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和初春時節,孩子很容易因為受到寒冷的刺激而發生凍瘡。一旦體表下的血管因為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而收縮或者痙攣,導致身體部分位置血液無法正常循環,進而造成瘀血,也就使得身體局部組織氧供應不足,導致皮下局部組織受損,即形成凍瘡。這種皮膚病會在天氣轉暖的后可自動痊愈,但若不注意護理,來年依舊會復發。根據有關調查,凍瘡一般發生在兒童以及青年女性這些耐寒性可能較差的人身上。
手腳、面部、耳廓是最容易長凍瘡的部位,并且有時各個凍瘡的癥狀不全一樣,而根據凍瘡的不同程度,凍瘡一般被分為三個等級:
1、一級凍瘡:也是最輕程度的凍瘡,只是皮膚表層受損,受損部位會呈現豆子或指甲蓋般大小的暗紅腫塊或者是疙瘩。如果凍瘡部位受熱,會感到強烈的瘙癢,天氣轉暖即會自動愈合。
2、二級凍瘡:會在一級凍瘡的癥狀上加深,可能會長有水泡,內含淺紅色血液或淺黃的膿漿,不自覺的會有難以忍受的刺癢、腫脹以及火燒般的感覺,在受熱后感覺更加強烈。如果水泡破裂,還會有伴有疼痛感。
3、三級凍瘡:最為嚴重的癥狀,受損的皮膚會變紫甚至變黑,痛感喪失,在天氣轉暖后短時間內無法愈合,愈合通常持續時間較長。
1、凍瘡剛開始發生時很難被發覺,等到覺得手腳等部位有瘙癢、腫脹感時,已經形成輕微凍瘡。
2、若是忽視凍瘡的危害,不及時進行有效的護理治療,會加重凍瘡程度,而且還很可能會延伸引發皮膚病,比如皮炎、濕疹等等,讓人防不慎防。倘若進行有效及時的護理,加強寶寶易受凍部位的保暖措施,就很容易使凍瘡部位轉好、愈合。等凍瘡的程度加重時,就不容易治療了。
3、孩子身體的部分組織,在低于十攝氏度的溫度下,很容易形成凍瘡。最輕程度的凍瘡,只是皮膚表層受損,易痊愈;最為嚴重的癥狀,受損的皮膚會變紫甚至變黑,痛感喪失,甚至會造成局部組織的壞死。
患上凍瘡就要及時治療,如果是輕微程度,可自行到藥店咨詢并買藥膏涂抹,如果凍瘡嚴重時,就需請醫生開方處理了。這里有幾點小建議,僅供參考。
1、冬病夏治
(1)將搗爛成泥的蒜曬干,涂抹于耐寒性較差的部位,一日三到五次,持續一周左右。
(2)可用姜片,每天兩次的涂擦耐寒性較差的部位,連續一周左右。
2、藥物治療
(1)全身治療。可使用煙酸、桂利嗪、硝苯地平等血管擴張劑,至于用藥量的多少以及具體用藥時間應當去咨詢醫生,不可隨便應用。
(2)局部治療。使得患有凍瘡的部位減少炎癥的發生和減輕腫脹程度。凍瘡程度的不同,使用的具體方法有所不同,詳情最好到醫生處咨詢。
a、若是凍瘡處未破皮,可以選用樟腦軟膏、凍瘡軟膏、蜂蜜豬油軟膏等藥膏,每天兩到三次,在患處已經用溫水擦洗之后涂抹。
b、倘若患處已經破皮或潰爛,就要先用百分之三的硼酸水清洗干凈患處,再用魚石脂軟膏、凍瘡軟膏等藥膏涂抹。
3、物理治療
即用紫外線照射易患凍瘡部位的方法。在每年冬天開始之前照射易患凍瘡部位,這樣效果比較好一般情況下,一周照射兩到三次療效最佳。
4、中醫治療
可服用當歸四逆湯或陽和湯。兩種湯藥能起到溫經驅寒、活血通絡的作用。
形成凍瘡的大部分是因為寒冷的天氣,所以在冷空氣來臨之前,就要進行預防措施。
1、加強孩子裸露部位的保暖措施,每天在孩子裸露的皮膚上涂抹油脂,減少熱量的散發。在外出時,給孩子戴上手套、口罩、耳罩,穿上保暖防水棉靴等等。
2、不要讓孩子易患凍瘡部位長時間處于冰冷潮濕的狀態,潮濕的衣物會帶走身體的熱量,所以,要時刻注意孩子的衣物是否干燥。若孩子的貼身衣物流汗潮濕,要立馬替換,保持身體的干燥。父母還需注意,不要給孩子穿緊身的鞋襪,避免造成孩子局部組織的血液回流不暢。
3、不要讓容易長凍瘡的部位長時間處于靜止狀態,可以讓孩子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最好是每天都幫孩子按摩易患凍瘡的部位,這樣有助于局部皮膚下的血液正常循環,降低發生凍瘡的幾率。
4、不要在感覺到部分皮膚冰涼后,就立刻用熱水燙或直接用火烤,那有可能會使正常皮膚上長出凍瘡或加重凍瘡癥狀。
5、在日常飲食中,父母可以多給孩子補充高熱量食物以及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等肉類,有助于改善孩子裸露的皮膚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有助于避免孩子長凍瘡。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