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兒慢性鼻炎癥狀
小兒慢性鼻炎癥狀通常以鼻寒、嗅覺失靈為主要特征。得慢性鼻炎小兒白天活動時鼻塞會減輕,但是在夜間或靜坐時鼻塞會加重,側臥時,居下側的鼻腔會阻塞,但上側鼻腔通氣良好,當臥向另側后時,則反之。鼻涕呈粘液性,常伴頭痛,頭昏,嗅覺減退等。
2、小兒急性鼻炎癥狀
小兒急性鼻炎在起病時有輕度惡寒發熱,全身不適,鼻咽部灼熱感,鼻內發干、發癢、打噴嚏。1~2日后漸有鼻塞,流大量清水樣鼻涕,嗅覺減退,頭痛。3-4日后因繼發感染,分泌物轉為黃膿鼻涕不易擤出,鼻塞更重。如無并發癥,約1周左右恢復正常。
3、小兒過敏性鼻炎癥狀
小兒過敏性鼻炎通常是因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它的臨床癥狀特征為反復發作性鼻癢,噴嚏,流大量清涕,以及發作時鼻粘膜蒼白,呈季節性或常年性發作。
小兒鼻炎后,父母應時刻關注小兒的鼻炎癥狀,嚴重時請及時就醫。
一、孩子抵抗力差
二、寶寶自身身體原因
1、寶寶鼻腔有一些疾病:一些鼻腔疾病久病不治會引起鼻炎,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變態反應性鼻炎、鼻腔異物等。
2、小兒鼻炎多數是過敏性鼻炎,可能是吸入過敏原和食入式過敏原。
3、寶寶自身抵抗力差,如過度疲勞、受涼受濕、營養不良,導致感冒,而感冒經過一周的治療仍無法治愈,就會拖延成鼻炎。
4、寶寶可能因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咽喉炎等疾病引起并發癥,導致鼻炎。
5、鼻腔用藥不當或過量過久,形成藥物性鼻炎:這主要是因為家長拿父母藥物給寶寶治療,因此,當發現寶寶患上鼻炎時,家長不要盲目用藥給孩子治療,以免造成藥物性鼻炎,建議到耳鼻喉醫院診治,聽從醫生的建議。
三、霧霾讓寶寶得小兒鼻炎的幾率增大
四、寶寶外界環境
1、感冒后未及時治療:孩子自認為年輕、身體好,覺得感冒不需要治療,而感冒的后遺癥之一就是鼻炎。
2、生活環境導致:學生長期處在教室里,空氣清潔度差,粉塵等有害物長期刺激引起鼻炎。
3、鼻炎后沒有得到早期治療:孩子學習壓力大,患上鼻炎后一拖再拖,從急性的鼻塞,到慢性單純性鼻炎,再到肥厚性鼻炎,最終發展為鼻炎。
目前對兒童慢性鼻炎沒有最佳治療方法,不過其治療原則是消炎消腫,通氣引流和盡量維護鼻粘膜的生理功能,同時要注意對鼻炎病因的處理,可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或鼻炎康片,霍膽丸等中成藥藥物口服。
而兒童鼻竇炎往往是由于鼻息肉引起鼻竇開口阻塞,無法與外界相連接通,而引起鼻竇感染導致的。鼻竇炎的根治一般需要從其病癥著手,首先緩解病癥,慢慢深入治療直到治愈。對于急性鼻竇炎,除抗生素治療外,根據情況還可能需要利用激素類藥物和減充血劑如麻黃素類藥物點滴鼻腔,以開放鼻竇開口。對于慢性鼻竇炎,可首選藥物治療,或利用負壓吸引,上頜竇穿刺等,同時利用減充血劑如麻黃素類藥物點滴鼻腔,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用中藥治療。
并不是藥物治療就是最好的手段,有時適當的手術治療也可能取得不可預料的好效果。對鼻炎患兒來說,治療的安全性必須放在首位。有些家長因為擔心手術治療可能會有后遺癥,堅持給自己的孩子進行藥物治療。不過臨床上,因長期濫用藥物而發生藥物性鼻炎的病人也不為少數,這類型的病人往往表現為鼻腔異常干燥或鼻塞嚴重,嗅覺受損,并且難以修復。因此,對于這類慢性的,藥物治療超過8周以上沒有明顯效果的患兒,建議采用手術治療。
引起咳嗽
寶寶患了鼻炎,通常不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癥狀,也不會擤鼻涕,導致鼻涕倒流進入氣管、支氣管,從而引起反射性咳嗽,以便將鼻涕咳出來。家長們看到這種癥狀,往往就認為是咽喉炎。并且,如果小兒鼻炎時間過長,這種反射性咳嗽性質就變了,因為咳嗽神經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導致咳嗽不再是反射性咳嗽,變成單純的咳嗽。找不到咳嗽的真正原因,不能從根源治療的話,吃止咳藥是沒有什么效果的。
引起眼睛發癢
寶寶身體免疫力較低,各系統功能未發育完善,一旦遇到過敏原,便很容易引發過敏反應。有些嬰幼兒出生后就會有癥狀:晨起時打噴嚏、揉鼻子、揉眼睛。大一點的孩子愛掏耳朵。家長給揉一揉,他會感到很舒服;有些孩子會覺得眼睛癢而不停地揉眼睛、流眼淚,其實這些都是過敏反應的表現。也有的孩子總覺得鼻子癢,告訴家長鼻子里有毛毛,他們不停地揉鼻子、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一些家長誤認為孩子感冒了,就喂給孩子一些感冒藥吃。有些感冒藥內含有撲爾敏類藥物,孩子服藥后可能會有好轉,但過不了幾天,一接觸過敏原,孩子又會出現相同癥狀。如此反復,家長會覺得為什么我的孩子老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他低了?其實不是這樣,感冒多是由病毒引起的,3~5天就會緩解。如果您的孩子反復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癥狀,就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鼻炎了?
引起智力障礙
小兒鼻炎看似小病,但因發炎部位毗鄰中耳以及病變比較隱蔽,因此鼻炎病人除可能合并有哮喘、頭痛、頭暈等癥狀外,如不及時治療,有可能造成孩子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寶寶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學習成績下降,食欲減退,體重下降。還可能伴有腺樣體病變、慢性中耳炎、感冒、哮喘、支氣管炎、腦膜炎、胃腸或腎臟疾病等全身疾病。由于長期鼻塞和張口呼吸,導致患兒頜面、胸廓以及智力等發育不良。
引起中耳炎
由于腫脹或水腫的鼻粘膜與咽鼓管粘膜相連續,咽鼓管粘膜也可以發生同樣病變。當咽鼓膜粘膜腫脹和水腫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導致咽鼓管阻塞、中耳腔積液,并出現傳音性耳聾,這就是過敏性中耳炎。此病不化膿,故不會導致鼓膜穿孔和耳流膿。其致敏物與過敏性鼻炎一致,但過敏性鼻炎并發過敏性中耳炎并不常見。
拒絕塵螨、保持衛生、注意飲食
1.日常多給寶寶喝白開水或者果汁有利于緩解鼻炎。因為多喝水可以軟化鼻腔分泌物,使鼻分泌物軟化,減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堵塞;若分泌量過多,可以用熱水、蒸汽物化薰鼻。
2.如果寶寶患有過敏性鼻炎,父母要讓寶寶遠離過敏源。治療過敏性鼻炎著重還應放在預防上,遠離過敏源,避免接觸毛皮、地毯、羽絨制品,家里盡量用吸塵器清潔環境,可以使用負離子發生器凈化空氣,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流動,去除塵螨。對家居環境的裝修盡量使用綠色環保的裝修材料,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減少感冒的發生,平時要讓寶寶盡量不接觸易產生過敏的食物或東西,做到防范于未然。
3.飲食中要注意多給寶寶補充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可減少鼻炎復發的次數。4.要讓寶寶遠離含有大量異體蛋白的食物,如海魚、海蝦、雞蛋等,因為這類事物極有可能引起過敏。
4.積極鍛煉有利于增強抵抗力。家長要讓寶寶多鍛煉身體,加強體質,積極防治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嚴格意義上說,兩者相互關聯,很少說鼻炎和鼻竇炎單獨發病,這是因為鼻腔和鼻竇的結構是相互關聯的。往往兩者相互影響造成惡性循環。但兩者還是有所區別的。
從解剖學上講,鼻腔是前后鼻孔之間的一個通氣腔隙,鼻腔內面有鼻粘膜覆蓋,鼻粘膜的炎癥就是鼻炎;而鼻竇則是鼻腔周圍、顱骨與面骨內的含氣空腔,左右對稱共4對,它們是上頜竇、額竇、篩竇和蝶竇,每個鼻竇都有一個與鼻腔相通的竇口,通過這個竇口,鼻腔粘膜與鼻竇內的粘膜互相延續。
我們平常所說的傷風感冒,即鼻子不通氣、打噴嚏、流清鼻涕、嗅覺減退,就是急性鼻炎的表現。在急性鼻炎時,如果治療不當,鼻粘膜的炎癥就可通過鼻竇開口蔓延到鼻竇內,使鼻竇內粘膜產生急性炎癥,就是急性鼻竇炎,主要癥狀就是鼻子不通氣,流膿鼻涕及頭痛。如果急性鼻炎和急性鼻竇炎反復發作,最后又可形成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慢性鼻炎的癥狀是鼻子不通氣或兩鼻孔交替出現通氣不暢,有粘液性鼻涕。
而慢性鼻竇炎是經常流白色釉鼻涕,感冒后流黃色膿性鼻涕,并有嗅覺減退。就上所述,鼻炎和鼻竇炎其發病密切相關,但臨床表現有所不同,檢查所見也有區別。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