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孩子的愛好和專長
父母可以根據寶寶的愛好,選擇合適的樂器。每一個樂器都有它值得學習的地方,但并不能得到寶寶同等的喜愛。對于寶寶初學的樂器,家長選擇時要多留心。對于孩子而言,剛開始學的樂器,對于孩子的審美以及性情的形成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樂器種類多樣,父母不妨多帶寶寶熟悉樂器:讓寶寶了解不同樂器的各種美妙聲音,多認識一些樂器的形狀。在平常與寶寶聊天的過程當中,就可以看出孩子喜歡哪種樂器,或者對哪一類的樂器比較感興趣。家長要注意的是,別讓寶寶去學習他厭惡的樂器,要明白興趣愛好才是孩子最棒的教師。
考慮孩子的生理條件和自身素質
任何一種樂器都有它獨一無二的特征,所以樂器對它的主人,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孩子選擇哪一種樂器學習,要綜合考慮孩子的生理條件和自身素質。簡單舉個例子,孩子想學習小提琴,那么就要求他有粗圓的指尖,如果手指(尤其是小指)長一些就更好了,如此一來按音的效果會比較好。如果孩子的生理條件滿足這些要求,那么學起來當然容易一點。
綜上所述,在給孩子選擇樂器的時候,不僅要看看孩子對樂器的喜愛程度,還要考慮孩子的生理條件及聽音能力是不是都過關。
1.考慮經濟狀況
如果孩子學習鋼琴就需要買琴,還需要請鋼琴老師,或者是給孩子報鋼琴補習班,當然也需要給孩子買這類的書籍、琴譜、音像資料等。在孩子水平提升時,還需要讓孩子考級或者是參加一些比賽,這就得需要一筆不少的資金。另外,有些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或是在孩子的學習中也需要進行更換,比如小提琴、手風琴等。如果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富足,可引導孩子學習長笛、葫蘆絲等投入資金較少的樂器。
2.避免盲目樂觀
有些兒童學了一陣電子琴,能稍稍彈出一些旋律,由于電子琴自身附帶了一些如自動和弦等功能,所以聽起來還不錯。這會讓孩子有一種錯覺,覺得自己演奏得挺好。而很多家長可能都是外行,聽著還覺得孩子進步挺快的,他們聽不出來孩子演奏的是好還是壞。如果有兩個孩子,自身素質相當,也是差不多時間學習樂器的,一個喜歡鋼琴,另一個選擇了電子琴。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表演同一首歌。由于電子琴附帶了很多的自動功能,可能普通人聽覺得后者演奏的要動聽得多。這時人們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表演的這首歌,有多少是孩子靠自己的實力去演奏的?因此,父母要學會明辨是非,避免盲目樂觀,正確引領孩子走入學習音樂的正道上來。
3.兒童學樂器不要光顧打基礎
現在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學習樂器時,一定要打好基礎。就拿電子琴來說,其有很多種型號,每種功能也都各有差異。隨著科技發展,這類樂器也是日新月異,更沒有固定的模式,又如何打好基礎?
這樣的場景很多家長都不會陌生:孩子通過一段時間學習電子琴,能通過自己的琴演繹部分音樂,但他們如果不用自己的琴就有點不知所措。這是因為電子琴是由不一樣的廠家生產的,不同的型號,它的功能以及每個操作鍵可能都不是統一的。
電子琴這類的樂器發展比較迅猛,廠家也積極的推出更好的琴。部分孩子習慣性的使用低端的琴,難免不太實用高端的琴。因此,家長不要在基礎學習上鉆牛角尖,應配合老師要求,正確助力孩子學習。
4.考慮孩子的智力及身體發育情況
對于3-4歲的小朋友來說,不必太過深入地學習樂器知識。當孩子五歲左右的時候,不妨讓孩子試試鋼琴等鍵盤類的樂器;如果要學習小提琴、二胡等,要等到孩子6歲左右。從普遍意義上說,孩子對鍵盤類樂器只需學12個月左右就能對音準以及節奏感準確地掌控,日后在轉學弦樂器就會更容易些。
寶寶學習音樂的最佳時期是2歲半—3歲半這個階段,此時也可以不需要特意學習某種樂器,而只是在輕松的氛圍中,和孩子玩各類關于音樂的游戲??梢酝ㄟ^這樣的游戲,寶寶對音樂的節奏和音律會提早有一個良好的感應。可以從詩歌、舞蹈或者畫畫中搭配些音樂,讓寶寶跟著節拍舞動,比如動動小手、踢踢小腳,隨著音樂自由起舞。
到孩子3歲半后,可以先教他了解一些五線譜的入門知識,并著手學一學樂器;等到寶寶4歲半的時候,可以慢慢讓孩子初步掌握樂器的技巧以及樂理方面的知識;當孩子上大班時,媽媽就可以陪同孩子試一試相應的樂器考級了。
1.培養愛好
平常多帶孩子觀看音樂會,還可以去聽同齡孩子演奏的音樂,也可以平常放一些比較好聽的音樂給孩子聽。讓孩子有一種“想學、要學”的念頭,讓孩子對學習器樂感興趣,同時為他挑選適合他學習的樂器。
2.因材施教
家長要按照孩子的知識程度、年齡特點來指導孩子學習。在讓孩子練習時,難度上盡量由簡單到難,如果通過游戲來引導孩子就更好了。還可以讓孩子通過效仿動物的聲調來學習樂器知識或者是練習指法。
3.多一些鼓勵
在孩子想要退縮時,要多多引導,態度不可太強硬,不能太粗暴急躁,要知道學習樂器不是一件可以急于求成的事情。大人要多夸獎和鼓勵孩子,如此一來孩子學習起來才更有積極性。
4.練習要循序漸進
因為孩子骨骼發育還不夠成熟,倘若練習樂器得太久就會引發孩子骨骼發育異常,出現畸形的情況。練習的時候最好采用動靜結合以及有松有緊的方法去學習。
5.為孩子創造表演條件
比如當家里來客人時,家長可以讓孩子表演一下才藝,讓孩子產生一種滿足感以及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從中獲得快樂。
6.家長要有耐心和責任心
父母作為寶寶學習樂器的關鍵引導人,極其關鍵,所以一定要有很大的耐心去引導孩子。
1.家長不妨從孩子的認知性及生理性入手,可以先引導他試一試鋼琴等鍵盤類的樂器。選擇的原因如下:
(1)這類樂器有固定的音準,可以讓幼兒日后輕松辨別音準。
(2)練習這類樂器,需要眼、手同時進行,對于培養孩子的協調能力十分有益,還能夠有效開發孩子左右腦的功能,尤其是右腦。
(3)在孩子剛開始接觸樂器時,父母務必要重視“視唱練耳”。因為學習的目的不單是為了表演,更是要學會欣賞別人的演奏。
2.吹奏類樂器并不適合0-3歲的小朋友,因為這一階段的兒童肺活量還不夠大,演奏起來會有些吃力。
3.建議幫孩子選擇比較輕便的樂器,一方面易于攜帶,另一方面,方便孩子能在各種類型的場所進行演奏。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登上閃閃的舞臺進行表演,在舞臺上演奏對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很有好處。
4.推薦孩子最初應學西洋樂器。這就需要教孩子認識五線譜,這是一種國際上通用的記譜法。孩子學會了它,對于以后想要轉學其他樂器,就會簡單很多。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