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在產后6周左右進行病史詢問、常規檢查及盆底肌肉功能評估。醫生要仔細詢問病史,包括有無合并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糖尿病等容易導致PFD的高危因素。常規檢查主要包括會陰情況、一般婦科檢查。會陰檢查主要檢查會陰有無傷口,傷口愈合情況(有無紅腫、硬結、觸痛或壓痛),會陰體彈性,陰道口能否閉合,最大屏氣向下用力時會陰平面下移度及同坐骨結節平面的關系。檢查會陰骶神經分布區域的痛溫覺,了解有無神經損傷。婦科檢查主要了解子宮位置及復舊情況。
產科醫生提示,產后盆底檢查評估最好在產后42天進行,這時是產后盆底肌肉康復訓練的最佳時機。已育和30歲以上的女性,應在醫生指導下盡早進行盆底肌肉康復訓練,以防后患。在進行產后康復訓練時,醫生會針對產婦的身體情況進行評估,若有必要可借助機器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
產后盆底檢查功能評估主要包括盆底肌力、陰道收縮壓。盆底肌力主要評估肌肉收縮強度、能否對抗阻力,肌肉收縮持續時間及疲勞度、對稱性,重復收縮能力及快速收縮次數。直腸檢查用于評價在休息狀態及自主收縮狀態下的肛門括約肌有無受損。陰道收縮壓表示陰道淺深肌層的綜合肌力水平。醫師對各種檢查結果,應進行個體化分析和判斷,為個體化治療做準備。
如果有以下情況暫時不宜選擇盆底訓練,屬于禁忌癥:
①陰道出血(如晚期產后出血,月經期等)。
②泌尿生殖系統的急性炎癥。
③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者。
④合并惡性盆腔臟器腫瘤患者。
⑤癡呆,或不穩定癲癇發作。
慢性咳嗽、糖尿病等容易導致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常規檢查主要包括會陰情況、一般婦科檢查。會陰檢查主要檢查會陰有無傷口,傷口愈合情況(有無紅腫、硬結、觸痛或壓痛),會陰體彈性,陰道口能否閉合,最大屏氣向下用力時會陰平面下移度及同坐骨結節平面的關系。檢查會陰骶神經分布區域的痛溫覺,了解有無神經損傷。婦科檢查主要了解子宮位置及復舊情況。盆底肌肉功能評估主要包括盆底肌力、陰道收縮壓。盆底肌力主要評估肌肉收縮強度、能否對抗阻力,肌肉收縮持續時間及疲勞度、對稱性,重復收縮能力及快速收縮次數。直腸檢查用于評價在休息狀態及自主收縮狀態下的肛門括約肌有無受損。陰道收縮壓表示陰道淺深肌層的綜合肌力水平。醫師對各種檢查結果,應進行個體化分析和判斷,為個體化治療做準備。嚴格來說,所有的中、晚期妊娠產后婦女,均適宜行盆底肌肉康復訓練。對于有下述情況者,更應及早進行盆底肌肉康復:
①盆底肌力減弱。如無法對抗阻力、收縮持續時間≤3s(檢測盆底肌力評級≤3級)或陰道收縮壓≤30cmH2O者。
②產后出現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產后持續存在。
③產后出現盆腔臟器脫垂,如POP-Q系統評分1期或以上,尤其是伴陰道前后壁膨出。
④會陰傷口疤痕疼痛。
⑤產后性生活質量下降。
⑥產后排便異常。
⑦產后尿潴留。
產后盆底肌肉康復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盆底肌肉收縮能力、預防和治療PFD、改善性生活質量。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