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高熱
1、感染性疾?。杭毙詡魅静≡缙?,各系統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菏顭岚Y、新生兒脫水熱、顱內損傷、驚厥及癲癇大發作等。
3、變態反應:過敏,異體血清,疫苗接種反應,輸液、輸血反應等。
(二)長期高熱
1、常見病:敗血癥、沙門氏菌屬感染、結核、風濕熱、幼年類風濕癥等。
2、少見?。簮盒阅[瘤(白血病、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結締組織病。
(1)低熱:37。5℃-38℃。
(2)中等熱:38。1℃-39℃。
(3)高熱:39。1℃-40℃。
(4)超高熱:40℃以上。
檢查項目:血常規、X線、血沉 病史
注意起病緩急、發熱日期、時間,系低熱(38℃左右)、高熱(39℃以上)或超高熱(40.5℃以上),熱型為稽留熱、弛張熱抑或間歇熱。有何伴隨癥狀,有無受涼或傳染病接觸史、不潔飲食史、疫水或禽畜接觸史。起病后曾用藥物名稱、劑量、效果。是否曾行預防接種,有無氣溫過高或多汗、飲水不足情況。
體檢
注意有無前囟隆起、搏動有力、皮膚黃染、皮疹或出血點、淺表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頸項強直及神經系統異常體征,詳查心肺及腹部情況,長期發熱者還應注意體重、精神狀況與出汗情況。
檢驗
血常規,血沉,必要時送血培養、血涂片找異常血細胞或瘧原蟲。酌情作結核菌素試驗,抗“O”,嗜異性凝集試驗,肥達反應,和有關血清凝集試驗及補體結合試驗等。尿、便常規及培養病原菌,咽分泌物培養。疑有腦膜炎者,腰椎穿刺取腦脊液檢查。必要時取血、尿、便或局部分泌物作病毒分離。
胸部X線檢查
必要時作超聲檢查。
小兒高熱西醫治療
對高熱患者應及時適當降溫,以防驚厥及其它不良后果,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或煩躁不安者,在降溫同時給予鎮靜藥。
一、降溫措施
1、物理降溫:將患兒置放于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流通處,用冷溫毛巾或冷水袋,敷頭額,雙腋及腹股溝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頭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軀干兩側及背部擦浴,擦浴時如患兒出現皮膚蒼白或全身皮膚發涼應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鹽水(30~32℃)灌腸,對疑為中毒型菌莉者更為適宜,既可降溫,又便于取糞便標本送檢。
2、針刺降溫。
3、藥物降溫:對未成熟兒,小嬰兒與體弱兒一般不用解熱劑降溫。
二、其它對癥處理
高熱時不顯性水分丟失增多,加之食欲減退,應及時補充水份和電解質。
對伴煩躁不安,反復驚厥或一般降溫措施效果不著者,可酌情選用氯丙嗪與異丙嗪。
三、病因治療
對于由感染引起的高熱,應根據病情選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對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時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熱,也需根據不同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小兒高熱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本病,以涼、以瀉為總原則。涼以解熱鎮驚,瀉以熄風滌痰。此外當知,其熱有表里之分。風有內外之異,臨證應細心辨明,分而治之。高熱驚厥起病急驟,證屬實熱,治以清熱、滌痰、鎮驚、熄風為四大基本原則。其中又以清熱為要,熱去則風消,風散則不搐。此外尚可運用針刺、推拿等方法配合藥物治療,往往取得良效。常用治法有以下幾種。
一、辨證選方
1、外感風邪
治法:清熱疏風,熄風鎮驚。
方藥:銀翹散合羚羊鉤藤湯加減。銀花、連翹、菊花,鉤藤、茯神、生石決明,薄荷、竹茹。高熱不退加生石膏、梔子;抽搐重加防風、僵蠶;煩躁譫妄加琥珀粉、菖蒲。
2、外感暑邪
治法:清熱祛暑,開竅鎮驚。
方藥:新加香薷飲合白虎湯加減。生石膏,香薷、佩蘭、連翹,知母、厚樸、鉤藤,赤芍、丹皮、竹葉。高熱,抽搐不止加僵蠶、羚羊角粉;嗜睡昏迷加遠志、菖蒲;暑熱挾濕者加天竺黃、冬瓜仁、薏苡仁。
3、痰食驚風
治法:消食導滯,滌痰鎮驚。
方藥:保和丸加減。茯苓、連翹,陳皮、萊菔子、遠志,半夏、山楂、僵蠶。痰涎壅盛加膽南星、川貝;納呆便秘加神曲、枳實;神昏抽搐加菖蒲、鉤藤。
二、專方驗方
1、防驚湯:蟬衣,鉤藤,甘草,珍珠母,炒棗仁,梔子,黃連,防風,杭白芍,青黛。水煎服。第1周每日1劑,第2、3、4周隔日1劑,共服4周。用于本病熱退風止后之善后調理。
2、急驚風驗方:生石膏50g,代赭石25g,朱砂23g,巴豆霜2g。上藥共研極細末,1歲以內每服0.2g,1~3歲每服0.3g,3~5歲每服0.5g。日服3次。適用于本病屬痰熱內盛者。
3、截驚丸:龍膽草、防風、青黛、鉤藤、黃連、牛黃、甘草、朱砂 (水飛),薄荷,麝香。炒后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恫子大,每次1~2丸。適用于發熱驚風,煩躁不安者。
4、安神鎮驚丸:天竺黃 (另研)、人參、茯神、姜南星,炒棗仁、麥冬、當歸、生地、炒赤芍,薄荷、木通、黃連 (姜炒)、炒山梔、辰砂,牛黃、煅龍骨各10g,青黛(另研)。共為細末,蜜丸如綠豆大,淡姜湯送下,每次3~5丸,日服2~3次。為驚退后調理之劑。
1、衣著要涼爽,切忌采用捂被子發汗的辦法。
2、居室空氣要流通,必要時用電扇來回吹風,千萬不可關窗閉戶不讓孩子見風。
3、鼓勵飲水,保持口舌滋潤,小便通暢。
4、注意營養,不要隨意忌口,無明顯咳嗽的可多吃點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補充水分、糖分和維生素,又有清熱的功效,此外還應注意大便通暢。
1、首先在飲食方面應該多吃一些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比如是米湯或蛋花湯等,同時多喝一些水。
2、此外吃的的食物也要軟、易消化、清淡,如米湯、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條等;
3、同時發熱是一種消耗性病癥,因此還應給小兒補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魚、蛋等,但要少葷少油膩食物;也可吃少量水果。
注意事項:
當發熱時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雞蛋,不但不能降低體溫,反而使體內熱量增加,促使嬰兒的體溫升高更多,因此不利于患兒早日康復。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