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出生寶寶的黃疸正常值與早產兒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產兒的黃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5毫克。
當寶寶的黃疸值超過12.9mg/dl或新生兒黃疸指數上升過快時(每日上升超過5mh/dl),或黃疸持續時間超過足月兒在14天內消退,早產兒在4周內消退這個時間,或者黃疸退而復現。就表示新生兒黃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黃疸。
1、光照療法
光照治療是一種通過熒光燈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輔助療法。光照治療通??梢跃徑庑律鷥狐S疸,因為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
2、換血療法
如果新生兒黃疸比較嚴重或經過光照療法后膽紅素水平仍持續升高,寶寶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3、其他療法
還可以采取其他措施來幫助寶寶減退新生兒黃疸。比如,確保寶寶能夠吃到足夠多的母乳或配方奶,這樣就能多排便。如果對寶寶的新生兒黃疸有任何疑問,一定要請教醫生,以確保媽媽選擇了正確的新生兒黃疸治療方法。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新生兒在生后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后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早產兒由于肝功能更加不成熟,黃疸會出現得比較晚,大概在第3或者第4天,而且持續的時間會更長,早產兒黃疸可持續14天或者更久。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黃疸開始時間為生后4-7天,持續2個月左右,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無臨床癥狀。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黃疸出現得早,生后24小時內即出黃疸。黃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后又加深。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治療的,如果是病理性黃疸的話主要的治療方式是照藍光,所以必須到醫院兒科就診后治療,并復測經皮測膽紅素了解治療效果。病理性黃疸不論何種原因,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后差,除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可引起死亡。
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要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如果是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如果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必須帶給醫生看。這是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由膽管到腸道后排泄,糞便因此帶有顏色,但當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則會造成肝臟受損,觀察寶寶日常生活:只要覺得寶寶看起來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體溫不穩、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狀況,都要去醫院檢查。
仔細觀察黃疸變化: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從眼睛觀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專家建議可以按壓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按壓的皮膚處呈現白色就沒有關系,是黃色就要注意了。
勤喂母乳:如果證明是因為喂食不足所產生的黃疸,媽媽必須要勤喂食物,因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勤吸才會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會愈多,千萬不要以為寶寶吃不夠或因持續黃疸,就用水或糖水補充。
1、西藥
(1)葡萄糖及鹼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給黃疸寶寶熱量,營養心、肝、腦等重要器官,減少代謝性酸中毒。
(2)血漿或白蛋白:供給與膽紅素聯結的白蛋白,可使游離的非結合膽紅素減少,預防膽紅素腦病。
(3)酶誘導劑:能誘導肝細胞滑面內質網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
(4)腎上腺皮質激素:能阻止抗原與抗體反應,減少溶血;并有促進肝細胞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對膽紅素的結合能力。
2、中藥
(1)消黃利沖劑:茵陳9g,桅子3g,大黃3g,茅根10g,金錢草6g,茯苓6g。
(2)茵陳蒿湯:茵陳1.5g,梔子9g,制大黃3g,甘草1.5g。
(3)三黃湯:黃芩4.5g,黃連1.5g,制大黃3g。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