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嬰兒階段,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大約四個月開始,光吃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粉已經(jīng)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yǎng)需求。所以在寶寶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除了原先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之外,另外還應(yīng)給予寶寶一些固體實物。幼兒輔食包括米粉、泥湖狀食品以及其他的一些家制食品。
1、補充鐵質(zhì)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寶寶在母體內(nèi)儲存的某些營養(yǎng)素已快耗盡,需要及時從食物中獲得,尤其是鐵質(zhì),而無論是母乳還是奶粉本身就是貧鐵食物,所以我們更需要給寶寶添加含鐵食物以作補充,輔食就是一種很好的補鐵方式。
2、補充蛋白質(zhì)
母乳的營養(yǎng)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其中蛋白質(zhì)的質(zhì)量與含量也就難以保證,但肉、肝、魚、蛋、豆制品等食物都富含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媽媽們可以將這些食材做成不同口味的輔食,來為寶寶補充身體發(fā)育所需的蛋白質(zhì)。
3、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是寶寶身體發(fā)育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寶寶在生后的最初6個月生長發(fā)育特別快,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D等,如果是純母乳喂養(yǎng),那么維生素含量勢必難以跟上,所以通過輔食來補充維生素也是輔食喂養(yǎng)的一大好處。
4、培養(yǎng)新的飲食習(xí)慣
給寶寶添加輔食能讓寶寶逐漸戒掉對母乳的依賴,品嘗不同口感的食物,并適應(yīng)不同的食物、記住不同食物的原滋原味,在飲食習(xí)慣上從單純細膩的嬰兒食物過渡至成人食物,所以說添加輔食同時是在引導(dǎo)寶寶飲食習(xí)慣的轉(zhuǎn)變。
1、 循序漸進。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一定要少量,讓寶寶慢慢的適應(yīng)才行,因為寶寶已經(jīng)養(yǎng)成喝奶的習(xí)慣,突然添加輔食難免會不適應(yīng)。因此一開始要少量添加,一天喂一到兩次,過幾天再增加到3、4次。
2、 注意添加輔食的種類。剛開始添加輔食最好以米糊為主,這樣嬰兒容易下咽、好吸收。畢竟剛開始接受輔食時,孩子的牙齒長的很少,還不會咀嚼。等孩子長出牙齒后,可以慢慢適量添加面條之類的輔食了,在給寶寶做面條時,要多添加一些蔬菜,比如小白菜、紫菜、小油菜等等,再加個雞蛋,營養(yǎng)就更豐富了。
3、 要變換多種口味。嬰兒剛接觸輔食,應(yīng)該多變化口味,找一些寶寶喜歡吃的輔食,比如胡蘿卜米糊、五谷米糊等等,看看寶寶喜歡哪一種。等寶寶吃上來了,再換其它的輔食。
4、 注意喂輔食的方式。在給寶寶喂輔食時,盡量用小勺一點點兒的喂,讓寶寶慢慢的吞咽,如果用奶瓶大口的喝,寶寶很不適應(yīng)。
5、 注意喂養(yǎng)的時間。給寶寶添加輔食,最好在寶寶有些餓肚子的時候,或者睡覺前吃一些。輔食比奶粉更能多撐一段時間,肚子里有東西能讓寶寶睡個好覺。
6、 如果添加面條、饅頭之類的輔食,一定要保證面條煮熟煮透、饅頭要是用發(fā)面制成的,寶寶吃了容易消化。
原則1:添加的量——由少到多
每添加一種新的食品,必須先從少量喂起。而且大人需要比平時更仔細地觀察寶寶,如果沒有什么不良反應(yīng),再逐漸增加一些。
例如:添加米粉,先從1勺加起,如果寶寶能夠耐受,第三天加2勺,然后逐步加量。
原則2 :添加的品種——由一種到多種
給寶寶添加輔食,只能一樣一樣地加,寶寶習(xí)慣一樣加一樣。等寶寶適應(yīng)后,再添加新的品種。
例如:添加米糊,就不能同時添加蛋黃,要等寶寶適應(yīng)米糊后才能開始添加蛋黃,等寶寶適應(yīng)了米糊和雞蛋黃后,再添加土豆泥。
原則3:添加的濃度——由稀到稠
添加初期給寶寶一些容易消化的、水分較多的流質(zhì)、湯類,然后從半流質(zhì)慢慢過渡到各種泥狀食品,最后添加柔軟的固體食品。
例如:米糊→粥→軟飯。
原則4:添加的形態(tài)——由細到粗
添加固體食品時,大人可先將食物搗爛,做成稀泥狀;待寶寶長大一些,習(xí)慣一些,可做成碎末狀或糜狀,以后再做成塊狀的食物。
例如:肉泥→肉糜→肉末→肉丁。
1、 從種類講,應(yīng)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動物”的順序來添加。從一個種類過渡到另一個種類的時間可以是一兩周。添加時要按從單一到多樣的順序進行,即便是同一種類食物也是如此。比如,初次添加時不要同時給寶寶吃兩三種食物。
2、 從質(zhì)地來講,應(yīng)按“液體(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濃米糊、菜泥、肉泥、魚泥、蛋黃等)——固體(如軟飯、爛面條、小饅頭片等)的順序添加,從一種質(zhì)地過渡到另一種質(zhì)地。
3、 從數(shù)量來講,應(yīng)按由少到多的順序,一開頭只是試吃,在喂奶之后試吃一點,然后逐漸增加。
幼兒輔食添加順序主要為:從少到多,從細到粗,從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另外,輔食添加的時間通常是兩道奶之間,最好在上午10點左右加,方便觀察BB大便和身體狀況及出現(xiàn)不適及時就醫(yī)。
1、【米粉】可選擇貝因美各種花色米粉增加食欲,增強營養(yǎng)。建議每餐食用一小袋,將一份米粉加入到3~6份開水中,邊加水邊攪拌,成均勻糊狀即可。
2、【蛋黃】蛋黃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有助于寶寶大腦、骨骼、肌肉和神經(jīng)細胞的發(fā)育,做法是,將新鮮雞蛋煮熟,取出蛋黃置于小勺中搗成泥狀,開始每天喂半個,根據(jù)寶寶的吸收情況,可逐漸增加到每天喂1個蛋黃。
3、【菜泥】取適量的新鮮無污染的綠葉蔬菜,如小白菜、小青菜,洗凈,搗碎,去掉菜筋,和菜汁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植物油與食鹽,煮熟,即成菜泥,涼至適當(dāng)溫度后,可用小勺喂寶寶吃。菜泥含有較多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是母乳中,尤其產(chǎn)后6個月后的母乳中所缺少的,能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減少腸道毒素。
4、【橘子汁】取新鮮無污染的橘子數(shù)個,去皮去籽榨取果汁。橘汁中含有較多的果糖,礦物質(zhì),胡蘿卜和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成分,能開胃健脾,增進食欲,溫肺化痰。
5、【番茄水】取成熟的新鮮番茄數(shù)個,洗凈,開水燙去皮,用絞拌機絞碎或用小缽搗碎,加適量開水、少許白糖,攪和均勻后,用奶瓶或用湯匙喂寶寶。番茄里含有果糖、B族維生素、蘋果酸、檸檬酸,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要的營養(yǎng)素。
6、【紫菜湯】取20克左右的紫菜,洗凈,切碎,燒煮成湯,分數(shù)次喂給寶寶吃。紫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鈣、磷、鐵元素,以及碘、硒、鎂、鋅等微量元素,還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和維生素C。
7、【骨頭湯】取新鮮的豬腿骨200~300克,洗凈,打碎,放入鐵鍋或沙鍋內(nèi),加水熬煮一二個小時后,放入少許食鹽,過濾晾溫后喂寶寶喝。常喝骨頭湯,對促進小兒骨骼發(fā)育、預(yù)防佝僂病等有一定作用。
8、【胡蘿卜湯】取新鮮胡蘿卜150~200克,洗凈,切成大塊,放入鍋中煮爛,用漏勺撈出,擠壓成糊狀,再放回原湯中煮沸,用白糖調(diào)味,每隔數(shù)天喂孩子一次。胡蘿卜中含有多種氨基酸以及豐富的維生素A和微量元素,對組成人體骨骼、神經(jīng)細胞、血紅細胞以及參與蛋白質(zhì)的代謝都具有重要作用。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yù)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