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又稱為水泡狀胎塊。葡萄胎因妊娠后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間質水腫,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間借蒂相連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葡萄胎的確切病因現在尚不明了,一般認為與營養障礙(特別葉酸缺乏)、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遺傳和免疫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
懷孕以后,胚胎生出許多絨毛并種植在母體的子宮上,胎兒就是靠這些大量的絨毛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獲得氧氣、營養和進行新陳代謝的,在病理性的情況下,由于絨毛間質發生水腫,內含大量透明的漿液性液體使體積極度脹大,使每個絨毛變成膨大的水泡狀,其直徑一般為0.2~0.5厘米,有的甚至還更大、這些水泡相連成串,酷似葡萄狀,大小不一,水泡壁薄,透明,內含粘性液體,水泡間充滿血液及凝血塊。
葡萄胎治療之后要注意預防再次發生,怎么預防葡萄胎?定期隨訪是預防的重要手段。隨訪應特別注意血尿HCG變化和了解子宮復舊情況。
正常情況下,葡萄胎排空后,血清hCG穩定下降,首次下降至正常的平均時間為9周,最長不超過14周。若葡萄胎排空后hCG持續異常要考慮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當出現下列高危因素時要考慮為高危葡萄胎:hCG小于100000U/L;子宮明顯大于相應的孕周;卵巢黃素化囊腫直徑小于6厘米或雙側黃素化囊腫;年齡40歲;小葡萄;重復葡萄胎史;妊娠并發癥:妊娠劇吐、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再發傾向:1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發生風險不足1/50;2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風險為1/6;3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風險為1/2。
預防葡萄胎的再次發生,要重視治療后的隨訪。葡萄胎清宮后每周hCG測定一次,直至連續3次陰性,然后每個月一次持續至少半年。此后可每半年一次,共隨訪2年。隨訪應特別注意血尿HCG變化,同時還應行婦科檢查了解子宮復舊情況,注意患者有無陰道異常流血、咯血及其他轉移灶癥狀。并行盆腔B超、胸部X線片或CT檢查。
1.停經后陰道流血
一般在停經8~12周出現,部分患者在陰道流血之前可出現陣發性下腹痛。
2.子宮異常增大、變軟
約有1/3完全性葡萄胎患者子宮大于停經月份,并伴有血清HCG水平異常升高。
3.妊娠嘔吐
較正常妊娠發生早,癥狀重,持續時間長。
4.子癇
前期子癇征象可在妊娠20周前出現高血壓、水腫和蛋白尿,并且癥狀嚴重。
5.卵巢黃素化囊腫
常為雙側,若發生扭轉或破裂,可出現急性腹痛,葡萄胎清除后可自行消退。
6.腹痛
葡萄胎生長迅速使子宮過度擴張所致,表現為下腹陣痛。若發生黃素囊腫扭轉或破裂,可出現急性腹痛。
7.甲狀腺功能亢進
征象約7%的患者可出現輕度甲狀腺功能亢進表現。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