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生兒心率與呼吸暫時停止時,采用一系列及時有效的手段來恢復心跳與呼吸,從而使生命可以延續(xù)下去。
除了極其罕見的心臟病外,新生兒心跳驟停的主要原因是呼吸暫停導致的心肌細胞缺氧。一旦新生兒的呼吸停止了,那么在很短時間內(nèi),他的心臟也會停止跳動。如果此時可以及時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可以避免心臟停搏。
新生兒復蘇分為2個階段,處理措施分別如下:
1.基本生命支持:是指當發(fā)生心臟停搏或呼吸暫停時,一系列旨在恢復心跳與呼吸的技術手段。該類措施往往便捷易行,醫(yī)護人員或只受過簡單急救訓練的非醫(yī)護人員都可以完成。雖然基本生命得手段支持比較簡單,卻是第一時間的緊急措施,對挽救新生兒的生命至關重要。在采取該類措施以穩(wěn)定患兒病情后,需要將其送到具備相關醫(yī)療能力的醫(yī)療機構進行進一步的生命支持。
2.高級生命支持:在通過基本生命支持維持住患兒生命后,還要進行進一步的救治。這一階段治療由有相關技能與經(jīng)驗的醫(yī)護人員參與。它包括恢復呼吸、按壓心臟、輸液、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等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都需要有明確的分工和高度的協(xié)作。
把握住新生兒復蘇工作的時機尤其關鍵。在新生兒出生后的幾秒鐘內(nèi),醫(yī)護人員就要按照以下4項指標來迅速做出判斷。
1.新生兒是否是足月出生?
2.羊水色澤是否是澄清的?
3.新生兒是否會自我呼吸或有無哭聲?
4.新生兒是否有良好的肌肉張力?
如果上述4項指標中中出現(xiàn)1項答案為“否”的,就應當開始進行初步新生兒復蘇工作了。
1.對可能出現(xiàn)的多器官功能損傷,予以密切監(jiān)護:
(1)密切關注患兒的體溫。如出現(xiàn)體溫下降現(xiàn)象,可將其置于嬰兒保溫箱中。
(2)通過儀器來監(jiān)測患兒的生命體征,如心率和呼吸等。
(3)要注意防范并發(fā)癥。
2.一些生理指標的監(jiān)測:如心率、血壓、血糖、氧飽和度等。
3.血氣分析:在復蘇后第一時間進行,可以有效評估造成窒息的風險。同時對重要臟器進行監(jiān)測,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干預。
4.定期監(jiān)測血糖:若是血糖低者,可予以葡萄糖靜脈滴注。
5.亞低溫治療:中、重度缺氧缺血者可進行亞低溫療法。
新生兒復蘇有一套完整而詳細的流程,下面做簡單的介紹。
一、保證體溫與清理氣道
1.保持體溫:若是新生兒無法維持體溫,可先用毛巾擦干身體,再將其置于暖臺上采用其它保溫法。保持全身干燥,有助于保證體溫不散失。
2.擺正體位:這一點對于保證呼吸通暢十分重要。使新生兒仰面而臥,用毛巾或衛(wèi)生紙折疊成2-3厘米厚,墊與肩下。從而使其頸部微微向前伸直,這樣的體位有助于呼吸流暢。
3.清理口鼻部阻塞物:若是口鼻部存在粘液或其他阻塞物,有必要予以清除。助產(chǎn)士可以先用手擠出或摳出鼻、口、咽等部位的阻塞物,再用吸管對上述部位進行仔細的清理以確保清理干凈。清理的順序是先口腔后鼻腔。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使用吸管或吸球清理口鼻等位置,可能會刺激人的迷走神經(jīng),使得新生兒兒出現(xiàn)心動過緩,咽喉等部位痙攣等不良反應。故吸管深度不宜過深,吸引時間要控制在10秒內(nèi),若是使用專業(yè)的吸引器,則設備負壓應當控制在80-100mmHg。
二、誘發(fā)并保持呼吸
1.觸覺刺激
在某些情況下,一些簡單的外界刺激,如輕輕撫摸新生兒背部或腳底,有可能激發(fā)其產(chǎn)生呼吸運動。
2.正壓人工呼吸
(1)指征:當新生兒無呼吸或僅有喘息樣呼吸,或心率低于100次/min時,需要進行正壓呼吸。
(2)具體做法:目前國內(nèi)最常用的方法是氣囊面罩通氣法。
a.確保氣囊的完整性后,將氣囊與氧氣瓶鏈接起來。面罩大小要合適,以可以封住口鼻,但不遮擋眼睛和下巴為最佳。
b.將面罩給新生兒戴好后開始通氣。通氣壓力相當于20-25cmH2O。若是病勢危重,則可短時間升高壓力至30-40cmH2O,后保持在20cmH2O,頻率一般在40-60次/min。
c.通氣半分鐘后,如果出現(xiàn)呼吸正常,且心率達到100次/min,可以逐步減少并最終停止通氣。倘若不可自主呼吸,或心率低于100次/min者,可選擇繼續(xù)進行氣囊面罩通氣直至恢復正常呼吸與心率,也可以采用氣管插管通氣法。若是心率低于60次/min,就要選擇氣管插管通氣法,并且輔以胸外按壓。
3.氣管插管通氣法
(1)指征:
a.氣管內(nèi)有異物,需要清除。
b.氣囊面罩通氣不起作用。
c.兼用胸外按壓法。
d.通過氣管給藥。
e.特殊情況:新生兒為低重兒或者身患先天性膈疝等。
(2)具體方法:
a.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來捏住喉鏡,將鏡面向前,從右側將該片推入,直至到達會厭軟骨處。
b.向上抬起鏡片,將會厭軟骨抬起,同時用小指將環(huán)狀軟骨向下按壓,從而暴露出聲門和聲帶。要注意的是,在向上抬起鏡片時,一定要確保鏡片平行移動,不能將鏡片前段翹起,以防對新生兒咽部構成傷害。
c.選擇適合的導管。并將導管前段置于聲門與氣道隆起處之間。
d.上述操作20秒內(nèi)應當結束。
三、維持循環(huán)
最常用的方法是實施胸外按壓。需要實施該法的指征有:在實施正壓人工呼吸30秒后,心率仍舊低于60次/min時,需要在正壓通氣的同時,輔以胸外按壓。按壓的位置大約雙乳連線中點處的下方,也就是胸骨下大約1/3處,具體的方法有拇指法和雙指法。
1.拇指法:從胸前環(huán)抱寶寶,雙手拇指重疊或是并列按壓,其它手指托住其后背。該法可以比較好的控制按壓的力度與深度,可以有效的改善心臟收縮能力,增強其泵血功能。
2.雙指法:用一只手支撐患兒,食指、中指來進行按壓。此法優(yōu)越之處在于患兒體積和操作著手的大小對操作沒有明顯的影響。
四、藥物治療
如正壓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30秒后,心率仍舊低于60次/min時,應實施藥物治療。一般常用的有腎上腺素和擴容劑。
1.腎上腺素
(1)指征:患兒無心率,或正壓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30秒后,心率依舊低于60次/min。
(2)劑量:靜脈滴注濃度為1:10000,劑量為0.1-0.3ml/kg;氣管給藥濃度為1:10000,劑量為0.5-1ml/kg,如有必要,可在5分鐘后重復進行一次。
(3)給藥方法:一般選擇通過臍靜脈途徑給藥。在沒有完成臍靜脈插管手術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氣道給藥。(濃度1:10000,劑量0.5-1ml/kg)。需要重復給藥的情況下,只要醫(yī)療機構的條件允許,一般建議使用臍靜脈途徑給藥。
2.擴容劑
(1)指征:如果患兒血容量偏低,失血或疑似失血、休克等現(xiàn)象,其他急救措施又無效果時,需要使用擴容劑。
(2)擴容劑的類型:一般選擇與人體血液滲透壓相等的晶體溶液,如0.9%的NaCl溶液。大量失血時,需要補充同血型的血漿。
(3)方法:通過外周靜脈,或臍靜脈注入。首次使用,劑量為10ml/kg。醫(yī)師在進行臨床效果的評估后,決定是否重復進行一次。
注意:對于早產(chǎn)兒或窒息患兒,擴容劑有造成血容量負荷過大的風險,可能引發(fā)顱內(nèi)出血等嚴重不良反應,需謹慎使用。
1.體溫:一般用中性溫度的暖箱。新生兒體重極低時(<1.5公斤),可以用塑料袋來保證體溫。
2.喂養(yǎng):缺氧缺血可引發(fā)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應加強監(jiān)控、仔細護理,喂養(yǎng)可延遲或微量進行。
3.肺不成熟:該類患兒往往肺表面活性物質比較缺乏,造成呼吸困難。可以使用氣道給予肺表面活性物質來予以治療。
4.高滲藥物:要避免使用高滲藥物,以防患兒出現(xiàn)顱內(nèi)出血。
5.早產(chǎn)兒用氧:為避免氧元素可能對早產(chǎn)兒產(chǎn)生的傷害,不建議使用純氧。在給氧的同時,要密切監(jiān)測患兒血液的氧飽和度,使氧飽和度始終維持在百分之85-百分之95之間。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