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
化纖侵入乳管相關專家認為:除部分內因外,現代媽媽少乳汁的原因之一是與穿著打扮有關,比如衣服、尤其是內衣的纖維會堵塞乳管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準媽媽們在懷孕期間就應提高警惕--不要把內衣系得過緊。尤其是在妊娠后期,更應注意:
做內衣的織物一定要柔軟,最好選用優質純棉質料的。
避免讓肌膚直接接觸化纖衣物,不要在內衣外直接穿羊毛類衣服;
內衣的洗滌要格外精心,切勿將內衣與其他衣物一同洗滌;
每次使用內衣前,一定要仔細將其內側的灰塵、纖維狀物、毛羽等拂凈;
壓力
精神壓力所致現代生活的節奏很快,緊張的生活環境、繁雜的人際關系,往往使人的情緒產生極大波動,煩躁、驚喜、憂愁、郁怒等情緒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而這些因素可能會通過產婦的大腦皮層影響垂體的活動,從而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導致乳汁缺乏的情況。因此,在把生寶寶列入日程上的孕前期,準媽媽們就應該有意識地鍛煉自己調控情緒的能力了,聽聽音樂、讀讀好書、做做有氧運動,有張有弛的生活才夠健康。
飲食習慣
飲食結構不合理許多現代女性為追求身材苗條,一般都吃得很少,僅僅強調多吃些水果和蔬菜,連維持身體正常運作而必要的主食都被列入"黑名單"了,這種偏食現象往往會導致體內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的嚴重缺乏,當然乳汁也不會多了。在懷孕及哺乳期間,年輕的媽媽們可要為自己和寶寶的身體健康多考慮一點,千萬不要再挑食、偏食或少食。
分娩方式
分娩姿勢與母嬰接觸研究證實,傳統的仰臥式分娩容易"抑制"母乳分泌量,而采用坐式分娩卻能使泌乳量增加。此外,研究還表明,母嬰分離的產婦比母嬰密切接觸的產婦每天平均乳量少將近400毫升。目前我國的婦幼機構已普遍實施"母嬰同室",讓新媽媽們能與小寶貝日夜相處。
1、乳房雖有乳汁排出但聽不到寶寶的吞咽聲。
2、喂奶前母親沒有乳房脹的感覺,喂養前后乳房變化不明顯。
3、新媽媽分娩5天后乳房擠不出乳汁;出現乳頭疼痛和乳頭充血,喂奶后乳頭不變軟。
母親分娩后,乳汁不會立即分泌。早期母乳喂養過程,主要是促進腸道正常菌群建立。待生后1-2天內,腸道正常菌群基本建立后,逐漸增多的乳汁進入消化系統就會得到相當充分的消化和吸收。不僅保證了嬰兒健康成長,而且避免了尚未消化的食物顆粒直接入血引起的過敏。所以,純母乳喂養過程不僅保證嬰幼兒正常的生長,而且可以預防過敏。
若在嬰兒生后,媽媽的母乳不足,特別是第一次喂養前,就給予嬰兒配方奶粉喂養,會導致腸道正常菌群建立之前,一些未被充分消化的食物顆粒直接穿透間隙較大的腸壁進入血液,容易引起嬰兒過敏性濕疹等。因此,要堅持母乳喂養。特別是要堅持第一口喂母乳,讓寶寶先吸吮母親乳房建立腸道正常菌群,才可保證母乳的充分消化吸收,避免敏感體質嬰兒過敏。生后先喂嬰兒配方粉,即使少量,都會增加過敏風險。如果生后早期,母乳不足,嬰兒生后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7%時,可以在吸吮母親乳頭的前提下,給嬰兒喂養適度水解蛋白、含益生菌且營養均衡的配方奶。這樣才可在母乳不充足的情況下,避免嬰幼兒過敏發生。
1、加強寶寶的吮吸。實驗證明,寶寶吃奶后,媽媽血液中的催乳素會成倍增長。這是因為寶寶吮吸乳頭,可促進媽媽腦下垂體分泌催乳激素,從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2、避免服藥。哺乳期內,你一定要提醒太太不能亂服藥。有些藥物和食物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狀腺藥物、山楂等。遇到太太生病,最好在醫生的囑咐下服藥。
3、補充營養。乳汁中的各種營養素都來源于媽媽的體內,如果媽媽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況,自然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你一定要把大廚的職位擔當好,為太太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蔬菜、水果等。同時,多準備一點湯水,對太太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4、保持乳母良好的情緒。分娩后的媽媽,在生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這會制約母乳分泌。醫學實驗表明,乳母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乳汁分泌會急劇減少。因此,你有義務為太太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并隨時關注其心理健康。
5、食療。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礎上,再結合催乳食物,效果會更明顯。如豬蹄、花生米等食物,對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西醫對于奶水不足,除了乳房按摩及催產激素注射外,并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而中醫則建議食補重于藥補。例如:懷孕時若有妊娠貧血,要服用鐵劑補充,以預防產后大出血,造成體營養不足;產后則要增加營養,尤其要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和新鮮蔬菜;
若是為了鈣的補給,最好多吃些連骨一起的小魚(如:仔魚),及吃些芝麻豆腐、芝麻拌菜,用油以植物油較理想。中藥中具有通乳作用的藥物有下面幾種:
1、冬葵子:下乳滑胎,可治產后乳汁稀少或排乳困難、乳房脹痛。
2、王不留行、穿山甲:婦人服之,乳長流。治乳汁稀少或排乳不暢,可用王不留行煮豬蹄膀,配穿山甲、通草、黃耆等。
3、通草:用于產婦乳汁少,為下乳常用藥,常配合王不留行、穿山甲使用,如下乳方。
4、王瓜、土瓜根:通乳藥多用之。
5、滑石:通乳滑胎。
6、赤小豆:下胞衣、通乳汁,出自《本草綱目》;煮赤小豆汁飲,可下乳汁,出自《產書方》
中醫常用方劑
1、通乳丹:內含當歸、麥冬,可以養血滋陰,豬蹄可以補益通乳,通草也有宣絡通乳的作用。
2、涌泉散:王不留行、天花粉、豬蹄、有行氣通乳的作用。
3、豬蹄湯:有用豬蹄加花生或豬蹄加通草。
參考方劑:豬蹄、花生、王不留行五錢、穿山甲三錢、當歸、川芎、通草各四錢,對于許多產后缺乳的婦女都有很效果。
有些媽媽誤以為她們的母乳不足,而事實上她們奶水的供應是正常的。她們不了解喂母乳的嬰兒的一些正常的差異,有時會為一點點特別的癥狀而煩惱。其實如果孩子體重增加正常,換尿片情形也正常,那么便沒有什么好煩惱的。如果你的嬰兒有以下的情形:
需要時常喂奶:這是許多嬰兒需要時常吸吮或時常與媽媽在一起的需求,這都表示他得到足夠的奶水,而不是缺乏奶水。
似乎老是饑餓:母奶較牛奶易于消化,也不象牛奶給嬰兒未成熟的胃腸增加負荷,所以吃母乳的嬰兒需要更經常喂奶。
你了解自己孩子的喂奶習慣、體重及睡眠,不需與其他嬰兒比較。因為每一個嬰兒都是獨立的個體,一般在正常情形下有著個別的差異。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