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會認知
(1)不僅是學習文化知識,還有豐富對客觀世界的認知。
(2)不僅要學習書本課堂的知識,還要學習道德禮儀、做人的道理,以及求知的手段等。
(3)學會舉一反三的科學道理,渴望學習,追求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4)認知,不可能通過學校教育一次性實現,這就需要“求知”過程不斷給力。“求知”即在認知和實踐中反復循環,短期“實現”后再重新開始的過程。
2.學會做事
(1)不僅要學習各方面的勞動技巧技能,還要提高作為一名勞動者的綜合素質。
(2)學會與人交往、處理人際關系、解決矛盾、管理群眾的方法和技巧。
(3)將自己所學運用于社會實踐,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改進,增強應變能力和創新思維。
3.學會共同生活
(1)首先要了解自己,然后發現他人并做到尊多他人,無論異同。
(2)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學會分享、合作、交流、關心他人。
(3)人與人間和諧相處,人與自然也要和諧相處。
(4)將書本所學運用到實踐中,確定目標,探索追求。
4.學會生存
(1)學會生存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2)學會生存不僅僅是單純的在道德倫理的基礎上做人,還包括適應個人和社會發展的情感、審美、創造力、想象力、精神、判斷力等,促進人類的全面發展。
學校教育一般分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級教育三類。
1.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主要包括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也稱之為基礎教育,是接受中等及高等教育的基礎。受教育者在這一階段學習文化知識,做好初步的生活準備,為提高國家整體文化水平打下堅實基礎。因此我國把初等教育定為義務教育,對象一般7-13歲,目前小學學制為6年制。
2.中等教育
其指的是在初等教育基礎上繼續實施的文化教育和專業教育。普通中學在實施中等教育中占大部分,承擔著為更高一級的學校提供優等生和為國家建設培養人才、提供勞動力的雙重任務。除了普通中學教育外,中等教育還包括在中等專業學校學習。對于普通中學教育這種情況,中等教育為六年制度,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3.高級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前提上,繼續實施的教育形式,是培養高級人才或者專業人才的“孵化器”。在中國,有三種高等教育的學歷,簡單說來,就是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1.使孩子失去童真童趣
隨著中國教育的模式化,教育更多的關注點被放到了分數上,孩子們每天背負的是無盡的學業和升學壓力,眼中關注的只有分數、名次、獎學金,失去教育育人、傳授知識的初衷。長此以往,孩子們除了學習對其他一切都沒有任何的興趣,或者有興趣也被扼殺在了搖籃里,對生活沒有熱情,失去了童真童趣,最美好的年少時光在壓力中度過,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做成嚴重的挫傷。
2.導致學生體弱多病
巨大的學習壓力可致使學生長期的心理緊張、壓抑甚至是恐懼,這些不健康的心理導致了他們失眠、頭痛、焦慮、抑郁等。此外,學校忙于學習,課外活動少之又少,學生們的身體得不到該有的鍛煉,導致他們免疫力下降,體弱多病,更學生帶來許多困擾。
3.個性被壓抑
學校教育陷入模式化后,每個孩子都被教育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很多學生迥異的性格特點被忽視。只重視學業的發展卻忽視的個性的發展,使得不少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自閉、自卑、孤傲、消沉、膽怯和冷漠,甚至意志脆弱,人格被扭曲。
4.導致孩子們畸形發展
教育原本的目的是使學生們全面發展,但是在死板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根本得不到全面、均衡的發展。不僅生活難以自理,適應能力差,在學習方面也只學習書本上的字面知識,而且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較為薄弱,不懂得交流與合作、分析與探索,結果培養出的孩子不會生活、沒有激情、不會創造。
1.對男孩發展更加不利
男孩和女孩在身體上天生存在著諸多差異,女生比男生早成熟。但學校教育卻要求男女同一時間接受相同的文化知識,大大抑制了男孩個性的發展,使得他們厭學,對他們成長不利。
2.偏離教育的核心目標
教育的核心目標是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文化知識灌輸的同時學會成長、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發現并分析解決問題,注重在社會實踐中收獲知識。但學校教育卻只關注傳授知識,偏離了教育的終極目標。
3.漠視性別差異
男孩與女孩在諸多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學校教育明顯忽略這一點。男生比女生發育晚,手指關節不靈活,但在學校教育的同時,老師和家長卻一畏要求男女孩平等,對男生無疑是巨大壓力。此外,男孩天生愛冒險、愛玩、調皮、愛運動等,這些都與女孩存在很大差異,如果學校一味限制,難免對雙方都是一種傷害。建議學校注重個性發展,制定合理教學計劃。
1.三忌
(1)忌過分保護:不包辦一切,放手讓孩子照顧自己,鼓勵孩子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問題。讓孩子學做力家務活,以增強他們的自理能力,幫助他們逐步具備獨立的生活能力。
(2)忌過分寵愛:入學后孩子難免會有學業壓力,或是與其他孩子的相處過程發生矛盾、甚至是打鬧。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理智,不能再將孩子當公主皇子去寵愛,要讓他接受挫折,接受批評。
(3)忌過分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最樸素的心愿,但是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哪能此次考100,每每拿第一呢!孩子學到知識,并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2.四重視
(1)重視禮儀教育:教會孩子見到父母、老師等長輩或者同學打招呼,做錯事要說對不起,別人送禮物說謝謝等。
(2)重視合群教育:學校是一個集體,孩子們之間難免發生打打鬧鬧的矛盾,遇到這種情況,媽媽需告知孩子不要指責別人,還是應該想辦法和平解決。
(3)重視安全意識教育:安全教育永遠放在第一位,告誡孩子不和陌生人說話,不得晚歸或一個人走夜路,切勿闖紅燈等。
(4)重視孩子的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學會遵紀守紀,與人相處。
3.四注意
進入校園需注意衣著整潔,不吸煙,不亂丟垃圾,不亂嚼舌根、肆意議論。
總而言之,父母的行為對孩子起著極大的啟蒙作用,廣大家長應從自身出發,配合學校教育孩子。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