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奈氏菌感染所致。感染途徑有:不潔性交,接觸染菌衣物、毛巾、床單、浴盆等物品及消毒不徹底的檢查器械等。
檢查項目:子宮頸涂片測試、淋菌培養(yǎng)、結核桿菌基因檢測(PCR)
1.尿道口、宮頸管等處分泌物涂片。
2.分泌物培養(yǎng)。
一、非淋菌性尿道炎 主要由沙眼衣原體和分解尿素支原體感染所引起,其潛伏期較長,尿道炎癥較輕,尿道分泌物少,分泌物查不到淋球菌,有條件的可作衣原體、支原體檢測。
二、軟下疳 有不潔性交史,由Ducey鏈桿菌感染引起,潛伏期短,發(fā)病急,炎癥明顯,外生殖器有多個痛性潰瘍,表面有膿性分泌物,尿道口紅腫、劇痛,分泌物涂片可見革蘭氏陰性短棒狀鏈桿菌。
三、非特異性尿道炎 有明顯的發(fā)病誘因,如導尿或留置導尿管,以及泌尿生殖道或鄰近臟器炎癥等,分泌物檢查可見革蘭氏陽性或陰性細菌。
常見癥狀:產褥感染、反復肺炎、胎兒窘迫、胎兒生長發(fā)育遲緩、角膜糜爛、死胎
孕婦感染淋菌并不少見。妊娠期任何階段的淋菌感染,對妊娠預后均有影響。妊娠早期,淋菌性宮頸管炎可導致感染性流產與人工流產后感染。妊娠晚期易因淋菌性宮頸管炎使胎膜脆性增加,易發(fā)生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能引起羊膜腔感染綜合征,分娩時出現滯產。對胎兒的影響是容易發(fā)生早產和胎兒宮內感染。淋菌感染者早產發(fā)病率約為17%。胎兒感染易發(fā)生胎兒窘迫、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甚至導致死胎、死產。患者產后常發(fā)生產褥感染。胎兒幸存經陰道娩出,可以發(fā)生新生兒淋菌結膜炎、肺炎,甚至出現淋菌敗血癥,導致圍生兒死亡率明顯增加。淋菌感染的潛伏期為1~14日,故新生兒淋菌結膜炎多在生后1~2周內發(fā)病,可見雙眼眼瞼腫脹,結膜發(fā)紅,睫毛粘在一起,睜眼時流出膿性分泌物,局部加壓有膿液溢出。若未能及時治療,結膜炎繼續(xù)發(fā)展,引起淋菌眶蜂窩織炎,也可浸潤角膜形成角膜潰瘍、云翳,甚至發(fā)生角膜穿孔或發(fā)展成虹膜睫狀體炎、全眼球炎,導致失明。
1、子宮內膜炎:一般發(fā)生在有淋病而經過生產或早產的婦女,病人有白帶增多、腹痛、子宮腫大疼痛,急性者體溫升高。
2、輸卵管炎:常在月經后2~3大發(fā)病,病人有發(fā)熱、畏寒、全身不適、嘔吐、下腹部和腰部有陣痛,可放射到會陰部。白帶多而帶膿血,觸診時下腹兩側有觸痛,可摸到有壓痛的小腫塊,子宮也有壓痛。若治療不及時、不徹底成為慢性輸卵管炎,可引起宮外孕,輸卵管因發(fā)炎后可致粘連,積水或積膿,兩側均發(fā)生者可導致不孕。
在淋病高發(fā)地區(qū),孕婦應于產前常規(guī)篩查淋菌,最好在妊娠早、中、晚期各作一次宮頸分泌物涂片鏡檢淋菌,推薦進行淋菌培養(yǎng),以便及早確診并得到徹底治療。淋病孕婦娩出的新生兒,應預防用藥,青霉素靜脈滴注,紅霉素眼膏涂雙跟。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可以發(fā)生播散性淋病,于生后不久出現淋菌關節(jié)炎、腦膜炎、敗血癥等,治療不及時可致死亡。
生活中注意防治妊娠合并淋?。?/p>
1、注意個人衛(wèi)生,配偶應嚴格避免婚外性行為。
2、孕婦有淋菌感染,應早診斷、早治療。青霉素是首選的。
3、防治新生兒淋菌感染,與母體隔離觀察,用硝酸銀或弱蛋白銀點眼。
治療原則為盡早徹底治療。遵循及時、足量、規(guī)則用藥原則。淋病孕婦主要選用抗生素治療。鑒于我國產青霉素酶淋菌已超過5%,故目前基本不將青霉素列作為首選藥物。通常苜選頭孢曲松鈉1g,每日一次肌內注射,并加用紅霉素0.5g,每日4次口服,連用7-10日為一療程。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過敏者,改用大觀霉素2g,每日一次肌內注射,并加用紅霉素,劑量、用法同上,7-10日為一療程。孕期禁用喹諾酮類藥物。性伴侶應同時進行治療。療程治療結束后,需復查淋菌是否存在,連續(xù)進行3次宮頸分泌物涂片及淋菌培養(yǎng)均為陰性始屬治愈。若治療一個療程后淋菌仍為陽性,則應按耐藥菌株感染對待,及時更換藥物。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