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冒咳嗽
每當到了秋天和冬天,天氣轉涼,幼兒由于抵抗力較差容易著涼或感染,從而引發感冒和咳嗽。若寶寶患病應遵照醫囑給幼兒服用藥物,合理安排飲食,不宜過于油膩。
預防措施
(1)保證孩子每天兩個小時以上的室外活動。
(2)常給室內通風換氣,多晾曬被褥。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每日兩到三次,每次一到兩個小時,使空氣保持清新。
(3)俗語說“春要捂,秋要凍。”入秋后,不要立即給寶寶增加衣服,正常情況下,寶寶比成年人多穿一件即可。適當給孩子一些機會,讓其感受冷暖氣候刺激,可以鍛煉他們適應氣候的能力。
(4)可通過通過游戲、跑步、做操等運動鍛煉增強孩子體質。
(5)讓孩子生活規律,不暴飲暴食,減少食用肥膩、甜膩食品。
(6)在流感時期,應盡可能不帶寶寶去公共場所。
2.偏食
可能很多爸媽不知道偏食也是一種疾病,孩子若是偏食易造成營養不均衡,進而可能會發育遲緩。孩子的偏食一種因素是受家庭影響,父母不喜歡吃什么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孩子也會相應地討厭,加上父母比較溺愛孩子一味地給孩子吃他們喜歡的食物,這樣的環境很容易造成孩子偏食。如果孩子進食較少或者偏食,便會體重減輕、面色發黃、皮膚干燥等情況,嚴重的還會造成貧血、低血糖、體溫下降、脈搏緩慢、血壓下降、營養不良。
治療措施
(1)調整烹飪法:每個食材都有自己最佳烹飪方法。因此給孩子制作食物時要學會“變換花樣”。家長可靈活采用煮、燉、蒸等烹調方法,最好將食物煮軟些。
(2)變形變色法:俗話說“人靠衣裝”,菜也要有顏值。家長可以嘗試改變菜的形狀,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強他的食欲。番茄醬也是裝扮食物的好幫手。
(3)食物摻雜法:食物可以摻著吃。比如:孩子不愛吃生姜、羊肉等,可以將這些食物剁碎,拌在其他食物中,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吃進肚子。
(4)餐具誘惑法:將食物裝在好看的盤子里,或者使用漂亮的餐具,可以讓孩子吃起來賞心悅目。選擇孩子喜歡的餐具,將食物放在這些餐具中,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齲齒
齲齒就是人們所說的蚜蟲病,不及時治療會不斷擴大致使齲洞出現,到了最嚴重的地步牙齒會完全脫落。一般情況下,待寶寶乳牙長出后不久就可患齲齒,6—8歲為長齲齒高峰期。
預防措施
(1)少吃糖分高的食品。
(2)3歲以下的孩子在進食之后要漱口。對于3歲以上的幼兒應該教他們正確的刷牙方法,為其挑選合適的牙刷,選用氟化牙膏,監督他們早晚刷牙。
(3)幫他們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要求他們不隨意將物品(如手指、玩具等)放入口中。
(4)若是發現齲齒,應盡早去醫院進行修補。
4.腹瀉
秋天和冬天,很多孩子容易腹瀉,多是飲食不當造成急性胃腸炎導致。
預防措施
(1)注意保暖工作,盡量避免幼兒腹部著涼。
(2)不要讓寶寶吃腐敗變質的食物;筷子、勺子等餐具使用前要消毒;逐漸讓寶寶養成飯前飯后洗手的習慣。
5.發燒
幼兒被細菌、病毒感染,容易發燒。當孩子發燒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喝水,降溫的時候注意保暖不能再受涼,以防加重病情。
護理措施
(1)室內光線不宜過強,且要保持空氣流通。讓患兒多臥床休息,避免冷風直接吹。
(2)讓患兒多喝開水,每次水量不宜過多,避免孩子反胃造成嘔吐。
(3)如果幼兒因感染性疾病引起發燒,體溫升高的同時也會出現惡寒、怕冷、怕風等癥狀,甚至出現肌肉顫抖,皮膚蒼白、四肢冰涼等情況。此時可以通過增加衣物,在腳邊放熱水袋,喝熱水等措施給孩子保暖。
(4)一旦孩子體溫持續升高,就會出現面紅、頭痛、口渴、呼吸和脈搏加快等病癥。這時可以用冷毛巾進行外敷,或是用溫水擦浴,溫水也可以用30%-40%的酒精代替。要是體溫過高,可以把冰袋放在孩子頸部兩側、咯吱窩下和大腿根部進行物理降溫。口腔護理在也同樣重要,可以要淡鹽水進行漱口,如果嘴唇干裂可以用甘油進行涂抹。
1.視力問題
父母均近視,寶寶的視力也會受到影響,有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五十的近視幾率。近視不是孩子唯一的視力疾病,色盲、色弱等都屬于視力問題。從遺傳角度來說,若母親患有色盲,則遺傳給兒子的幾率為50%,且只會遺傳給兒子。當家長發現孩子視力有異時,比如喜歡瞇眼睛看東西,看電視時莫名流淚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2.濕疹
它是一種過敏性疾病,若家長DNA中攜帶過敏基因,孩子被遺傳的概率為50%。這里要注意的是父母遺傳的是這種基因,并不是這種基因造成的疾病,所以父母本身可能并沒有濕疹反應,在嬰兒期會發生的過敏性疾病只有濕疹。濕疹常見于孩子面部、手肘和膝蓋里側等部位,若這些部位出現紅斑,且寶寶皮膚干癢,很可能換了濕疹,需要立即治療。另外如果父母長期不在一起居住,寶寶得濕疹的幾率會有所增加。
3.偏頭痛
偏頭痛遺傳幾率高,父母只要有一位患有偏頭痛,孩子得病幾率為50%。若父母雙方都患偏頭痛,遺傳給孩子的幾率更高。若寶寶遺傳了偏頭痛,通常8歲左右會發作。發作時,頭部前側或左右兩側會有刺痛感,并且伴有懼光、對聲音敏感、反胃、嘔吐等一系列癥狀。
4.腸易激綜合征
研究表明,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往往直系親屬也會有此類癥狀。寶寶接替出現痙攣性腹痛、便秘、腹瀉等不適,不見好轉,很可能是患了腸易激綜合征。倘若孩子患此病,應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并且可以通過吃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來進行改善。
5.情緒低沉
遺傳性疾病不僅僅指生理,心理疾病或者情緒同樣可能與遺傳有關。倘若家中有人得過一些心理病癥,如抑郁癥、強迫癥和躁狂癥等,就要細心觀察孩子有沒有出現過類似癥狀,如: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以及不愛吃飯等。如有上述癥狀,應及早就醫。
年輕的爸爸媽媽常常擔心,孩子吃素會不會營養不良。其實,國外專門研究機構作了跟蹤調查和研究。研究人員將食素寶寶和食肉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對比發現,只要前一類寶寶飲食注重補充體質、蛋白質,以合適素食代替肉類,其發育一樣很好。
所有,如果孩子喜歡吃素,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孩子發育的關鍵是營養均衡,只要通過其他途徑讓孩子獲得肉類中的營養元素就可以了,吃素并不會影響孩子成長。
正常情況下,孩子睡眠時應該是安靜、舒坦,頭部微汗,呼吸均勻無聲。但是,當孩子患病時,睡眠就會出現異常改變,如煩躁、啼哭、易驚醒、入睡后全身干澀、面紅、呼吸粗糙急速、脈搏快……所以,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的睡態,及時了解孩子的身體信息,預防疾病的發生。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