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Norovirus),又稱為膿融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可略寫為NV。感染諾如病毒后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嘔吐、惡心,或伴有發熱、頭痛等癥狀。兒童患者嘔吐、惡心多見,成人患者以腹瀉為多,嘔吐少見。病程一般為2-3天,此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恢復后無后遺癥。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范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該病毒在全球廣泛分布,資料顯示,在中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為15%左右,血清抗體水平調查表明中國人群中諾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諾如病毒吃什么藥?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也沒有可用于預防的疫苗,出現嘔吐、腹瀉主要是靠對癥治療或支持療法。
1、口服補液鹽:輕癥患兒口服WHO推薦的口服補液鹽。 嚴重病例,尤其是幼兒及體弱者應及時輸液,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
2、日常護理:應注意患者的飲食衛生,多吃新鮮、易消化、含鈣高的食品,多喝水,少吃高脂肪食品,少吃冷食,同時注意患兒的保暖,并少去人群過于集中的公共場所。
3、預防脫水:雖然此病大部分可以自行恢復,但醫生提醒,脫水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主要死因,對嚴重病例尤其是幼兒及體弱者應及時輸液或口服補液,以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4、營養治療:腹瀉營養治療原則是飲食上進行調整,停止進食高脂肪和難以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負擔,逐漸恢復消化功能,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對因治療,切忌濫用抗生素。
諾如病毒的感染全年均可發生,尤以冬季較多。而人類是唯一已知的宿主。傳染源為該病的患者、隱性感染者及健康攜帶者。主要傳播途徑是糞口傳播。此外,日常生活接觸也可引起該病的傳播。
傳播途徑主要有:
1、感染性食物中毒和傳染性胃腸炎。
2、生食海貝類及牡蠣等水生動物。
3、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患者的嘔吐物及糞便,或者干燥之后通過塵埃感染。
1、切斷傳播途徑
病毒性腹瀉的主要傳播途徑為“糞-口”傳播,傳染源多為輕型病人或無癥狀攜帶者,故主要預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飲水工作,加強病人、密切接觸者及其直接接觸環境的管理等工作,積極切斷疾病的傳染途徑。
2、控制傳染源
已經發病的學生要隔離治療,暫停上課,應該在家休息,直到癥狀消失3天后才回校,以免將疾病傳染給同學。對病人、疑似病人的吐瀉物和污染過的物品、廁所等進行消毒。
3、避免病從口入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貝類等水產品;對一些放置時間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飲用水煮開才喝,不要喝生水。
4、抓好飲食衛生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特別要加強對飲食行業(包括餐廳、個體飲食店、學校周邊飲食攤檔等)、農貿集市、集體食堂等的衛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嚴格注意個人衛生,一旦發病立即調離工作崗位。
5、徹底煮熟食物
避免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食物。在超過攝氏80℃ 高溫環境達30秒,諾如病毒便會死亡。因此,注意徹底煮熟食物,尤其是海產和貝殼類食物,便可預防。
6、健康教育
加強以預防腸道傳染病為重點的宣傳教育,提倡喝開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貝類等水產品,生吃瓜果要洗凈,飯前便后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7、個人性的預防措施
(1)鍛煉身體,提高機體抵抗力。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防止病毒病原體的感染
(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減少到校外的餐廳就餐,特別是無牌無證的街邊小店。
(4)流行季節,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杜絕傳染渠道,減少感染機會
(5)家中有腹瀉病人時,應積極治療病人,并適當地隔離。
(6)一有情況,立刻就診,并報告所在單位、社區。
1、該疾病多發生在學校、家庭、旅游區、醫院、食堂、軍隊等,由于共同進餐、使用公共餐具或人群密集而容易集體暴發。不過,85℃的高溫即可殺滅諾如病毒。
2、諾如病毒喜冷怕熱,冬季正是諾如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人群對諾如病毒普遍易感。
3、由于抵抗力和免疫力尚低,4-12歲的兒童更容易感染。諾如病毒可通過被污染的水源、沒有煮熟的食物、海鮮、貝類、空氣中的飛沫等進行傳播。
諾如病毒以老人和小孩等體質比較弱的人最容易感染。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