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炎
(1)原因:
小兒鼻炎和感冒的癥狀非常相似,寶寶出現(xiàn)鼻塞、咽痛、頭痛、打噴嚏等癥狀時家長往往會認為寶寶是感冒了,殊不知是鼻炎在作怪。小兒時期機體各器官的形態(tài)發(fā)育和生理功能的不完善,造成兒童抵抗力和對外界適應(yīng)力較差,因此寶寶更容易發(fā)鼻炎。
(2)癥狀表現(xiàn):
急性鼻炎。起病時有輕度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鼻咽部灼熱感,鼻內(nèi)發(fā)干、發(fā)癢、打噴嚏。1~2日后漸有鼻塞,流大量清水樣鼻涕,嗅覺減退,頭痛。3-4日后因繼發(fā)感染,分泌物轉(zhuǎn)為黃膿鼻涕不易擤出,鼻塞更重。如無并發(fā)癥,約1周左右恢復(fù)正常。和對外界適應(yīng)力較差,因此小兒更容易發(fā)鼻炎。
(3)治療方法:
以支持和對癥治療為主,如全身發(fā)汗(喝紅糖水、姜水及解熱鎮(zhèn)痛)、抗病毒口服液及全身的抗生素。多飲水、清淡飲食。
2、肺炎
(1)原因:
肺炎是由病原體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類和過敏反應(yīng)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癥,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以及肺部啰音等。
(2)癥狀表現(xiàn):
有發(fā)熱、拒食、煩躁、喘憋等癥狀,早期體溫為38~39℃,亦可高達40℃。除呼吸道癥狀外,患病寶寶可伴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瀉等全身癥狀。寶寶常見拒食、嗆奶、嘔吐及呼吸困難。
(3)治療方法:
應(yīng)采取綜合療法,以改善通氣功能,有效控制炎癥,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若有缺氧表現(xiàn),可予吸氧。可口服祛痰藥物,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時可使用霧化療法。
3、鼻竇炎
(1)原因:
小兒鼻竇炎,如感冒持續(xù)一周,膿涕不見減少甚至增多,以及癥狀加重者,應(yīng)考慮鼻竇炎。鼻竇炎一般多在秋冬季發(fā)作。
(2)癥狀表現(xiàn):
急性鼻竇炎。早期癥狀與急性鼻炎或感冒相似,但全身癥狀較成人明顯。故除鼻塞、膿涕多外,可有發(fā)熱、脫水、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呼吸急促、拒食、甚至抽搐等表現(xiàn)。同時伴有咽痛、咳嗽;也可伴發(fā)急性中耳炎、鼻出血等;較大寶寶可能主訴頭痛或一側(cè)面頰疼痛。
(3)治療方法:
中藥治療常用姜氏鼻炎膏中草藥配方:蒼耳子30克、辛夷20克、黃芩35克、細辛4克、白芷25克、龍膽草10克等中草藥材,手工工序,精心選藥、晾曬、研磨,外用,一日兩次,不僅對小兒鼻竇炎有確切效果,對其他鼻竇炎效果均佳。
4、咽喉炎
(1)原因:
是由于咽粘膜病變及粘膜下和淋巴組織病變引起的急性炎癥,常繼發(fā)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體炎之后或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亦常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xiàn)或急性傳染病的前驅(qū)癥狀。
(2)癥狀表現(xiàn):
聲音嘶啞,喉部腫痛,痰多。
(3)治療方法:
行對癥治療,通暢大便,多喝白開水。發(fā)熱者應(yīng)用抗生素(青霉素,先鋒霉素)、磺胺類藥和抗病毒藥(如嗎啉雙胍、金剛胺、病毒靈等)。
5、細支氣管炎
(1)原因:
細支氣管炎是由于炎癥病變彌漫性地分布并累及呼吸性細支氣管壁的全層,故稱之為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突出的臨床表現(xiàn)是咳嗽、咳痰和活動后氣促。嚴(yán)重者可導(dǎo)致呼吸功能障礙。臨床上易與其他慢性氣道疾病混淆。
(2)癥狀表現(xiàn):
慢性咳嗽和較多量的膿痰是常見癥狀,隨后逐漸發(fā)生活動后的呼吸困難。肺部聽診常可聞及細小濕羅音或哮鳴音,或兩者同時存在。
(3)治療方法:
對癥支持治療:祛痰劑、擴張支氣管藥物、副鼻竇炎的治療、免疫增強劑等。
1、復(fù)方枇杷膏
(1)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化痰。用于風(fēng)熱咳嗽,咽喉干燥,咯痰不爽。
(2)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15克,一日3次。
(3)專家提醒:
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jié)核患病寶寶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
2、健兒清解液
(1)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滯和胃。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脹滿。
(2)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毫升,嬰兒一次4毫升,五歲以內(nèi)8毫升,六歲以上酌加,一日3次。
(3)專家提醒: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藥期間癥狀加重,或兼見其他癥狀,應(yīng)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3、解肌寧嗽丸
(1)功能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用于小兒頭痛身熱,咳嗽痰盛,氣促,咽喉疼痛。
(2)用法用量:
口服。小兒周歲一次半丸,二至三歲一次1丸,一日2次。
(3)專家提醒:
在服用咳嗽藥時,應(yīng)停止服用補益中成藥。
4、傷風(fēng)止咳糖漿
(1)功能主治:
解表發(fā)散,清肺止咳。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流涕、咳嗽等癥。
(2)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10~20ml,一日3次,小兒酌減;或遵醫(yī)囑。
(3)專家提醒:
傷風(fēng)止咳糖漿也叫非那根傷風(fēng)止咳糖漿,是臨床上較常用的一種止咳藥,有祛痰和抗過敏作用,可用于傷風(fēng)感冒及過敏性支氣管炎,尤其適合夜間頻咳影響睡眠的患病寶寶。然而,兩歲以下的寶寶則不宜服用。
5、小兒咳喘靈顆粒
(1)功能主治:
宣肺、清熱,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2)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2歲以內(nèi)一次1克,3至4歲一次1.5克,5至7歲一次2克,一日3~4次。
(3)專家提醒:
本品是以清宣肺熱,止咳平喘為主,可以在小兒發(fā)熱初起,咳嗽不重的情況下服用,若見高熱痰多,氣促鼻煽者應(yīng)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6、小兒百部止咳糖漿
(1)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兒痰熱蘊肺所致的咳嗽,頓咳,癥見咳嗽、痰多、痰黃黏稠、咯吐不爽、或痰咳不已、痰稠難出;百日咳見上述證侯者。
(2)用法用量:
口服,2歲以上一次10ml,2歲以下一次5ml,一日3次。
(3)專家提醒:
不能過量服用,可引起嚴(yán)重的惡心嘔吐。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小兒百部止咳糖漿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7、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
(1)功能主治:
清熱宣肺,平喘,利咽。用于小兒外感風(fēng)熱所致的感冒,癥見發(fā)熱惡寒、咳嗽痰黃、氣促喘息、口干音啞、咽喉腫痛。
(2)用法用量:
口服,一歲至二歲每次3~5毫升,三歲至五歲每次5~10毫升,六歲至十四歲每次10~15毫升,一日3次,用時搖勻。
(3)專家提醒:
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發(fā)熱體溫超過38.5℃的患病寶寶,應(yīng)去醫(yī)院就診。
1、蘿卜
(1)原因:
媽媽們在為寶寶準(zhǔn)備食物時,要學(xué)會有針對性的準(zhǔn)備。根據(jù)寶寶的營養(yǎng)需求以及實際情況進行準(zhǔn)備。當(dāng)寶寶鼻塞比較厲害時,還是可以選擇食用胡蘿卜。胡蘿卜能夠化痰止咳,消除腹部脹氣,對寶寶比較有利。
(2)食用方法:
推薦做法:蘿卜水。
制作方法:白蘿卜洗凈,切4-5薄片,放入小鍋內(nèi),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燒開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鐘即可。等水稍涼后再給寶寶喝。
功效作用:此方治療風(fēng)熱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錯的。
2、竹筍
(1)原因:
竹筍具有消痰的效果,還能夠有效的防止鼻塞。竹筍口感比較爽脆,寶寶們也會比較喜歡。
(2)食用方法:
推薦做法:涼拌鮮筍。
制作方法:鮮嫩竹筍60克,煮熟切片,用生姜(切成細粒)、芝麻油或熟食油、醋、食鹽拌食。
功效作用:本方取鮮竹筍清熱化痰、下氣,輔以生姜化痰止咳。用于熱痰咳嗽、胸膈不利。
3、生姜
(1)原因:
生姜的味道比較濃,不過驅(qū)寒的效果是眾所周知的。當(dāng)寶寶是由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喉嚨有痰,還是可以選擇食用少量生姜驅(qū)寒,在緩解感冒癥狀方面比較有效。
(2)食用方法:
推薦做法:生姜紅糖水。
制作方法:杏仁120克(去皮、尖) 生姜180克(去皮) 甘草0.9克 桃仁15克(去皮、尖) 鹽花90克,以上用濕紙同裹煨,砂盆內(nèi)研極細,入甘草、鹽,再研,瓷器貯之,湯點服。
功效作用:發(fā)汗、解熱,鎮(zhèn)咳、去痰,健胃、祛風(fēng),抗血栓(心肌梗死、腦栓塞),降血壓、降膽固醇,抗菌、增強免疫力、強自、抗抑郁等功效。
4、甘蔗
(1)原因:
甘蔗是屬于比較降火的水果,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寶寶出現(xiàn)鼻塞癥狀,很可能是由于內(nèi)火太旺的原因。寶寶可以利用甘蔗降火,清熱。甘蔗可以有效緩解鼻塞有痰的現(xiàn)象。但是甘蔗比較硬,難食用,我們建議媽媽們可以制作甘蔗汁,方便寶寶食用。
(2)食用方法:
推薦做法:甘蔗汁。
制作方法:甘蔗汁,蘿卜汁各半杯,野百合100克。先煮爛百合,再和入兩汁。睡前服食,日1次。
功效作用:潤肺止咳,生津潤燥,寧心安神。治虛熱咳嗽,虛弱者病后氣管炎最宜。
5、大蒜
(1)原因:
蒜能夠幫助消除細菌。有些感冒是由于細菌或者是病毒引起的,想要緩解鼻塞和有痰癥狀,先治療根本。利用蒜消除體內(nèi)細菌,也是不錯的選擇。
(2)食用方法:
推薦做法:蒸大蒜。
制作方法:荸薺水能化痰、清熱。取2-3個荸薺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鍋中,加一碗水,在火上燒5分鐘即可。
功效作用: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jīng),治療寒性咳嗽、腎虛咳嗽效果非常好。
6、荸薺
(1)原因:
荸薺具有降火的功效,能夠清熱解毒。新媽們也可以將其作為止咳祛痰的好良方。
(2)食用方法:
推薦做法:荸薺水。
制作方法: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蓋放入蒸鍋中蒸,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蒸15分鐘即可。當(dāng)碗里的蒜水溫?zé)釙r喂給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功效作用:此方對熱性咳嗽吐膿痰者效果好。
1、山藥粥
(1)制作方法:把山藥去皮,切成小塊放入食品粉碎機內(nèi),再加半碗水,將山藥加工成稀糊狀。然后倒入鍋中,放火上燒,同時要不停地攪動,燒開即可。
(2)食用方法:寶寶最好在空腹時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藥粥可以分2—3次喂寶寶。
(3)作用功效:山藥健脾胃、補肺氣、益腎精,此方最適合嬰幼兒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還對小兒的厭食、虛汗多、流口水、氣虛膽小等病癥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4)專家提醒:山藥煎煮的時間不宜過久,否則其中所含的淀粉酶就會分解,喪失滋補功效。
2、養(yǎng)生膏
(1)制作方法: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兩,紅棗半斤,把它們碾碎后放入大碗中攪拌均勻,再放入1飯勺蜂蜜、3飯勺水(由于蜂蜜難攪拌均勻,所以可先將蜂蜜和水在火上加熱)。把大碗加蓋,放入大鍋中蒸,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蒸40分鐘即可。
(2)食用方法:每天早晚給寶寶吃一勺。
(3)作用功效:此方最適合1歲以上兒童服用,不但能治小兒久咳、支氣管炎、哮喘,而且對小兒的便秘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4)專家提醒:此方如果長期食用的話,能增強寶寶的體質(zhì)。
3、馬蹄水
(1)制作方法:3~4 顆馬蹄去皮切成薄片。 加一碗水煮5分鐘左右。
(2)食用方法:給寶寶喝水,馬蹄也可以吃。
(3)作用功效:可清肺熱,有生津潤肺化痰作用。
(4)專家提醒:在呼吸道傳染病較多的季節(jié),吃鮮荸薺還有利于對流腦、麻疹、百日咳以及急性咽喉炎的防治。
4、白果紅棗湯
(1)制作方法:取紅棗3粒、白果3粒放入小鍋中,加上大半碗水,中火燒10分鐘即可。
(2)食用方法:每晚臨睡前給寶寶服用。此方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食用。
(3)作用功效:紅棗性溫、益氣補氣,健脾胃;白果性平斂肺氣,定咳喘,并有固腎的作用,所以對一些久咳不愈、反復(fù)感冒、咳嗽、發(fā)燒的患兒很有效果,同時它還可以治療遺尿癥。
(4)專家提醒:紅棗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掌握好,只限于3粒,量多了會導(dǎo)致寶寶上火、氣滯。
5、川貝冰糖燉雪梨
(1)制作方法:鮮梨去皮,對半切開,去梨核,切成長5cm左右的大塊;將梨塊適量放在幾只小碗內(nèi),每碗上面撒上川貝母及適量冰糖,加入半碗量的水;大火燒開蒸鍋里的水,將小碗放入籠屜,蓋上蓋,大火蒸30分鐘,梨肉軟爛即可食用。
(2)食用方法:梨肉軟爛即可食用。
(3)作用功效:川貝有止咳的功效,雪梨有止咳化痰,健脾。
(4)專家提醒:川貝不能長時間蒸煮,因為川貝的止咳成分不溶解于水,能隨著水蒸汽而蒸發(fā),長時間蒸煮極易造成藥效揮發(fā)。
1、環(huán)境勿太干燥
空氣干燥時,痰較不易咳出,易滋生細菌。讓居家保持適度的溫度及拍痰,反而有利痰的排出。
2、多補充水分
寶寶生病時,會因發(fā)燒、出汗,使體內(nèi)水分流失;呼吸時,亦會喪失水分。要為寶寶多補充水分。注意根據(jù)每個人的差異,適當(dāng)增加喝水的量,而且一次不能喝太多。
3、咳嗽時立起身體
寶寶咳嗽時,抱直身體的姿勢會比躺著時舒服。寶寶咳嗽時,可將其抱直,有痰時亦可拍痰,以促進寶寶舒適。
4、干凈健康的生活空間
抽煙或空氣不好的房間,常是導(dǎo)致寶寶患病的原因之一。給寶寶一個干凈健康的生活空間,是必須且重要的。注意要保持空氣流通,要加強室內(nèi)通風(fēng)換氣。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yù)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