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吮指的是年滿1周歲的寶寶仍吸吮手指現(xiàn)象。嬰兒時期,寶寶通過“吮吸”的方式進食。所以,在這一時期,吸吮手指對寶寶而言十分重要,家長應加以鼓勵。但隨著寶寶逐漸長大,不加節(jié)制的手指“吸吮”百弊而無一利。此階段,作為家長,要時刻留心判斷寶寶吸吮手指的可能性原因并加以限制,避免出現(xiàn)“吮指癖”
幼兒吮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危害。
1、手指受傷
愛吮指的寶寶,手指常常被口水侵蝕,很容易受到損傷,發(fā)生蛻皮、感染,嚴重者甚至導致手指變形。另外,吮指容易對牙齒產(chǎn)生壓迫,影響牙齒健康生長,長期吮指可能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出現(xiàn)齙牙、牙齒閉合不良等情況,引發(fā)口腔問題。
2、細菌感染
寶寶天性好動,對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時不時東摸摸、西動動,手指非常容易粘上臟東西。若手指在沒有清洗的情況下入口,容易將病菌帶入口腔,引起腹瀉等不良反應。
3、心理焦慮
寶寶依賴吮指,除了影響身體健康,對心理的影響會造成不良后果,通常情況下,容易產(chǎn)生焦慮、緊張、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緒。長此以往,危害很大。
1、父母應培養(yǎng)兒童積極參與正當游戲,轉(zhuǎn)移兒童注意力。
2、要給予兒童較多的愛護及關(guān)懷,減少其不安與孤獨感。
3、對于那些發(fā)生時間不久、持續(xù)時間不長的不良習慣,對兒童進行耐心地說服教育,再加上父母的引導和提醒,既可很快奏效。
4、運用提醒方法,如用布帶包扎吸吮的手指,或在吸吮的手指上戴手套等。
5、長期而又比較頑固的習慣,愿意接受治療者,可以用口腔內(nèi)佩戴矯治器的辦法協(xié)助破除。破除不良習慣的矯治器最好不使患兒遭受痛苦,不干擾咬合,也不可戴過久,以免影響正常生長發(fā)育。但注意此種矯治器只有“提醒”的作用,其本身并不能破除不良習慣。
嬰兒階段
1、寶寶不滿3個月,只要觸碰嬰兒的口唇周圍,很可能引起“吸吮反射”。這是一種先天性的反射行為。所以不滿三個月嬰兒,常常會吸吮手指滿足吸吮要求。這種吸吮現(xiàn)象在人工喂養(yǎng)嬰兒中比例較高,這是因為家長通常不會讓孩子長時間吸著空奶瓶,所以對人工喂養(yǎng)嬰兒而言,吸吮體驗較少,需要通過吮指滿足心理需要。
2、一般情況下,3―4個月后,嬰兒吸吮要求會逐漸減弱,6―7個月后將自然消失。家長要細心觀察,若寶寶在6個月以后才出現(xiàn)吸吮手指現(xiàn)象或者之前的“吸吮”情況沒有改善反而加重,可能就是寶寶缺乏安全感,需要自我安慰的征兆了。家長必須細心觀察嬰兒各方面生活狀態(tài),幫助緩解內(nèi)心的不安全感。
3、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不可忽視——長牙。寶寶一旦開始長牙,口腔內(nèi)分泌出的口水就會增多,即將“破土而出”的牙齒會讓寶寶牙床不適,這個時候,寶寶會通過吃手“撫摸”牙床,讓自己舒服。
幼兒時期
當寶寶進入幼兒時期,通過不再靠吸吮滿足心理需要,尋找安全感。若1—3歲甚至更大的寶寶仍然不自覺的出現(xiàn)吮指現(xiàn)象,作為家長,要懂得留心觀察并適當干預。觀察寶寶在什么情況下常吮指,每個寶寶吮指的時機不同,有的在焦躁、過慮、緊張時會通過吸吮手指鎮(zhèn)定情緒;有的寶寶會通過吮指幫助入睡。吮指時機不用,解決方法也不同,一旦吮指現(xiàn)象變得無限制,甚至影響寶寶牙齒發(fā)育,需要立刻矯正。
1、沒有得到足夠的愛。父母或看護人很少擁抱和愛撫寶寶,很少和寶寶交談、游戲。吸手指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
2、安全感缺失。經(jīng)常搬家、父母的責罵、家庭關(guān)系的緊張,都導致寶寶通過吸手指解壓。
3、孤單。寶寶經(jīng)常獨自玩耍,缺少玩伴,會覺得孤單寂寞,此時會吸手指排遣寂寞。
4、不良習慣。因為沒有找到可以替代手指的安撫用品,孩子在不知覺中養(yǎng)成了吮指的習慣而不能自制。
1、在小嬰兒醒著的時候,總讓他的手指有事做,搖小撥浪鼓、小搖鈴,會有用,另外,抱他起來走動。在他剛要把手伸到嘴里時,把他的手指拿出來,逗引他看垂掛的玩具、聽你唱唱歌,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
2、在手指上涂上“有異味的東西”,如黃蓮、一點點咸味、一點點辣味,對剛形成吮指習慣的小嬰兒很有用。
3、預防寶寶睡前吮指,可以在睡前對他講講故事,一起看看圖畫書,甚至推遲一點睡覺,以使他累了,不吮指也可以睡著了。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