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腹部墜脹不適或鈍痛,大便次數增多粘液便及里急后重等直腸刺激癥狀。
2、可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
3、下腹有壓痛,直腸指檢括約肌松弛,直腸前壁飽滿,觸痛,有波動感。
4、急性附件炎表現,膿腫形成后多有高熱,體溫可達39℃左右。心率加快和下腹部疼痛、急性腹痛占89%,慢性疼痛占19%,同時伴陰道分泌物增多,子宮異常出血。盆腔檢查有明顯下腹部壓痛和宮頸舉痛,子宮和雙附件區亦觸痛劇烈,由于觸痛拒按,雙合診多不滿意。有時子宮一側可捫及明顯包塊或子宮直腸隔上端捫及包塊,有部分患者發病弛緩,膿腫形成過程較慢,癥狀不明顯,甚至有無發熱者。
5、膿腫表現,癥狀持續惡化,出現弛張型高熱,腹膜刺激征更加明顯,出現直腸壓迫感、排便感及排尿痛等直腸和膀胱刺激癥狀,并有全身中毒癥狀。雙合診及肛門指診感覺盆腔飽滿,直腸子宮陷凹組織增厚、發硬或有波動性腫塊,伴有明顯觸痛。
6、膿腫破潰表現,出現大量膿血便、膿尿或經陰道排出大量膿液后,高熱、腹痛、腹部壓痛等臨床征象明顯好轉,檢查原存在腫塊消失或縮小,提示盆腔膿腫已向直腸、膀胱、陰道穿破。
7、膿腫破入腹腔表現,病情突然惡化或下腹痛持續加劇轉為全腹疼痛,伴惡心、嘔吐、寒戰,隨之脈搏微弱增快,血壓急驟下降,冷汗淋漓等。查體腹式呼吸消失,全腹彌漫性壓痛,反跳痛、肌緊張明顯,并有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提示盆腔限局性膿腫向腹腔破潰,必須緊急處理。
1、發病原因
引起急性盆腔炎的主要遇到現象病因是產后或流產感染、宮腔內左右手術操作謾罵術后感染、經期衛生不良、鄰近器官的半年炎癥影響直接蔓延以及原因慢性盆腔炎的急性發作。盆腔膿腫形成的病原體多為需氧菌、厭氧菌、淋球菌、衣原體、支原體等而以厭氧菌為主在膿液培養中最常發現的是類桿菌屬的脆弱類桿菌大腸埃希桿菌,近年來發現放線菌屬(尤其是依氏放線菌屬)是導致盆腔膿腫的常見病原體,且與宮內避孕器的安放有關,這種病原體不易培養,故用一般方法培養未能培養出病原體,并不等于病原體不存在。盆腔膿腫常是急性輸卵管炎治療延遲或反復發作及在應用宮內節育器等后發生。
2、發病機制
輸卵管積膿是由急性輸卵管炎發展而成,當輸卵管的傘部及峽部因炎癥粘連而封閉后,管腔的膿液愈積愈多,可以形成較大的臘腸狀塊物。卵巢排卵時如輸卵管有急性炎癥,并有分泌物則可經卵巢的排卵裂口處進入卵巢而逐漸形成膿腫。輸卵管炎癥時若傘端未封閉,管腔內的炎性、膿性分泌物可流入盆腔及其器官周圍,并在其間積聚。如膿液下沉在子宮直腸陷凹處,或嚴重的盆腔腹膜所滲出的膿液大量流入盆底,則可形成盆底膿腫,其上方可為輸卵管、卵巢、腸曲覆蓋。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如未得到及時治療也可化膿形成膿腫,且膿液可流入陰道直腸隔中形成腫塊。
盆腔膿腫的臨床表現與急性子宮內膜炎和急性附件炎、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等相類似,難以鑒別,要重視病程演變過程。急性盆腔炎經適當和足量抗生素治療48~72h,病情無好轉,結合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不難明確診斷。另外可通過做B超檢查、后穹窿穿刺、病理檢查等進行鑒別。
一、一般治療 患者臥床休息,床頭抬高,使膿液沉積于子宮直腸陷凹注意營養給高蛋白半流食。
二、藥物治療 由于多種廣譜抗生素的出現選用的藥物應對厭氧菌(尤其是脆弱類桿菌)有效而且最好是廣譜藥。目前常用于治療盆腔膿腫的藥物是氯林可霉素,滅滴靈以及第三代頭孢菌素,如甲氧噻吩頭孢菌素(cefoxitin)等,甲硝唑可給0.4g,3次/d,連服7~14天。甲氧噻吩頭孢菌素2g,靜注每6小時1次,然后再給強力霉素100mg,每12小時1次口服,癥狀緩解體溫已下降至正常后,尚須繼續用藥1周以上以鞏固療效,也可免于手術治療。氯林可霉素在膿腫內可達到較高的濃度這是由于多核白細胞可以將此藥帶入膿腫中,從而使其發揮療效。衣原體感染用慶大霉素氯潔霉素,強力霉素治療盆腔膿腫極有效,痊愈率可達90%以上。 藥物的應用一般僅限于治療較早期的輸卵管卵巢膿腫。如經藥物治療,雖取得療效,但所遺留的包塊尚大時,常需再用手術將病灶切除。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必需隨時警惕膿腫破裂的可能。如膿腫突然發生自發性破裂,膿液大量溢入腹腔中,可以危及生命此時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而不應消極等待。
三、手術治療 多用于藥物治療無效者。
1、膿腫切開引流:對位置已達盆底的膿腫,常采用后穹窿切開引流方法予以治療。可先自陰道后穹窿穿刺,如能順利吸出大量膿液則自該穿刺部位作切開排膿后插入引流管如膿液已明顯減少可在3天后取出引流管。膿液大量引流后,患者的癥狀可以迅速緩解。在應用引流法的同時應加用抗生素。
此種方法對治療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所致的膿腫,尤其是子宮切除術后所形成的膿腫效果好,一旦膿液全部引流,患者即可達到治愈的目的。但如系腹腔內的膿腫,即使引流只能達到暫時緩解癥狀的目的,常需以后剖腹探查將病灶切除,其時盆腔組織的急性炎癥階段已過,手術較安全易行。
2、手術切除膿腫:不少人認為除可以很容易經陰道引流的盆腔膿腫外,其他各類腹膜腔內的膿腫,包括輸卵管積膿、卵巢膿腫以及輸卵管卵巢膿腫等,進行手術切除是最迅速而有效的治療方法。患者入院經48~72h的抗生素治療后即可進行手術。采用此種方法除可以迅速取得療效外,尚可避免膿腫破裂所引起的嚴重后果。但即使在術前采用抗生素治療2~3天,手術時仍應注意操作輕柔,避免傷及腸道,或使膿液溢入腹腔內。
單純經腹引流膿液不是理想的處理方式,只有當病人全身狀況差,不能耐受手術或技術因素等才考慮,因單純經腹引流而不切除病灶,術后仍有感染灶存在,可形成殘余或復發膿腫 手術范圍應根據患者情況而定患者年輕、尚未生育者,應僅切除患側病灶,保留對側附件。如患者已有子女,且年齡較大,則應作雙側附件及全子宮切除術,使不再復發。如術時發現雙側附件均已嚴重破壞,則不論患者年齡大小均宜將雙側附件及全子宮切除。術后可用激素替代治療。
四、中醫治療
偏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口服湯藥
1、濕濁阻滯型治以利濕行氣,活血消聚。方用托里消毒散加減(《現代中西醫婦科學》)。
處方:黨參15克 生黃芪15克 甘草10克白術10克 茯苓15克 當歸10克 赤芍12克銀花25克 白芷10克 桔梗10克 皂角刺10克
如有低熱,可加魚腥草15克,公英10克以清熱解毒。
2、熱毒瘀阻型:治以清熱解毒,化瘀消腫。方用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
處方:穿山甲3克 皂角刺3克 當歸尾3克 甘草3克 金銀花9克 赤芍3克 乳香3克 沒藥3克 天花粉3克 陳皮9克 防風3克 貝母3克 白芷3克
若白帶量多,色黃味臭,加黃柏10克,苡仁30克以清利濕熱。
1、高能量飲食,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必要時輸液,輸血,輸清蛋白,提高機體的免疫和防御能力。
2、杜絕各種感染途徑,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
3、若見便中帶膿或有里急后重感,要立即到醫院就診,以防盆腔膿腫潰破腸壁。
4、注意個人衛生、增加營養、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機體抵抗力。
盆腔膿腫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 白帶色黃、量多、質稠的患者屬濕熱證,忌食煎烤油膩、辛辣之物。
2.盆腔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能吃辣椒、麻椒、生蔥、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3.不能吃羊肉
4.不能吃小公雞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