吃的食物也會覺得味道不錯,所以對點心和零食的給予要嚴加控制。
2、安排豐富的戶外活動
家長、老師合理安排騎小自行車、玩球、跑步比賽等戶外活動,以消耗其能量,促進其食欲。同時禁止孩子剛剛做完劇烈運動后進食,因為此時是沒有食欲的,要讓他們洗洗手,安靜一會再吃飯。
3、及時預防治療疾病
及時預防治療幼兒的齲齒、寄生蟲病及其他疾病。因為有病也可以改變嗜好,容易引起偏食。
在治療幼兒挑食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小問題需要讓廣大父母們了解。以下選擇幾點,略做闡述:
1、食量的波動:孩子每天的食量會有小范圍的波動,這屬正常現(xiàn)象。如果孩子偶爾食欲不佳,無需緊張,過兩天他就會多吃一點,把以前少吃的給補回來的。
2、定時就餐:如果孩子不喜歡這一餐的飯菜,父母也不一定要強迫他吃,可以把食物端走。在2餐之間不要給他食物,讓他知道不好好吃飯就得餓肚子。當然,如果他可以按時認真進餐,父母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以鞏固他的行為。
3、就餐氛圍:用大家集體就餐的氛圍來打動和感染他,再用1到2種他喜歡的食物予以誘導,時間長了他就會對吃飯產(chǎn)生興趣。
4、食物的搭配:舉例說明:可以在一日三餐中的一餐有他喜歡的食物,另外2餐則是一般的食物。這樣既可以滿足他的習慣和愿望,又可以幫助他嘗試新的食物。在那2個“普通”的食物中任選其一,讓他慢慢習慣和喜歡上那種食物。
5、游戲與競賽:吃飯比賽,看誰先吃完。孩子往往是爭強好勝的,可以利用這種心理,來激發(fā)他對進餐的渴望。這是個老套路,但是很管用。
6、講究食物做法:孩子不喜歡吃某種食物,可以換一種做法,或做成另一種花色式樣的食品,也許就能夠被孩子接受。如可以把蔬菜做餡包菜包子;將水果榨汁,或做成水果布丁。
7、食物量要適中:食物不在多,夠吃就行。太多的食物反而讓孩子有一種飽感,什么也吃不下去。
8、讓孩子參與烹飪:哪怕是給父母打打下手也行。親自參與制作食物,孩子對食物的興趣會有所提高。注意首先確保在烹飪過程中孩子的安全。
9、愛吃甜食:怎么辦?父母首先應(yīng)當減少給孩子的甜食的量,并且為他挑選一些相對健康的甜食。其次,給孩子定量,如一天只能吃幾塊甜餅干。
10、三不要:其一,不要給孩子大塊的食物,食物的大小最好以他能夠一口吃下去為宜;其二,不要催促孩子快吃,你越催他越緊張,反而吃不好;其三,不要給他喝太多牛奶與果汁,這2者含糖量很高,喝下去就飽了,根本不想再吃飯。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