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健脾開胃的藥物
寶寶食欲不振很可能是脾胃功能不好有關,治療上可以服用健脾和開胃的藥,同時可以給寶寶做個腸胃按摩。
2、飲食清淡
飯菜太油膩寶寶也會吃不下的,媽媽們可以做一些易消化、少油膩的飯菜。例如黃瓜、西紅柿、萵筍等都含有豐富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無機鹽等物質。烹飪方式可以選擇涼拌,既清涼可口,又能增進食欲。
3、補充礦物質
寶寶食欲不振可能是缺乏礦物質鈉、鉀、鋅、鈣,因此可以在醫生的知道下對這些元素進行補充或者食療調理。
4、益生菌
益生菌對調理腸胃有好處,寶寶適量食用可以活動腸胃,緩解脹氣、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
5、保證充足睡眠和適量活動
寶寶睡眠不好影響食欲,經常運動引起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6、合理治療
如果寶寶是因為某些疾病食欲不振就需要媽媽們盡早到醫院進行治療了,配合醫生對寶寶的病情進行確證再對癥下藥,切勿盲目處理。
推三關200次
位置:前臂內側面靠大拇指那一直線
手法:父母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面,沿那條線從腕推向肘部。
補脾經200次
位置:大拇指面的指腹
手法:就是在孩子的大拇指面的指腹順時針方向旋轉推動。
運內八針100次
位置:手掌面
手法:運內八針100次,就是在孩子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2/3處為半徑作圓圈,順時針方向圓圈推動。
揉四橫紋3~5分鐘
位置:孩子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靠近手掌的指關節橫紋處
手法:在孩子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靠近手掌的指關節橫紋處揉四橫紋3~5分鐘。
揉腹
手法:在孩子的臍部及其周圍用掌揉法,持續5分鐘后,孩子腹部有溫熱感即可。
以上是寶寶胃口不好助消化的基本手法,下面是針對病因的手法:
若為實證:使用瀉法
實證表現:大便干燥、口中有味兒、不愛吃飯、舌紅苔黃白厚等
具體做法是:揉板門、退六腑、摩腹、推下七節骨,
板門穴就在手掌大魚際,揉板門穴,也就是按揉手掌大魚際部;
六腑穴是一條直線,在上肢肘部到腕橫紋的小指一側,退六腑,就是醫者用食、中指指腹自肘部向下單方向推向腕橫紋;
七節骨指腰骶部第二腰椎至尾椎之間的直線,推下七節骨,就是醫者用食指、中指指腹由上往下推,稱“推下七節骨”。
若脾虛引起:與實證推拿法想法
如果寶寶是脾虛引起的腹瀉,推拿手法則和上述方法相反。即七節骨要推上,向下是治療便秘,同時逆著大腸方向摩腹。揉板門與上法相同。此外,還需要加推脾土穴,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家長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在大拇指外側旋轉按摩。
捏脊屬補法
適合于小兒的脾胃虛弱癥,有實火的小兒最好不用此法
指導:讓寶寶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寶寶的脊柱捏拿,捏脊3~5遍,并點按脾、胃俞穴各20次,脾俞穴在第十二胸椎刺突下旁開1.5寸,胃俞穴在第十一胸椎刺突下旁開1.5寸。
手法:醫者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由下而上連續捏五六次為一組,捏第三次時,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上方提起。此法每日做一次即可。
小貼士
在給孩子按摩推拿之前,一定要準備好BB油,在按摩部位涂抹均勻,用前最好先諮詢醫生的意見,如果妳不想要購買一般的嬰兒油,也可以使用椰子油、茶樹油等來幫寶寶按摩,這樣更有效。
訓練寶寶自己吃飯
適時訓練寶寶使用餐具月齡兒訓練自己扶瓶或拿奶瓶吃;
1歲左右訓練寶寶自己拿勺吃,但主要由大人喂食;
1.5歲左右可以自己用勺吃飯,大人在一旁幫助其在半小時內把飯吃完;
3歲左右可開始學習正確使用筷子。
定時定量吃飯
定時定量飲食定時定量飲食可以使寶寶胃、腸的消化液分泌及蠕動形成規律,攝人的食物得以消化,到時餓了自然產生食欲。
這個習慣從嬰兒時起即應注意培養,隨著月齡的增長,食物內容、量、時間可以改變,但定時定量的原則不能變。
適當加粗糧
食物越來越精細,對寶寶來說不是太好;這樣不僅會嬌慣了寶寶的胃,使腸胃蠕動變慢;還會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和牙的生長,使牙齒變得脆弱。偶爾吃粗糧,雜糧,比如玉米粥,山芋粥,黑米,小米(最有營養,而且健脾),各種豆類堅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食物多樣化
食物要多樣化有吸引力各種食物要合理,滿足寶寶對不同營養素的需要,食物要烹制的色、香、味、美有吸引力,孩子一看顏色,一聞氣味撲鼻香,就引起唾液的分泌。
也可在吃飯前喝幾口肉湯,促進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同時,合理安排食譜、多變的烹飪方法,對增進寶寶的食欲也很重要。
餐前不吃零食
專心進餐飲食要節制寶寶每次用餐不要超過1小時,愛吃的東西不要吃起沒完,要有節制。過多的飲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而且影響下一餐的飲食。
補充益生菌
適量益生菌猶如一道“開胃菜”,它能使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質、脂肪分解,幫助孩子消化吸收。同時,為孩子補充兒童專用的復合維生素B也能增進孩子的食欲。因為復合維生素B是“能量維生素”,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增進食欲。
捏脊
給寶寶脊部柱兩側從頭至尾進行推拿按摩,所謂“捏脊”療法:可以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強身體。對疳積、消化不良、厭食、腹瀉和便秘療效最好。宜在清早或飯后1小時進行,每天一次,6天為一療程。
飯前洗澡
在夏天清晨和傍晚的時候,讓寶寶到戶外運動一下,寶寶玩耍、消耗熱量后,情緒仍處在興奮狀態,假使先幫寶寶洗個舒舒服服的澡,舒緩寶寶的情緒,就像大人泡完溫泉、全身放松后,自然能夠是胃口和情緒一樣大好。
戶外活動
適當的戶外活動適當的戶外活動可以促進寶寶新陳代謝。有助于消化吸收,提高食欲。但應注意過度的疲勞興奮,注意每日充足的睡眠。
根本原因:寶寶消化功能出了問題
寶寶食欲不振拉肚子怎么回事?寶寶拉肚子時,寶寶的大便次數和量增加一天大于3次,或者伴有大便改變比如大便呈稀水樣或蛋花湯樣、伴有異常酸味或臭味、含有較多泡沫或不消化顆粒、奶瓣、含血絲或特別黑等,常常還伴隨 有發熱、食欲不振、嘔吐、尿量減少、精神萎靡、腹脹等,都說明寶寶的消化系統出現問題了
如何護理——當寶寶拉肚子時媽媽應該仔細記錄寶寶的腹瀉次數、大便性狀變化、補充水量。如果因為大便次數和量過多或進食少、嘔吐引起尿量明顯減少、精神不振,或伴有高熱、大便帶血或黏液膿血等,必須及時就醫。另外,如果寶寶腹瀉經飲食調整、一般藥物治療后仍遷延不愈,甚至伴有體重身高不增、消瘦,也應尋求專科醫生診治。
寶寶是否吃壞了肚子是常見的原因
寶寶食欲不振拉肚子怎么回事?寶寶食欲不振拉肚子,與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比如點心的給予方式不適當,用餐的時間不規律,飯前飲用過多的牛奶、果汁等飲料,都會讓寶寶吃飯的時候食欲不振引起拉肚子。
如何護理:飯前一小時不要給寶寶吃太多的零食,這樣會使寶寶容易飽腹,而且各類食物交雜一起,就會容易拉肚子;
媽媽們可以選擇食療來調理寶寶的胃口。飲食上給寶寶喝熬的特別粘乎的米湯,堅持3天左右就會好了。另外制作山藥小米粥也可以改善寶寶的胃口。拿一把小米小火炒至微黑,然后加2到3碗水,再加入適量山藥等水開后關小火熬半小時左右,篳出小米,將湯喂寶寶。如果寶寶的癥狀還沒有改善最好還是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切忌不要讓寶寶過量吃冷飲
寶寶食欲不振拉肚子怎么回事?在夏季,天氣炎熱,家長會給寶寶吃冷飲,但是這里小編提醒父母,不要給嬰幼兒吃冷飲,給嬰幼兒吃冷飲,一來造成食欲不振,影響寶寶正常飲食;二來長期吃冷飲還會吃壞肚子;三來還會給牙齒造成不好的損失,所以不建議給嬰幼兒吃冷飲。
兒童也要少吃冷飲,但是要注意吃飯前后半小時內、清晨不宜吃冷飲。活動后出汗過多時,應先喝點淡鹽水,補充因出汗失去的水分和鹽分,建議,100克冷飲最好分幾次給孩子食用。
寶寶發燒沒胃口飲食原則
寶寶發燒沒胃口是正常情況,家長不要強迫寶寶進食,可以少量多次喂給寶寶喜歡的食物。既要保證基本營養,又要飲食清淡易消化,目的是讓寶寶漸漸恢復食欲。
飲食上,父母們要給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以及補充大量的無機鹽跟維生素,還要給寶寶適當的熱量跟蛋白質。在飲食上最好是以半流質或者是流質食物為主,最好是以少吃多餐為主。最好是給在發燒的寶寶和一些牛奶、米湯等其他又營養又好消化的食物。
下面是寶寶發燒沒胃口可以喂養的食物,對身體恢復有幫助
米湯
寶寶發燒沒胃口吃什么好?在兒童發燒的時候,最好是吃一些大米粥或米湯,這類的食物不僅有營養還有足夠的水分,這樣的食物讓寶寶更好的吸收。而且大米粥的做法也是非常的簡單,只要把大米放到夠里面再加入適量的水就行了,要是寶寶還是不想吃的話可以在粥里面加一點糖,這樣子寶寶就更加的喜歡吃了
綠豆湯
寶寶發燒沒胃口吃什么好?綠豆是屬于良性,有著清熱消暑的效果。
注意:
兒童以及體質虛弱的人不宜多喝綠豆湯解暑。因為綠豆中蛋白質含量比雞肉還多,大分子蛋白質需要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小分子肽、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這類人的腸胃消化功能較差,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掉綠豆蛋白,容易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綠豆不但是食品,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的功效。從食療的角度來說,食物的溫熱、寒涼等天然屬性要與攝食者的體質狀況保持一致,才能起到保健(保健食品)作用。
新鮮的果汁
寶寶發燒沒胃口吃什么好?在夏季的時候可飲用一些西瓜汁,西瓜汁有著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等效果;到了秋天的時候可以喝一些新鮮的梨汁,它有潤肺、清心、止咳等效果;還有新鮮的橘子汁,它有著去濕、化痰等效果,比如:
①西瓜汁,夏季用。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除煩的作用。
②鮮梨汁,秋冬用,有潤肺、清心、止咳、祛痰等作用。
③鮮桔汁,有祛濕、化痰、清肺、通絡作用。
(5)藕粉、杏仁粉、代乳粉等營養米粉。
皮蛋瘦肉粥
用料:大米、豬肉、皮蛋、清水
制作方法:
1、把大米淘洗干凈,再放水浸泡半個小時。皮蛋切成小塊。
2、把肉先切成片,再把它切成絲,最后切成小顆粒。
3、在往鍋里面倒進冷水,大火把水燒開,把肉粒加進煮片刻,再把水面上的浮沫清楚干凈,然后倒進一半的皮蛋塊,煮2分鐘之后,再把泡好的米倒進去,改成文火煮40分鐘。
4、最后把剩下的那一些皮蛋進去,再煮10分鐘就可以了。
玉米面稀飯
用料:玉米面、蠶豆、胡蘿卜、蝦、菠菜、奶酪、水。
制作方法:
1、鍋中倒進冷水,先蠶豆跟胡蘿卜煮軟。
2、把煮軟的蠶豆以及胡蘿卜煮軟后撈起來,再把菠菜以及蝦放到開水里面燙1分鐘。把這四樣食材剁成碎塊,大小以適合孩子好消化為主。煮食材的湯不用倒掉,這些湯可以用來煮稀飯。
3、要是把玉米面直接的倒掉鍋里面煮稀飯的話,很容易結塊,因此要將玉米面先用一些涼白開水攪拌成面糊。
4、繼續加熱煮菜的水,但是不要煮開,以大約85度的溫度最好。倒入調好的玉米面糊,邊倒邊攪拌,水開之后,玉米稀飯就會漸漸的變軟
總之,寶寶發燒,爸爸媽媽要給寶寶弄一些細軟的食物,讓寶寶容易消化,寶寶吃了就更好的吸收。在這個階段最好給寶寶足夠的水分,不要吃油膩的食物,這樣子就能讓孩子的身體更快的恢復。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