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使用奶瓶的寶寶,尤其是在長牙后依然用奶瓶的孩子經常會出現奶瓶齒。爸爸媽媽們會發現,有的寶寶乳牙還沒有發育完全,但是長出來的牙已經壞掉了,有的甚至會變成黑色,牙根也爛掉了。其實,這些現象大都是奶瓶齲造成的。
1.長期使用奶瓶會產生齲齒
長時間含著奶瓶會使寶寶細菌入侵口腔環境病大肆繁殖蔓延。一些寶寶口腔清潔得差,大人不注意護理,于是就會導致寶寶形成齲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蛀牙。
2.導致寶寶地包天
寶寶在斷奶之前,奶瓶是最好的喂養工具。但是,在喂養寶寶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喂養的姿勢,最好是45度角抱住寶寶,使得奶瓶與寶寶形成90度來進行喂養,這樣可以避免寶寶日后變成“地包天”。
3.不利于寶寶長牙和學習說話
長期、過度使用奶瓶會讓舌頭和上顎承受過多的擠壓,造成寶寶牙齒長不齊。寶寶學說話后,奶瓶使用不當甚至可能會導致說話含糊不清的情況。建議在寶寶10個月后,就要慢慢訓練用杯子代替奶瓶,直到戒掉奶瓶。
1.正確掌握喂奶時間和次數
喂奶時間最好控制在一刻鐘左右,寶貝滿6個月就會學著自己抱奶瓶喝奶,但寶寶自己獨立喝奶不能多于20分鐘,不要由著寶寶邊吃邊玩,否則會使寶寶牙齒受到更多的損傷。
2.不能含奶瓶入睡
父母不能為了怕麻煩,就讓寶寶叼著奶瓶睡覺。要是寶寶已經習慣了,一定要盡快糾正,或者在奶瓶里裝上溫開水也行。
3.寶寶口腔清潔要到位
寶寶的嘴巴環境很重要,每當喂完孩子奶后,媽媽都要好好清潔他的小嘴巴,讓孩子的小嘴保持干凈。哪怕是寶寶還沒有長牙,也要重視起來這個問題,不然寶寶就會出現壞牙。
4.盡早換掉奶瓶
寶寶斷奶后就盡早拋棄奶瓶,改為用小勺子或水杯喝水,并且讓寶寶養成飯后一定要漱口的好習慣,再由漱口慢慢變成自己刷牙。
5.培養刷牙習慣
寶寶24個月之后,媽媽可用寶寶專用的牙刷,在寶寶吃過東西后及睡覺前刷牙給寶寶刷牙。
6.口腔檢查別忽視
寶寶長出乳牙之后,要經常去口腔科例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要趕緊治療。
一些家長覺得,反正日后是要換牙的,現在牙齒壞掉就壞掉,無所謂。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媽媽一定要好好預防寶寶出現奶瓶齒,免得寶寶正常長牙的時候,牙齒沒辦法吸收營養。
寶寶牙齒開始損壞時,一般刷牙會很難刷掉牙齒中間的食物殘渣。牙齒的表面有一層琺瑯質,這層保護層一旦被破壞了,就會使寶寶的齲齒越來越嚴重。寶寶的乳牙不能過早地被壞牙占據,否則寶寶稚嫩的腸胃功能也會因此受到傷害。而且寶寶一旦出現壞牙,他們咀嚼能力會變得越來越差,更有甚者因為牙的問題而影響長相。所以,父母千萬別小看奶瓶齒。
1.寶寶出現奶瓶齒,家長不要遲疑,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2.一般來說,初期醫生都會建議寶寶進行簡單的涂藥治療,但是,以涂藥方法治療齲病主要適用于齲損面廣泛的淺齲或剝脫狀的環狀齲,不易制備洞形的乳牙。不管怎樣,都要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治療。
3.當藥物治療無效的時候,家長不要理會寶寶的哭鬧,要及時進行去除病變組織的手術。簡單的說,就是拔牙。為了寶寶的健康,家長要極力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