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能力,并非僅指孩子是否能夠走穩路,它還包含了很多你平時不夠了解和注意的內容。平衡能力的培養是終身的事情,2~3歲,是一個關鍵的時期。下面的這些與平衡有關的內容能夠讓你對平衡感多做一些了解,以便能夠幫助孩子鍛煉好他各方面的平衡能力。
1.身體的平衡
兩歲的寶寶對于生活似乎只有一個目標:他們想站起來,到處走動。而這只有在寶寶的平衡感不斷得到訓練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其實,在寶寶出生幾個月后,就可以看到平衡感被訓練后的第一個成果了:寶寶已經能夠對自己的腦袋進行控制了。當他抬起頭的時候,平衡感就會感受到姿勢的變化,并把這個信息傳遞給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個感官參與了進來:視覺、觸覺和聽覺。而事實上,也正是平衡感把其他五種感覺結合在了一起。如果沒有平衡感,我們人類現在還不能直立行走呢。平衡感對于孩子運動能力的發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成長中的平衡訓練
抬起頭,這是寶寶的第一個平衡動作,它對培養孩子日后的平衡能力很重要。寶寶越是經常抬起頭來,平衡感傳遞給大腦的信息就越來越準確。同時,寶寶頸部的肌肉也變得更加強壯。寶寶可以感受到了重力的存在,并且發現自己是躺在一個立體的空間里的。最后,當寶寶的腦袋抬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能穩當地抬著的時候,他就開始想讓把整個身體都站立起來了。這樣的平衡行動構成了寶寶進行其他平衡訓練的基礎,在寶寶一兩歲、兩三歲的時候,在你訓練他學會了翻身、坐起來、爬動,然后是學會行走、跳躍和跑動的時候,他的平衡感就已在其中被訓練得越來越好了。
2.頭腦的平衡
保持平衡不僅是身體的事情,也與大腦中所有的感覺有關。每次當寶寶把他的小腦袋抬起來的時候,大腦對會對這個刺激進行評估、作出反應,這個過程中神經的作用不可低估。
在人出生的時候,有超過1億個神經細胞,但是這些神經細胞要互相連接在一起的時候才能起作用。孩子在幼年時期受到的感官刺激很多是通過平衡器官獲得的,他們刺激著神經細胞的連接,并且對大腦血液的流動有促進作用。神經之間的連接是非常復雜的,不斷連接在一起的神經能夠使信息更快、更準確地被傳遞到大腦。
方位感、集中精力的能力和對方向的確認都是孩子在從事其他腦力或體力勞動所需要的能力。比如在孩子看鐘表的時候,我們可以問他,長指針在什么地方,哪里是短指針,在左面?右面?還是上面、下面?再比如當孩子辨認字母的時候,他們能夠區分出“M”和“W”。這就是說,當孩子對相似的字母或字分辨不清的時候,父母們要考慮的是,究竟這是認字的問題,還是需要對平衡感進行更多的培養的問題。孩子的平衡器官如果經常得到刺激,大腦就格外靈敏。相反,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如果視覺、聽覺和平衡感比較差的孩子,在智力上的發育也有滯后的現象。
成長中的平衡訓練
當孩子出現發育遲緩、說話或行動方面有問題的時候,應該多給予孩子身體上的刺激。
大量的撫摩:撫摩可以充分刺激孩子身體表皮的神經末梢,讓其變得敏感而判斷準確。
蕩秋千:當孩子蕩秋千的時候,隨著速度的加快,大腦不僅需要能對腿、身體的一起一伏、位置變化進行調整之外,還會有方向感,知道自己在哪里、地面在哪里,哪里是高處。
走平衡木:這是一個關于平衡感的綜合訓練。它在訓練大腦控制身體的平衡方面很有效。
3.精神上的平衡
平衡感不僅是身體上的感覺,也是心理上的感覺。只有當人內心感到平衡的時候,才會真正感覺舒適。腦科學家新近的研究發現,實際上六種感覺是與心理感覺密切聯系的。他們指出,神經管道將小腦與腦邊緣的感覺中心連接起來,這能使信息傳遞過來,進行感性分析。因此,例如當平衡器官對身體成功地躍過了障礙這一信息“消化”之后,就會分泌出多巴胺,這是一種讓人快樂的物質,人就會覺得得意和滿足。當然,腦邊緣系統也不僅僅是對平衡感做出反映的。平衡練習對于鍛煉勇氣和訓練對危險的估計能力很有幫助,這樣孩子就可以對自己的能力和目標進行合理的比較和判斷。孩子如果經常獲得積極的經驗——判斷正確,就會使他信任自己的感覺,而且對自己也更加自信,這樣就會減少不當的行為,并且自我感覺良好。
成長中的平衡訓練
不要總是把孩子籠罩在你老母雞般的翅膀之下,愛惜他、護佑他,而是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大膽地去自己判斷和嘗試,例如,讓他自己判斷他是否能夠自己把這盆水從廚房端到廁所?讓他自己嘗試爬上梯子到壁櫥里取東西,然后安穩地下到地上。
4.活動中的平衡
基于以上關于平衡感的了解,我們就會希望知道如何讓孩子的六種感覺保持配合密切并且靈敏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活動。活動是孩子平衡感的養料。健康的孩子對活動有天然需求,而且他們會自發地刺激大腦中的前庭系統,比如他們會在旋轉中,突然停下來,感受眩暈的感覺,也會喜歡蕩秋千和跳躍。很遺憾的是,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個“長期坐著的社會”,因此他們對運動和旋轉的渴望很早就被抑制了。孩子的笑聲和喧鬧聲被大人看作是對安靜的打擾。孩子的平衡感、對于重力的敏銳感覺,以及其他感覺都變得遲鈍了。
成長中的平衡訓練
在孩子兩三歲已經能跑能跳了的時候,你可以多帶著孩子去公園,到適合幼兒的游樂場,滑滑梯、蕩秋千、爬攀登架、跳蹦床、騎三輪車……這些都能使大腦以及五官和平衡感得到訓練和發展。在孩子自己躍過一個水坑或一個障礙后,他也會感到無比自豪。同樣,如果他跌了一跤,這也是他平衡訓練必要的課程。
益智游戲鍛煉寶寶平衡能力
和寶寶在家玩,可以做做“不倒翁”這個益智小游戲,不但能促進寶寶大腦的平衡功能,還能讓寶寶體驗與媽媽一起游戲的快樂。媽媽坐在墊子上,兩腿分開,兩腳相對,雙手握住雙腳的腳腕;寶寶坐在媽媽的腿中間,胳膊自然放在媽媽腿的兩側。媽媽邊唱兒歌:“不倒翁,翁不倒。懷里抱著小寶寶。左歪歪,右倒倒。搖來搖去搖不倒。”一邊配合兒歌做動作:第一、二句的時候,媽媽邊說兒歌邊隨兒歌節奏左右搖擺;說第三句兒歌時,媽媽隨兒歌先左搖,再右搖;說第四句時,把寶寶身體翻轉90度后坐起。
媽媽要用兩手握住腳腕,雙臂將寶寶固定在懷里,左右搖擺時盡量增加搖擺的幅度,在最后翻轉時要盡可能向右側倒。再用慣性立刻調整方向,完成旋轉。在旋轉過程中要保護好寶寶的安全。
用玩具鍛煉寶寶的平衡能力
寶寶動作的發展是在腦和神經中樞、神經、肌肉控制下進行的,寶寶動作能力如平衡協調能力的提高反過來又可促進腦的發育。各種套疊玩具、穿繩玩具、積木、積塑等,有助于鍛煉小兒小肌肉動作和手指的靈活性、準確性、培養注意力和觀察力。在玩的時候,大人要邊玩邊講,教小兒學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并教會他與大人合作玩。玩完后和大人一起把玩具收拾好,這樣既鍛煉了寶寶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寶寶的社會適應能力,并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單腿跳躍提高平衡力
單腿跳躍需要寶寶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和足夠的體力,4歲前寶寶一般難以很好地完成。寶寶到了4、5歲以后,平衡力、肌肉、腿部的力量和四肢的協調能力都成熟了很多,這時候能夠最適合開始進行單腿跳躍運動了。
單腿跳躍練習方法推薦:
1、金雞獨立:寶寶單腿站立,雙臂向身體左右兩側水平伸展,堅持1分鐘后換另一個腿,重復上述動作3次。這個動作能練習孩子的平衡能力,熟悉單腿獨立的感覺,為單腳跳躍打下基礎。
2、單腳向上跳躍:寶寶單腿站立,兩手握拳隨意放于身體兩側,然后單腿往上原地跳躍5次,換腿再跳躍5次。重復3次以上。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在孩子上方系上各種顏色的氣球,讓其跳起來撞擊氣球。此項練習能有效地增強寶寶腿部肌肉力量
3、單腿向前跳躍:寶寶單腿向前跳躍10米,換腿,再跳回至原點。可以在周末時把寶寶帶到公園里,組織鄰居孩子們一起進行單腿跳躍比賽,也可設計為一家三口的親子比賽,這能最大限度的激勵寶寶的運動興趣和欲望,提高寶寶的跳躍速度,讓寶寶融入群體活動中。
游戲1:跟寶寶一起做搖搖椅
讓寶寶跨坐在媽媽腹部,媽媽坐在墊子上,屈膝,寶寶的后背靠著媽媽大腿,媽媽握住寶寶腋下后向后仰,再坐起,這樣重復緩慢的呈搖搖椅的動作姿勢。注意動作要輕緩,媽媽要的一只手要撐住寶寶后頸。
游戲2:不倒翁游戲
媽媽雙腿分開坐在墊子上,雙腳相對,兩手握著兩個腳腕,讓寶寶坐到媽媽的腿中間,胳膊自然的放在媽媽雙腿兩側,媽媽開始搖擺身體,帶動寶寶隨著媽媽身體一起運動。媽媽搖動身體時要用雙臂把寶寶固定在懷里,保證寶寶的安全。
游戲3:玩套疊玩具
幼兒動作發展是在神經、神經中樞、腦、肌肉的控制下進行的,因此,寶寶的動作平衡協調能力提高時,也能反過來促進大腦發育。媽媽平時可以跟寶寶一起玩套疊玩具、積木、穿繩玩具等,這些玩具對鍛煉寶寶手指靈活性、小肌肉動作、促進大腦發育、提升平衡力有很好的益處。
游戲4:踩石頭
人們踩著石頭過河時要小心翼翼的保持身體平衡,因此,踩石頭也是鍛煉孩子平衡協調能力的好方法。媽媽可以將彩紙剪成一個個圓形圖案,鋪在地板上,然后和寶寶一起想象這些彩紙就是河上的“石頭”,我們要踩著“石頭”過河。剛玩這個游戲時,媽媽可以拉著寶寶的手一起走,熟悉之后再讓寶寶自己走。
游戲5:走直線
對于兩三歲的孩子來講,走直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對鍛煉平衡協調能力很有幫助。家長可以在地板上放一條繩子,讓寶寶沿著繩子走,或者外出時,也可以讓寶寶沿著人行道一條直線走。
游戲6:拍氣球
玩具帶給寶寶的樂趣和作用不是用金錢衡量的,有時候廉價的玩具反倒能給寶寶帶來最大的樂趣,比如拍氣球。把氣球往上頂不讓它掉下來的過程也能體驗無窮的樂趣,而且這個過程還能鍛煉寶寶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孩子在氣球快掉下來時能快速反應的拍一下,完成復合動作。
游戲7:跳舞
當家長做家務時,寶寶卻在旁邊纏人,那就讓寶寶跳個舞吧,既可以讓寶寶發泄精力,又能鍛煉身體,體驗樂趣。家長可以放寶寶喜歡的歌曲,讓寶寶隨心所欲的跳,不管是跳到床上還是跳到沙發上,就算在地板上打滾也可以。因為,跳舞對訓練寶寶平衡協調能力也有極大的益處。
游戲8:下樓梯時雙腳交替
當寶寶隨著大人上下樓梯時,身體平衡力一開始還很差,必須雙腳站一級臺階上站穩了后才邁向下一級臺階。經過多次練習后,寶寶平衡力進補,開始能扶著欄桿一腳踏一臺階的下樓梯了。當寶寶在下樓梯時家長要在樓梯下方保護,避免寶寶出現危險。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