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消化器官發育還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也不充足,酶的功能也不完善,胃及腸道內粘膜柔嫩,消化功能還比較弱,如果父母不能正確的喂養孩子,什么都給孩子吃,使孩子飲食的質和量不當,損傷了腸胃,孩子就會出現肚子脹、吐奶、大便稀,有酸臭味,并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等消化不良(傷食)的表現。
①喂食不當,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②胃腸道炎癥。嬰幼兒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引起胃腸道發炎。
③濫用抗生素,使胃腸道內菌群失調,正常細菌,如乳酸桿菌受到抑制,雜菌卻大量生長繁殖。
④天氣變冷,機體抵抗力低,肚子受涼也可引起消化不良。
兒口臭的檢查一般包括口腔的檢查、消化系統的檢查、胃鏡的檢查等幾個個方面,不同的病因引起的小兒口臭,所要做的檢查也是不一樣的。
1、口腔的檢查。當小兒出現口臭的時候,一般建議先去口腔科檢查。因為小兒口臭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口腔疾病和口腔內部壞境引起的。造成口臭最直接的原因是牙垢的堆積、菌斑、牙石和口腔不干凈。小兒口腔衛生狀況差,牙齒上堆積有菌斑和牙垢,在細菌和微生物的作用下,會慢慢的腐化發酵,進而產生難為的氣味,這是小兒口臭的原因之一。除了上面這些表面的原因外,小兒口臭還可能是由口腔中存在沒有治療的齲齒、不良修復體等其他難以看見的口腔疾病引起的。
2、消化系統的檢查。口腔是消化道的開端,所以消化功能紊亂、腹瀉、腸胃炎、便秘都有可能會引起口臭。檢查消化系統是為了確認小兒是否是因為消化不良而引起的口臭。
3、血液或者是胃鏡的檢查。幽門螺桿菌感染有可能會引起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傷等方面的疾病,并且會伴隨有口臭。如果想檢查是否是因為幽門螺桿菌而引起的口臭,可以通過檢查血液、C13-呼吸實驗或者是胃鏡檢查。
4、鼻腔部檢查。鼻腔部因為和空氣相近,所以鼻腔部的一些疾病也有可能會引起口臭,例如化膿性的扁桃性體炎、萎縮性鼻炎都有可能會產生口臭。
臭雞蛋味:罹患爆發性肝炎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肝功能嚴重損害,病兒常呼出一種特征性臭味,類似于臭雞蛋味,醫學上稱為肝臭。表明肝臟功能受到嚴重損害,是病情危重的表現。
腐敗性臭味:多禍起口腔炎癥(如牙齦炎)以及口腔衛生習慣不良。爛蘋果味:糖尿病患兒病情惡化到酮癥酸中毒階段,從鼻腔里排出一種怪味,因類似于腐爛蘋果的氣味。
膿性口臭:多為寶寶鼻腔異物、萎縮性鼻炎、鼻竇炎、化膿性扁桃體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等疾病的病灶處,形成的潰瘍、糜爛、化膿所引起。
酸味:多見于寶寶胃腸功能紊亂。
血腥味:多見于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
腳汗味:病兒體內缺乏異戊酰脫氫酶,致使異戊酸代謝失常,潴留于血液中,其體表與呼出的氣息出現腳汗味。病兒智力低下,可出現嘔吐、昏迷。
貓尿味:見于高甘氨酸血癥,屬于氨基酸代謝障礙疾病,因體內缺乏甘氨酸脫羧酶,引起甘氨酸代謝異常,造成血液、腦脊液以及尿液中甘氨酸潴留,便有類似于貓尿的氣味散發出來。病兒智力低下,血液中白細胞與血小板減少,易發生感染或出血。
尿臊味:患有慢性腎炎或腎病的病兒,病情進展到慢性腎功能衰竭階段,由于無尿,某些毒性物質(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排出體外而潴留于血中,使病兒呼出的氣息散發出尿味,是病情趨于危重的一個信號。
大蒜味:青少年不慎接觸了有機磷農藥,導致有機磷農藥中毒,其呼氣、嘔吐物可散發出較濃的大蒜味。
魚腥味:主要見于三甲胺尿癥的病兒,這是一種較為少見的代謝缺陷病,其身體和呼出的氣息有一種魚腥味,俗稱“魚腥綜合癥。
1、正確適當用藥
孩子口臭,家長最好帶孩子到醫院做檢查,查明口臭的原因,并排除消化不良、齲齒、鼻腔、口腔、牙周炎等疾病,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藥物調理。原發疾病治愈時,口臭也就會自行消失了。在治療疾病時,要正確合理用藥和應用抗生素,并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用中藥白茅根、蘆根、薄荷、藿香、佩蘭、干松、等中藥煎液,或1%的雙氧水、2%的蘇打水、2%的硼酸水等,選擇其中一種含漱,可減輕和消除口臭。
2、不要常吃甜食
小孩子口臭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家長要掌握正確喂養寶寶的方法。所以飲食要規律化,保證營養均衡,勿讓孩子吃不潔凈和變質的食物,不要偏食或暴飲暴食;建議孩子不要吃太多零食,甜食,特別是睡覺前不要吃甜食。可適當地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增加纖維素和維生素,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宿便,也有利于防治胃腸和口腔等疾病,防止口臭的發生。
3、養成多喝開水的習慣
為了預防孩子口臭,家長在平時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之外。尤其是那些愛吃零食的孩子,一定要養成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的習慣,可用涼白開水或淡鹽水漱口,并要適當地多喝些開水,腸胃功能好,喝涼開水最好,以保持口腔濕潤和環境的清潔,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這樣,孩子才能“口吐芬芳”,遠離疾病。
4、哺乳要經常清洗乳頭
處于哺乳期的幼兒,發生口臭多是由于母乳喂養方法不當引起的。給孩子哺乳所用的食具、奶具等要經常清潔消毒,哺乳的乳頭要經常清洗,保持潔凈衛生,減少致病菌的胃腸和口腔感染,防止胃腸和口腔等疾病的發生。食具、奶具清潔消毒的辦法,最好是用煮沸和用開水清洗的方法即可。
5、提早培養兒童刷牙
刷牙能夠保持口腔潔凈,預防口腔疾病和齲病的發生,讓你遠離口臭的困擾。及早開始給孩子刷牙很重要,3歲以下的孩子,可使用清水或淡鹽水嗽口,即在哺乳和進食后及每天晚上,注意給孩子喂溫開水或漱口,可起到沖洗口腔的作用。等孩子到了3歲以后,爸媽們就要開始教會孩子正確的刷牙了。
專家提醒,作為家長,必須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學會飯后、睡前刷牙漱口,還要學會正確的刷牙方式。不但牙齒需要清潔,舌頭跟牙齦也需要,這樣能夠有效防止孩子出現口臭疾病,還能預防孩子出現蛀牙,讓孩子的口腔更為健康。
1、牛奶。大蒜味的天敵吃大蒜后的口氣難聞,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即可消除。
2、檸檬。性酸,味微苦,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一杯沸水里,加入一些薄荷,同時加上一些新鮮檸檬汁飲用,可去口臭。
3、香芹菜。這種草本植物最有助于消除口中的異味,尤其是煙味。如果手邊一時找不到香芹菜,香菜、薄荷也能起到去除口腔異味的作用。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這些東西嚼得時間越長越好,或者用來沏茶喝。此外,上述這幾種草本植物對消化也有好處。
4、酸奶。最新的研究表明,每天堅持喝酸奶可以降低口腔中的硫化氫含量,因為這種物質正是口腔異味的罪魁禍首。按時喝酸奶還可以阻止口腔中有害細菌的產生,這些細菌會引起牙床疾病或牙菌斑。但是,只有天然的酸奶具有這樣的功效,含糖的酸奶起不到這種效果。
5、金橘。對口臭伴胸悶食滯很有效,可取新鮮金橘5—6枚,洗凈嚼服。本方具有芳香通竅、順氣健脾的功效。
6、蜂蜜。蜂蜜1匙,溫開水1小杯沖服,每日晨起空腹即飲。蜂蜜具有潤腸通腑、化消去腐的功效,對便秘引起的口臭頗有效。
7、柚子。除酒后異味可治納少、口淡,去胃中惡氣,解酒毒,消除飲酒后口中異味,有消食健脾、芳香除臭的功效。取新鮮柚子去皮食肉,細細嚼服。
8、山楂。山楂性酸,味微甘平,有散瘀消積、清胃、除口酸臭的功效。
① 小兒無需刷牙、進食后喝點水就可以了
對于尚未萌牙且只吃奶的嬰幼兒來說,可以通過飲水的方式清理口腔,然而當孩子長到18個月,就要使用牙刷刷牙,這時家長要引導孩子教會正確的刷牙方法,順便將舌頭也揉捏若干次,據說可達到90%以上的清理效果。有舌裂或潰瘍癥狀時,要加倍注意口腔護理,可用充分沾染牛奶的紗布,輕輕擦拭小兒舌面以及口腔各個角落。
②小兒用餐時間長與口臭無關
產生口臭與食物接觸牙齒的時間有密切聯系,因此要控制小兒用餐時間,并且養成按時、在指定的地方用餐的習慣,以確保口腔健康,從而預防口臭。
③在牙科照X光線,對小兒有害
牙科專用X光線器械,產生放射線極其有限。比起在空氣或自然光照中得到的放射量還要少,因此在牙科醫院通過X光線檢查口腔狀況還是很有必要的。
專家提醒
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口病與牙科疾病(如齲齒、牙齦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會引起口臭;長期吸煙喝酒或者吃辛辣食品(如蔥、蒜、辣椒等)也會殘留異味;其他如過分節食、女性發育期卵巢功能不全、心理壓力等原因都會導致口臭。
據專家介紹:口臭的病理表現在口腔,但根源卻在腸胃;倘若腸、胃、肺、口腔四部位的“三毒一菌”引發器官功能自律性失調,就會導致濁氣上升,從而口臭就產生了。
1.培養寶寶從小重視口腔衛生的習慣,做到飯后漱口,早晚刷牙。3歲以前的寶寶不會刷牙,可每次飯后用清水或紗布清洗口腔;
2.飲食要有規律。多吃蔬菜水果,粗細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
3.少量多餐飲食,防止消化不良。
4.注意預防并及時治療齲齒及排列不齊。
5.少吃甜食,特別是睡前不吃甜食。
6.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保持寶寶樂觀、向上的情緒,保持口腔唾液的正常分泌。
7.寶寶所用食具、奶具要經常清洗消毒,保持媽媽乳頭潔凈衛生,預防寶寶口腔炎的發生。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