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進展,來勢兇猛、突然高熱、體溫超過39℃,甚至繼發嚴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損傷,導致死亡。
如果出現流感樣癥狀后,發生以下情況之一的為重癥病例,需住院治療。包括:
1、持續高熱3天以上。
2、劇烈咳嗽,咳膿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青紫。
4、反應遲鈍、嗜睡、躁動、驚厥等。
5、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表現。
6、醫學檢查有肺炎征象。
7、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1、從流行季節區分
甲型流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溫帶的秋季冬季發病率較高。
普通感冒:多發于秋季末期和冬春季節,特別是溫差變化較大的天氣。
2、從傳染性區分
甲型流感:傳播快、發病率高,傳染率可達50%,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容易引起暴發或流行。
普通感冒:以散發為主,一般人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后,因抵抗力下降,較容易發病。以單個病人出現,傳染率低于10%。不會引起大流行。
3、從臨床癥狀區分
甲型流感:最初出現類似普通流感癥狀,但體溫突然超過39℃,肌肉酸痛感明顯增強,伴隨有眩暈、頭疼、腹瀉、嘔吐等癥狀或其中部分癥狀,而呼吸道癥狀輕微或不明顯。
普通感冒:全身中毒癥狀輕微,發熱較低,但呼吸道癥狀明顯,常以鼻咽部發干,打噴嚏開始,之后出現流涕、鼻塞等癥狀。
4、從愈后效果區分
甲型流感:兒童、老人、身體衰弱的恢復較慢,容易發生并發癥,死亡率為0.51%,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病毒來勢兇猛,二是民眾起初對新疾病不重視,以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隨便吃些藥,錯過了發病初72小時的最佳救治期。
普通感冒:一般來說,如沒有并發癥,1周內可自愈,很少因感冒而危及生命。
5、從免疫力區分
患甲型H1N1流感后,比患普通感冒后產生的免疫力強,感染治愈后可維持2~4年,普通感冒后獲得的免疫力較弱,因此,一個人在短期內可以反復患普通感冒。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傳播途徑不是食用熟豬肉。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溫,食用燒熟的豬肉不會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豬肉加熱至71℃,就能殺死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其次,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途徑通常是通過感染者咳嗽和打噴嚏等。目前已證實,與已感染甲型流感的人直接接觸會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
第三,人感染甲型流感的傳播途徑可能還有接觸受感染的生豬、接觸被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的環境、與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人發生接觸。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傳播途徑已經很清晰明確,我國是完全有能力檢測和防治人感染甲型流感的。
1、一般治療:醫生給得了甲流的患者的建議是要多休息,多飲水,同時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高熱病例可給予退熱治療。
2、抗病毒治療:研究顯示,此種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扎那米韋敏感,對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耐藥。
3、一般情況下,甲流與普通感冒一樣可以通過人自身的免疫系統恢復,如果出現持續發燒的情況,則需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
流感病毒可分為甲型(A)、乙型(B)、丙型(C)三型,一般流感的流行由甲、乙型病毒引起。甲型流感病毒易發生抗原變異,其特點為突然發生與迅速傳播,在學校、幼托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可發生暴發流行,目前的流行株為H1N1和H3N2。甲型流感變異頻繁,每隔2~3年就會有流行病學上重要的抗原變異株出現而導致暴發流行。甲型流感在我國北方呈冬季流行模式,每年1-2月份單一年度高峰;廣東、福建等最南方省份呈4-6月份單一年度高峰;中部地區呈1-2月份、6-8月份雙周期高峰。
1.盡量少與病源或病源相關的事物接觸
這段時間父母最好不要帶孩子到人過多的地方玩,避免前往人群擁擠的場所。如果確實需要帶寶寶出入人多的場所,最好給寶寶戴上口罩。家長盡量不要與他人進行身體接觸,包括握手、親吻等,也不要到醫院探視患傳染病的病人,不與病人共餐。
2.多參加戶外運動,講究衛生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多參加戶外體育運動,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3.勤洗手
預防甲型HlNl流感的第一要務是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要經常使用消毒液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此外,與手、口經常接觸的用品也是清潔消毒的重點對象,比如對電話機、水杯、餐具、玩具等都要定期進行清潔消毒。
4.保證睡眠,多吃水果蔬菜
應保證睡眠每天在10小時左右,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 的水果、蔬菜和適度的高熱量、高蛋白食物,可有效增強對病毒和細菌感染的抵抗力。同時多喝開水,也是促進機體的代謝功能,抵御病毒入侵的好辦法。
5.根據天氣冷暖變化勤添減衣服
近期晝夜溫差大,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加減衣物,但也注意不要加衣過多,汗捂在衣服里面,到戶外冷風一吹,反而容易感冒。
6.個人生活用品要專用
不要與其他人共享或交換使用毛巾、牙刷、牙膏等個人專用物品。注意餐(飲)具、食物、空氣消毒。餐(飲)具首選煮沸消毒15~30分鐘,也可用0.1% 過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2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
7.不要帶病堅持上課
據統計聚集性疫情96.4% 發生在學校,所以學校的防控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但從目前的監測結果來看,學校暴發的疫情絕大多數都是輕癥,不用特意治療就會自我康復。需要提醒廣大師生,不要帶病堅持上課,包括老師。
8.已患甲流的兒童,應避免感染他人
在首次出現發燒后5-7天內以及體溫恢復正常(未使用退燒藥物)后24小時內留在家中,暫停上學或工作,避免感染他人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