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撲爾敏、苯海拉明),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和中樞神經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嗜睡和乏力,反應時間延長等,服用這類藥物后應避免從事開車、操作精密儀器等工作。另外,此類藥物還具有抗膽堿能作用,可引起口干、眼干、視力模糊、便秘、尿潴留等癥狀,還可能誘發青光眼。因此,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腎功能低下者和老年患者應慎用。
第二代抗組胺藥,副作用很少,幾乎無明顯的抗膽堿能作用和鎮靜作用,常用的藥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但近期研究發現阿斯咪唑(息斯敏)和特非那丁(敏迪)可能導致少見的、嚴重的心臟毒性,會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當與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紅霉素合用時會加重上述不良反應,故應避免同時使用。有嚴重肝功能損害或潛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應慎用。
第三代抗組胺藥,如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副作用更輕,與紅霉素、酮康唑等合用也不會產生心臟毒性。
局部用藥越來越多
除了口服之外,靜脈注射也是抗過敏藥物常見的給藥方式。此類藥物包括鈣制劑(如葡萄糖酸鈣)和腎上腺皮質激素類制劑(如地塞米松、甲基強的松龍、氫化可的松等),主要用于嚴重的、急性全身性過敏反應,一般不長期使用。
近年來,局部使用的抗組胺類藥物開始見于臨床,例如鼻噴劑、滴眼液、皮膚霜劑等。局部用藥,既能避免口服第一、二代抗組胺類藥物時產生的不良反應,又能取得與口服藥物同樣的療效。而且起效時間快,無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和心臟毒性,長期應用不會產生耐藥性,因此使用越來越廣泛。
常用抗過敏藥物有三類。
①抗組胺藥:組胺是過敏反應時釋放的致敏物質。組胺可與組胺1型受體結合產生一系列過敏反應,如與組胺2型受體結合,則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而抗組胺藥主要是組胺1型受體拮抗劑,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撲爾敏)、異丙嗪(非那根)等,它們能與組胺競爭致敏細胞上的組胺1型受體,使組胺不能與其結合而產生過敏反應。
②過敏反應介質阻釋劑:此類藥物能穩定致敏細胞膜,阻止組胺等多種過敏反應介質,如5-羥色胺、緩激肽等的釋放。常用藥物是色甘酸鈉、酮替芬。
③其他藥物:如屬于糖皮質激素的氫化可的松、曲安奈德(又稱去炎舒松或去炎松-A)等,它們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故可緩解過敏反應癥狀,作為非處方藥,皮質激素類藥物僅供外用,主要適用于過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瘙癢癥等。這類藥物不應長期應用。
一、抗組胺藥
苯海拉明
藥理作用:本品是問世最早的受體拮抗劑。皮膚科廣泛用于一切瘙癢性變態反應性疾
病,如蕁麻疹、過敏性皮炎、濕疹、瘙癢癥等。
不良反應:常見頭暈、嗜睡、口干惡心、倦乏、偶見皮疹和紅細胞減少;長期應用達6個月以上可引起貧血。
注意事項:高空作業操作機器的人及駕駛員禁用。乳母、新生兒禁用。
撲爾敏
藥理作用:有較強的抗組胺作用,廣泛用于一切瘙癢性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不良反應:可見嗜睡、口干等,但較苯海拉明輕??烧T發癲癇。小兒服用過量可出現幻覺、不安和語無倫次。用水化氯醛處理后可恢復。
注意事項:同苯海拉明。另外明顯前列腺肥大、幽門十二指腸梗塞均應禁用。
息斯敏(注:息斯敏可致人心血管系統副作用甚至死亡,醫院已停開)
藥理作用:本品為長效組胺受體拮抗劑,用于慢性和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慢性蕁麻疹和其他各種過敏性疾病。
不良反應:多數患者出現嗜睡、倦怠。長期服用可增加食欲,導致體重增加。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禁止和酮康唑、伊曲康唑、紅霉素同時使用。
敏迪
藥理作用:本品為非中樞抑制性的組胺受體拮抗劑。用于急性或慢性蕁麻疹,過敏性鼻炎、蟲咬皮炎、濕疹、皮膚瘙癢癥等.
不良反應:頭痛、多汗、口干以及輕微胃腸不適。近兩年報道大劑量應用時對心臟有毒性,心電圖OT間期延長及尖端扭轉型室性心跳過速。
注意事項:有心臟病者,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開瑞坦(克敏能)
藥理作用:是一種強力長效的抗組胺藥,用于急性或慢性蕁麻疹,過敏性鼻炎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
不良反應:個別患者出現蕁麻疹、乏力頭痛口干等反應。
注意事項:兩歲以下及孕婦哺乳慎用。
仙特敏(仙特明)
藥理作用:本品系羥嗪在人體內代謝物。作用特點是抑制組胺介導和變態反應早期,并進一步減少與變態反應晚期相關的炎癥嗜酸細胞移行介質釋放.用于慢性特發性蕁麻疹(包括人工蕁麻疹、寒冷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異位性皮炎、嗜酸性膿胞性毛發炎、常年性變態反應性鼻炎、枯草熱、結膜炎、哮喘等等。
不良反應:一般無困倦及嗜睡等副作用,少數人有較輕度口干、激動、頭痛等。
葡萄糖酸鈣
藥理作用:本品為非特應性脫敏劑,皮膚科用于蕁麻疹、濕疹、皮炎、血管性水腫、紫癜、多形紅斑、老年瘙癢癥等。
不良反應:靜注時全身發熱,注射太快或者量太大時,可發生心臟驟停。本品對血管壁有刺激。少數人靜注時可引起軟組織鈣化,并發嚴重手臂前臂肋膜室綜合癥,一過性失聲及過敏性休克。
二、變態反應介質阻釋劑
酮替芬
作用與用途:本品為一較強的過敏介質阻釋劑。適用于防治多種類型的支氣管哮喘,也可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
不良反應:主要有嗜睡倦怠,胃腸逆反應等,長期服用可增進食欲,進而體重增加。
注意事項: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駕駛員及高度注意力集中工作者慎用。
色甘酸納(咽泰)
作用與作途:本品為一種預防性抗過敏藥,用于預防過敏性支管哮喘的發作。也用于過敏性鼻炎和季節性枯草熱,過敏性濕疹,皮膚瘙癢癥,潰瘍性結腸炎和直腸炎等。
不良反應:個別人吸入時可出現咽部和支氣管刺激癥狀、咳嗽、胸部緊迫感及惡心,甚至誘發哮喘發作。
注意事項:本品起效后可減少給藥次數,如需停藥,需逐漸減量,不能突然停藥,以防哮喘發作。
三、激素類藥
皮質類固醇
作用和用途:本品為強效的抗變態反應和抗炎藥物。用于變態反應引起的慢性皮膚炎癥、慢性或中度花粉癥(特別是有鼻塞者)、中度及慢性哮喘。
不良反應:已知長期使用類固醇霜劑可引起皮膚變薄和色素沉著,長期使用類固醇氣霧吸入劑可能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另有報道用藥后易致青腫,還可能出現白內障。口服片劑可導致痤瘡、面部潮紅、水腫、肌無力和消化道潰瘍。長期注射皮質類固醇副作用大,不被推薦。
四、調節免疫類
維他命C
別名:抗壞血酸;維生素丙;力度伸;維體康
適應癥:本品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它能幫助人體清除自由基,保護人體組織細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壞和損傷。而當人體接觸致敏物質時,維生素C又可以發揮它的抗組胺作用,從而減輕或避免過敏反應。
但是服用過量的維他命C使白細胞的抗病能力明顯下降,可能會引起草酸及尿酸結石的形成,長期大量(一日2克以上)服用本品,可收起泌尿系尿酸鹽,半胱氨酸鹽或草鹽結石。每日用量超過5克時可導致溶血,重者可致命,孕婦服用大量時,可產生嬰兒壞血病。正在接受放射線或化學藥物治療的癌癥患者不宜服用。白癜風患者不宜用。痛風、血友病、腎結石患者慎用。可能誘發生成破壞DNA的物質。
鈣劑(氯化鈣、葡萄糖酸鈣)
適應癥:本類產品能增加毛細血管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使滲出減少,緩解過敏反應。
不良反應:稀釋注射時若漏到血管外可引起組織壞死,靜注時患者有全身熱感,可興奮心臟,引起心率失常,一般情況下還是少用為宜。
輔酶Q10
別名:葵烯醌、泛醌。
適應癥:屬自由基清除劑,是細胞代謝及細胞呼吸的激活劑,能改善線粒體呼吸功能,促進氯化磷酸化反應。本身是細胞自身產生的天然抗氧化劑,能抑制獻粒體的過氧化,有保護細胞膜功能。
不良反應:偶有惡心、胃部不適、厭食、手足涼感和一過性心悸。
糜胰蛋白酶
別名:注射用結晶糜胰蛋白酶
適應癥:本品能液化膿液和壞死組織,凈化創面,有利于新生肉芽生長,促進傷口愈合。用于治療各種炎癥、炎性水腫,對哮喘、鼻炎有一定作用。
不良反應:局部有疼痛,可引起局部紅腫。
五、中藥
穴位貼敷療法,是一種穴位與藥物相結合,充分發揮穴位與藥物特異性的外療方法。其簡便易行,療效較好,廣泛用于臨床。藥物基本方是“消喘膏”。治療時機依據“冬病夏治”原則,在夏季初、中末伏(三伏天)或入伏后每隔10天做1次,一般三次為一個療程。多需堅持1—3年更長。作用機理是該貼敷療法主要調節了機體的免疫功能和內分泌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消炎,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和改善肺功能作用,從而有預防和減輕過敏性鼻炎癥狀的效果。
六、其他抗變態反應藥
粉塵螨注射液
適應癥:用于吸入型哮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炎、泛發性濕疹、慢性蕁麻疹等的治療。
抗過敏藥種類繁多,其適應癥也不盡相同。因此選用抗過敏藥時,應以抗組胺藥優先,但不要長期、大劑量服用某一種抗過敏藥,否則不僅會使藥物失效,還會出現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死亡。
苯海拉明:該藥被廣泛用于瘙癢性變態反應性疾病,如蕁麻疹、過敏性皮炎等。其不良反應常見于頭暈、嗜睡、倦乏、偶爾會出現皮疹,長期應用6個月以上可致貧血。
撲爾敏:相比較于苯海拉明,其嗜睡、口干等不良反應較輕,但小兒服用過量可出現幻覺、煩躁等。前列腺肥大、幽門十二指腸梗塞患者禁用。
開瑞坦:用于急慢性過敏性鼻炎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其不良反應是個別患者出現乏力、口干等反應。
酮替芬:可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其不良發應主要是嗜睡、倦怠,長期服用可增強食欲,進而使體重增加。
色甘酸納:此藥屬于預防性抗過敏藥,主要用于預防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或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濕疹等疾病。其不良反應是出現咽部和支氣管刺激的癥狀,如咳嗽、惡心,甚至誘發哮喘反復發作。因此,服用該藥見效后,需減少給藥次數并逐漸減量,絕對不能突然停藥。
皮質類固醇:用于變態反應引起的慢性皮膚炎癥,慢性或中度花粉癥等。長期使用可引起皮膚變薄和色素沉著,兒童長期使用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抗過敏用藥需注意三點
近年來,隨著社會壓力、環境、氣候等變化,患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多了,隨之而來,市場上的抗過敏的藥多了,選擇的余地也大了。
于是,患者常自行購買抗過敏藥治療,有時,的確能夠起到一定治療效果。但有時則藥不對癥,不僅無法治愈疾病,反而會引起不良反應。要謹慎使用抗過敏藥,并關注以下三方面。
1、病程不同,用藥不同
不同種類的抗過敏藥有其自身的抗過敏機制和特性,治療的側重點各不相同。比如,急性發作的過敏性疾病應選擇起效快的抗過敏藥,如異丙嗪。慢性、反復發作的過敏性疾病,因治療時間相對較長,應選用無嗜睡作用,其他副作用也相對較小的藥物,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或地氯雷他定等。
在治療慢性、頑固性或病情較重的急性過敏性疾病時,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抗過敏藥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但一定要咨詢醫生,合理用藥。值得一提的是,需要長期聯合用藥的患者,在病情穩定、癥狀控制后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藥物,否則容易復發。這時,應該依次停用一種藥物,間斷用藥,直至全部停用,或用清熱解毒中藥,也能起到一定抗過敏作用,并逐漸停藥,這樣也可以減少疾病復發。
2、用了抗過敏藥,仍須警惕過敏反應
引起過敏反應的不僅有種類繁多的化學活性介質,而且其過程也極為復雜,受到如抗原性質、抗體和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但抗過敏藥只能阻斷過敏反應中的某一環節,或只能阻止某些化學介質的釋放,而不能阻止所有化學介質的釋放。有時服用抗過敏藥如撲爾敏、異丙嗪、苯海拉明等后,過敏反應仍然可以發生。
因此,服用抗過敏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尤其要注意不良反應和禁忌證。服藥后,仔細觀察自己的癥狀有無變化,一旦發現藥物無效,甚至癥狀加重,立刻停藥,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換用其他抗過敏藥治療。以后,須禁用曾引起過敏反應的抗過敏藥。
3、抗過敏藥的“耐藥性”
如果患者長時間服用某一種抗過敏藥,會致藥效下降,或不能起到抗過敏作用,則說明即該藥產生了“耐藥性”。因此,不要長期使用同一種抗過敏藥,一般在服藥三個月后,要換一種抗過敏藥繼續治療。也可以采用中醫藥療法,如中草藥、針灸等配合治療,也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抗過敏藥中,葡萄糖酸鈣一般對胎兒無不良影響,但抗組胺類過敏藥使用時就要慎重。有一類抗組胺藥稱為哌嗪類H1受體阻斷藥,如氯苯甲嗪,在試驗中被發現對動物有致畸作用,為了慎重起見,準媽媽,尤其是懷孕前3月內的孕婦最好不要使用。至于其他類抗組胺藥,如吩噻嗪類及二醇胺類抗組胺藥(如非那根、撲爾敏等),一般對胎兒無明顯影響,都可放心使用。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