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寶受涼拉肚子癥狀:輕度腹瀉癥狀
寶寶受涼輕度腹瀉癥狀有:
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余次;
大便呈蛋花樣或水樣,黃或黃綠色,有白色小塊帶粘液,并伴有輕微腹脹,腸鳴音亢進;
會出現(xiàn)低熱,溢奶的情況,精神飲食尚好或略減,體重不增或略降,無脫水。
建議:
如果拉3次以下,就喂《蒙脫石散》或者《媽咪愛》就可以;
藥物的用法用量遵照藥物說明書上來;
拉肚子期間注意給寶寶喂溫開水,預(yù)防寶寶出現(xiàn)脫水。
2、寶寶受涼拉肚子癥狀:中度腹瀉癥狀
寶寶受涼中度腹瀉癥狀:
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大便顏色呈綠色,可能中度發(fā)燒。
建議:
首先,用熱毛巾敷肚子;
然后貼上肚子臍貼,最后喂慶大霉素配上蒙脫石散,量不要喂多了,按照包裝袋上面的說明約減少一點兒喂。
推薦偏方:
可以熬點蘿卜水喂寶寶,止瀉作用很有效。
寶寶受涼拉肚子癥狀:重度腹瀉癥狀
3、寶寶受涼重度腹瀉癥狀:
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樣便,大便呈黃色;
出現(xiàn)嘔吐、發(fā)熱、尿少、食欲差癥狀,體重下降;
迅速出現(xiàn)脫水和酸中毒,低鉀、鈣、鎂血癥等。
建議:
及時去醫(yī)院做大便化驗和培養(yǎng),以便查出致病原,對癥用藥;
在去醫(yī)院期間,注意寶寶保暖,給寶寶喂點溫開水,少量多次。
4、寶寶受涼拉肚子癥狀:無故哭鬧
一般寶寶的肚子受涼了,都會肚子痛,會無故地哭鬧。
所以當(dāng)寶寶出現(xiàn)哭鬧不休,并手捂腹部或者身體輕微蜷縮,家長應(yīng)該檢查寶寶是否因為受涼導(dǎo)致腹瀉。
建議:
這時候家長可以用溫毛巾給寶寶腹部保暖,或者貼肚臍貼預(yù)防腹瀉更嚴重。
5、寶寶受涼拉肚子癥狀概括
大便:
大便次數(shù)增加;
大便糊狀或黃綠色稀水便、蛋花湯樣,可混有黏液和膿血。
精神狀態(tài):
發(fā)熱、精神不佳;
危重時,呼吸加快、昏迷。
生理反映:
出現(xiàn)嘔吐;
脫水時產(chǎn)生口渴、眼窩凹陷等。
寶寶受涼拉肚子吃什么?寶寶受涼、尤其是胃受涼很容易拉肚子,這時候的寶寶腸胃比較脆弱,飲食要特別注意,如果處理不當(dāng)可能加重寶寶受涼拉肚子的病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受涼拉肚子吃什么?家長要注意哪些飲食原則。
1、寶寶受涼拉肚子吃:焦山楂麥芽飲
原料:
取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紅糖15克。
做法:
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
離火,加少許酒攪拌,再置火爐上炒至干;
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鐘;
去渣后加入紅糖再熬至沸,待溫后分幾次服用。
功效:
主治濕寒型腹瀉。
2、寶寶受涼拉肚子吃:姜茶飲
原料:
取生姜10克,茶葉3克。
做法:
將生姜和茶葉放入鍋中;
加水煮沸后加少許紅糖,代茶飲。
功效:
肚子受寒或者胃受寒導(dǎo)致的拉肚子可當(dāng)茶飲用,效果很好。
3、寶寶受涼拉肚子吃:糯米蒼白術(shù)粥
原料:
取糯米30克,白術(shù)12克,蒼術(shù)6克。
做法:
先將糯米略炒一下;
白術(shù)及蒼術(shù)放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
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功效:
寶寶受涼拉肚子后,脾胃會比較脆弱,可吃此粥溫養(yǎng)脾胃。
4、寶寶受涼拉肚子吃:胡蘿卜湯
原料:
新鮮胡蘿卜250克
做法:
取新鮮胡蘿卜250克,洗凈,連皮切成小塊;
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后,喝湯、吃胡蘿卜。
功效:
寶寶受涼拉肚子喝胡蘿卜湯可止瀉止吐,還能很好地調(diào)養(yǎng)因受涼拉肚子導(dǎo)致的脾虛。
5、寶寶受涼拉肚子吃:烏梅葛根湯
原料:
烏梅10個,葛根10克,紅糖少許。
做法:
取烏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
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燒20分鐘;
去渣加紅糖少許,分次飲用。
功效:
可用于寶寶受涼拉肚子后期調(diào)理脾胃,增強食欲。
6、寶寶受涼拉肚子飲食原則:避免食用高纖維食物
大部分的植物纖維均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因此在寶寶腹瀉時,應(yīng)避免食用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葉菜類、筍類、瓜類、全谷類等。
若為輕微的腹瀉,則可選擇葉菜較細嫩、纖維較少的食物,而且分量不宜過多。
推薦食譜:
山藥蓮藕煲骨湯
原料:新鮮豬棒骨、山藥、蓮藕、枸杞。
做法:
1、豬棒骨切大塊洗凈,山藥洗凈去皮,切小段,蓮藕洗凈去皮,切滾刀塊。
2、把棒骨放入鍋中焯水,撈出后放入盛滿熱水的砂鍋中,放入蔥姜蒜,倒入適量料酒。
3、半小時左右后,把蓮藕山藥放入湯中,小火煮燉半小時即可。
貼士:山藥蓮藕排骨湯纖維較少,還能溫養(yǎng)脾胃;山藥可止瀉。
7、寶寶受涼拉肚子飲食原則:供給主食類食物
寶寶受涼拉肚子后,要給寶寶提供熱量,宜補充米飯等五谷食物,如嬰幼兒營養(yǎng)米粉、粥、白吐司等,但仍須視寶寶的年齡及腹瀉情況而定。一般而言,嬰幼兒營養(yǎng)米粉容易消化。
對于已經(jīng)會咀嚼的寶寶,可喂粥及骨頭湯,除可補充熱量外,亦可提供流失的電解質(zhì)。較大的寶寶則可去皮的白吐司當(dāng)作點心食用。
推薦食譜:
扁豆薏米仁山藥粥
原料:扁豆50克,山藥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
做法:
將扁豆炒熟,與薏米仁、山藥、粳米、少許鹽同煮成粥食用。
8、寶寶受涼拉肚子飲食原則:注意蛋白質(zhì)的攝取
建議選擇瘦肉、去皮的雞肉、魚類、蛋、豆腐等較不油膩且又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
海鮮類的油脂含量雖然很低,但若要食用,須確保新鮮、衛(wèi)生、以免因儲存不當(dāng),食用后造成有害菌侵入體內(nèi),再度引起腹瀉。
推薦食譜:
魚蛋白粉加米湯
魚蛋白粉加入米湯內(nèi)服用,每日5克,分1次~2次服用。
半歲以上的嬰兒可服用魚蛋白粉粥或爛面條。
功效:
由于魚蛋白粉內(nèi)蛋白質(zhì)質(zhì)量高,脂肪量低,而且沒有乳糖,對嬰兒腹瀉特別有利。
輕型腹瀉一般服用3日~5日就痊愈。
9、寶寶受涼拉肚子飲食原則:調(diào)整奶粉濃度
輕微的腹瀉,可以將牛奶沖淡一些,如果寶寶喝配方奶,應(yīng)讓寶寶喝固定的品牌,不要隨意更換,以免寶寶不適應(yīng)。
如要為寶寶選擇另一種品牌的奶粉,則要注意換奶粉過程中寶寶是否有不適的腸胃反應(yīng),若有不適情形,暫時停止換奶粉。
10、寶寶受涼拉肚子飲食原則:注意烹調(diào)方式
烹調(diào)方式應(yīng)選擇清蒸、水煮的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等不易消化的制作。
推薦食譜:
陳皮紅棗湯
鐵鍋內(nèi)放12只干紅棗,炒成微焦;
取洗凈的陳皮(曬干的橘皮)10克,加入紅棗和水煎15分鐘,代茶飲。
寶寶受涼拉肚子偏方有哪些?冬季寒冷,氣候多變,因為受涼而導(dǎo)致拉肚子的寶寶明顯增多。一天拉幾次甚至上十次。家長們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護理好受涼拉肚子的寶寶。除了吃藥,還有別的方法么?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絕對有效的寶寶受涼拉肚子偏方,家長們趕緊收藏了給寶寶做吧!
1、寶寶受涼拉肚子偏方:焦米糊
做法:
取適量小米,研末后放入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焦黃;
加適量的水煮成糊狀,涼溫后服下。
用法用量:
每日2~3次。
功效:
焦米糊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結(jié)構(gòu)還能吸附腸道內(nèi)的腐敗物質(zhì),有祛毒止瀉的功效,是寶寶腹瀉的首選食物之一。
2、寶寶受涼拉肚子偏方:蘿卜泥
做法:
取新鮮胡蘿卜適量,洗凈切成小塊;
加水煮爛或者蒸爛,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
然后加入煮胡蘿卜的水調(diào)勻即可。
用法用量:
每5~10克胡蘿卜泥大約加100毫升胡蘿卜水,每日2~3次。
功效:
此法輔助治療嬰幼兒腹瀉效果顯著。
3、寶寶受涼拉肚子偏方:蒸蘋果泥
做法:
將蘋果洗凈,帶皮切成小片,放入碗中;
隔水蒸5分鐘即可,稍稍冷卻后,用勺搗成泥狀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
平均每天吃2~3次。
功效:
蒸熟了的蘋果具有很好的止瀉作用,這是因為蘋果中含有果膠、鞣酸,未經(jīng)加熱的生果膠可軟化大便,起到通便的作用;
而煮過的果膠則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還有收斂、止瀉的功效。
4、寶寶受涼拉肚子偏方:馬齒莧粥
做法:
將鮮馬齒莧30克(或干馬齒莧1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
用法用量:
早晚服用,每日兩次。
功效:
馬齒莧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的作用;
對病程較短、大便急迫、便色金黃的腹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5、寶寶受涼拉肚子偏方:山藥蓮子粳米粥
做法:
將30克山藥洗凈去皮,切成薄片或小丁;
20克蓮子洗凈后泡2個小時,和100克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用量:
每日兩次,分早晚兩次服用。
功效:
山藥具有健脾益腎的作用,蓮子亦有補脾止瀉的作用;
適用于腹瀉日久、大便中帶有不消化的奶瓣、食物的腹瀉。
6、寶寶受涼拉肚子偏方:中藥敷臍
寶寶腹瀉時,有時會伴有嘔吐,引起進食及口服藥物困難,所以外治療法對寶寶來說也很重要。
外貼療法治療腹瀉也應(yīng)辨證選方,可以帶孩子到中醫(yī)兒科請醫(yī)生開方。
有些在藥店能買到的臍貼是有特殊針對性的,比如因受涼引起的腹瀉、腹痛有較好的療效,對其他類型的腹瀉效果就可能欠佳。
7、寶寶受涼拉肚子偏方:中醫(yī)按摩法
對于腹瀉日久、大便檢查無明顯異常的寶寶,不妨用按摩推拿法,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操作方法:
推板門(兩手大魚際處)、揉足三里、向上推七節(jié)骨(腰骶部從寶寶臀溝往上大約1.5寸),每個部位大約100~200次,配合背部捏脊6遍,調(diào)理脾胃及全身陰陽,效果很好。
寶寶受涼拉肚子吃什么藥?因為寶寶拉肚子是受涼引起的,媽媽應(yīng)該根據(jù)寶寶拉肚子的癥狀程度來判斷怎樣給寶寶吃藥。同時,嚴重的腹瀉寶寶,還應(yīng)該去醫(yī)院化驗大便常規(guī),以便更好地護理受涼拉肚子寶寶。
1、寶寶受涼拉肚子用藥:肚臍貼
寶寶受涼導(dǎo)致的拉肚子,輕微情況不用吃藥,可以貼肚臍貼,注意保暖就好,同時喂些溫水。
注意:
在貼肚臍貼的過程中,寶寶要注意保暖,應(yīng)該多休息。
2、寶寶受涼拉肚子用藥:口服補液鹽
寶寶腹瀉時最重要的是要預(yù)防和糾正脫水,如果腹瀉量多,小便也少,或?qū)殞氉旄?,家長可以少量多次地喂服口服補液鹽。
用法用量:
補液量按每公斤體重100毫升/日計算,分數(shù)次服用。
3、寶寶受涼拉肚子用藥:思密達蒙脫石散
思密達有保護腸黏膜及吸附病毒、細菌的作用,可用于寶寶急、慢性腹瀉。
用法用量:
將藥倒入50ml溫水中,搖勻后服用;
1歲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用;1歲至2歲:每日 1~2袋,分3次服用;2歲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蜃襻t(yī)囑。
4、寶寶受涼拉肚子用藥:媽咪愛
媽咪愛對治療腹瀉有輔助治療作用。適食于用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營養(yǎng)不良、腹部受寒,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腹瀉。
用法用量:
用低于40度的水或牛奶沖服,也可直接服用;
2周歲以下,一次1袋,一日2次;二周歲以上,一次2袋,一日2次。
5、寶寶受涼拉肚子用藥:碳酸鉍或輕酸蛋白
寶寶受涼拉肚子可口服碳酸鉍或輕酸蛋白,可有效止瀉。
用法用量:
一次0.3克,一日3次。
6、寶寶受涼拉肚子用藥:脾可欣
脾可欣對那些久瀉不愈,或伴有嘔吐、吃藥困難的患兒有明顯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1歲以下每次1克,1歲至3歲每次4克,4歲至7歲每次8克,每日2次。
7、寶寶受涼拉肚子用藥:健脾止瀉散
健脾止瀉散的作用和脾可欣一樣,對那些久瀉不愈,或伴有嘔吐、吃藥困難的患兒,往往可以收到滿意的療效。
用法用量:
每次1克,每日3次,可兌入少許白糖,開水調(diào)服。
8、寶寶受涼拉肚子用藥:中成藥
除了西藥,寶寶受涼拉肚子還可選丁香、肉桂、葛根、吳茱萸、白術(shù)、淮山藥、茯苓等藥物組合,研成細末,用黃酒調(diào)勻如膏狀,敷于肚臍處上,蓋上醫(yī)用膠貼,次日揭去,用溫水清洗后再敷新藥。
用法用量:
每天1次,3天為一個療程。個別患兒局部可能會輕度發(fā)紅,但并不影響治療和療效,停用后即可恢復(fù)。
功效:
這種方法安全有效,簡便易行,經(jīng)濟實用,寶寶容易接受。當(dāng)寶寶吃藥、打針有困難,或用西藥治療效果不好時,不妨試試敷臍的方法。
寶寶受涼肚子疼怎么辦?寶寶肚子疼家長首先要考慮是否因為受涼所致。如果寶寶受涼導(dǎo)致肚子疼,會使寶寶食欲不振、精神不濟,不利于寶寶身體健康發(fā)展。那么,寶寶受涼肚子疼怎么辦呢?家長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來緩解寶寶肚子疼的癥狀?
1、寶寶受涼肚子疼:給肚子保暖
寶寶因為受涼引起肚子疼,家長首先要做的是給寶寶的小肚子做好保暖工作??梢赃m當(dāng)增添衣服,或者給寶寶的小肚子蓋上被子。
2、寶寶受涼肚子疼:姜末敷肚臍
把姜弄碎,用酒精棉將其包起來放在寶寶肚臍上,然后用手掌捂在肚臍處,捂半個小時左右。
注意:
姜片不要太多,媽媽要安撫寶寶睡覺,防止寶寶亂動將姜弄掉。
3、寶寶受涼肚子疼:熱寶熱敷肚子
著涼引起的肚子疼,應(yīng)該用熱寶熱敷孩子肚子,保證寶寶肚子溫暖,緩解受涼引起的疼痛癥狀。
注意:
要隔著衣服熱敷,免得燙傷孩子。
4、寶寶受涼肚子疼:熱雞蛋敷肚臍
可以煮個雞蛋給寶寶敷肚臍,因為剛煮熟的帶殼雞蛋保溫性高,不容易冷卻。熱敷肚子的時候,可以促進肚子的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
注意:
平時穿衣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肚臍和腳心,這兩個地方如果著涼了,特別容易拉肚子的。
5、寶寶受涼肚子疼:喝姜湯
把姜切片,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可以加入少許紅糖,待紅糖融化即可裝碗,等姜湯放溫再給寶寶喝。因為姜是暖性的,可以保暖,緩解寶寶因為受涼導(dǎo)致的肚子疼。
注意:
姜湯不要太燙也不要太涼,溫?zé)嶙詈?。太燙會燙傷寶寶口腔,太涼會加重寶寶受涼肚子疼的病情。
6、寶寶受涼肚子疼:刮痧
還可以讓孩子趴下,捏孩子背部,也可以用刮痧,哪里疼就捏對應(yīng)的背的位置。有時候孩子會放屁,那就是起作用了。
注意:
找準(zhǔn)寶寶肚子疼的部位。
7、寶寶受涼肚子疼:一貼靈(丁桂兒臍貼)
寶寶受涼肚子疼腹痛,建議給給寶寶用一貼靈,即丁桂兒臍貼。寶寶腹部注意保暖,可給寶寶揉揉肚子。
8、寶寶受涼肚子疼:654-2片
口服654-2片解痙止痛,654-2片是解痙的藥物,主要用于解除平滑肌痙攣,胃腸絞痛、膽道痙攣以及急性微循環(huán)障礙及有機磷中毒等。這個藥是常用藥物,一般門診都有銷售的。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yù)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