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浴就是到戶外呼吸新鮮的空氣嗎?NO。空氣浴可是有專業的定義的。它是讓身體暴露在新鮮空氣中,利用空氣的溫度、濕度、氣流、氣壓、散射的日光和陰離子等物理因素對人體的作用,來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的一種健身鍛煉法。
不同氣溫的空氣,對人體產生的刺激作用是不同的。根據氣溫高低,可劃分為5種:冷空氣(6~14℃),涼空氣(15~20℃)、中溫空氣(21~25℃)、暖空氣(26~30℃)和熱空氣(30℃以上)。進行空氣浴應在冷空氣和涼空氣條件下進行。
為什么要在冷空氣和涼空氣下進行空氣浴呢?原因在這里:體表的寒冷刺激使體溫散失,空氣中的溫度和氣流常加強寒冷的作用。為了維持體溫平衡,冷空氣浴時機體能加強體溫調節中樞的活動,使皮膚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流量,減少汗腺的分泌,提高肌肉興奮和收縮力量。在皮膚溫度下降的同時,內臟的血液循環加強,溫度升高,再加上空氣中陰離子的作用,心肌功能即可得到加強,呼吸加深,肺通氣量、攝氧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增加,物質代謝旺盛,脂肪燃燒加強,食欲增進,排泄機能提高,從而使人精神愉快。長期堅持空氣浴,可增強對感冒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單純性空氣浴鍛煉
通俗的說,單純性空氣浴就是純粹的與空氣接觸,媽媽們在家中就可以自主完成,在為寶寶進行這類空氣浴時,媽媽都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呢?
1、控制衣物:
開始可以給寶寶穿些肥大、透氣的衣服,以后逐次減少;空氣浴的地點也可以有所變化,如臥室、客廳、封閉的陽臺等,時時讓寶寶有新鮮感,這樣他才會更樂意接受這類活動。
2、掌握時間:
滿月后的寶寶就可以做空氣浴了。但要注意每次空氣浴的持續時間,開始時不超過10分鐘,以后可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每次延長3~5分鐘,同時還可結合體操或游戲活動進行。
給寶寶做空氣浴一定要嚴格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欲速則不達。
3、提前換氣:
在給寶寶做空氣浴之前,作好通風換氣工作是一個必然環節。應在維持室溫18℃~22℃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4、進行空氣浴的場所:
空氣浴要在空氣新鮮的場所進行,一般可在公園、樹蔭、綠地、菜園,露臺、山野、山坡、海濱等環境清潔、空氣新鮮,無明顯污染處進行。
活動性空氣浴鍛煉
所謂活動性空氣浴,其實就是媽媽經常帶寶寶去操場、去街心花園、去公園看花、看樹、做游戲,經常接觸新鮮空氣。那么對于擁有這樣一個喜歡外出的活潑小寶寶的媽媽,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增加熱量:
寶寶身體產熱需要食物供給能量,而冬天需要熱量更多。因此,外出活動前一定要讓寶寶吃些高熱量食物,如牛奶、糖類、肉類等。另外,活潑的寶寶外出運動難免會出汗,也應給寶寶適當吃點湯水類食物。
2、準備活動:
運動前充分、合理、科學的準備活動能幫助寶寶提高神經肌肉興奮性,有效防止運動損傷。媽媽可針對寶寶容易受凍的部位,如手足、耳朵、臉頰,做5~10分鐘按摩,通過按摩手來增強寶寶局部血液循環,同時輔助一些動手動腳的游戲活動。
3、平衡穿著:
寶寶出門一定不要穿得太多、太緊,以免寶寶束手束腳沒法活動,反而不易產熱。媽媽可以摸摸寶寶小手,只要小手仍是溫的,就說明寶寶不冷。另外,在寶寶身體發熱出汗時,也可適當脫些衣服,并注意及時擦汗,如能在運動后及時更換內衣,自然更好。
空氣浴對任何年齡段的寶寶都適宜,每次進行空氣浴的時間長短,因人因地因時靈活掌握,以不發生寒顫為原則。媽媽們可通過以下方法循序漸進地進行:
開始時室內氣溫對于1歲幼兒以22℃為宜,1~3歲以20℃為宜;開始時可穿衣,然后逐漸減少,最后達到只穿短褲進行,使大面積皮膚充分暴露在空氣中。
在適應和習慣室內空氣浴后,在室外氣溫不低于20℃,濕度在60%-70%,無強風時,方可移至室外進行空氣浴,以后氣溫可逐漸降低到15℃,每次持續時間由20分鐘逐漸增至1-2小時,每天1-2次,每次在飯后1-1個半小時進行,如孩子出汗太多要及時擦干,并讓孩子飲水補充水分。
1、孩子正在患病期間應停止空氣浴鍛煉。
2、大霧、大風、寒冷等情況下不要勉強進行。
3、在戶外進行空氣浴穿衣服要適當,不要穿得太厚,不戴口罩和帽子,但也不應穿得太少,特別是開始進行空氣浴,體內無防寒能力,衣著太單薄容易著涼害病。當戶外活動經常化后,衣服穿得少一些為宜。
4、每次鍛煉要根據氣象條件和個體耐寒程度靈活掌握,以不出現寒顫為度。如遇大風、大霧或寒流,可暫停或在室內進行。一般情況下要有規律地堅持,不要無故中斷。發燒、虛弱的兒童、嚴重心腎疾患者,不宜進行空氣浴。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