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癥狀:頭痛且脹、目赤多眵、顴紅咽燥、煩躁胸痛、溲赤便秘、經多、頭腦空痛、頭目眩暈、胸悶氣短、心悸心慌、面色蒼白、唇爪蒼白、納少脘問、腹痛拒按、性急易怒,顏面潮紅,日苦目赤 1.陰虛肝旺 經行前后頭痛且脹,目赤多眵,顴紅咽燥,煩躁胸痛,溲赤便秘,經多。苔黃,舌紅且干,脈弦細而數。
2.氣血虛弱 經行量多如崩,數日方止,而致頭腦空痛,頭目眩暈,胸悶氣短,心悸心慌,面色蒼白,唇爪蒼白,納少脘問。苔薄或薄膩,舌淡,脈細弱無力。
3.痰瘀阻絡 經前或經行頭目錐痛,或頭額沉重脹痛,經行量多有塊,腹痛拒按,平時帶多黏膩。苔膩質暗,脈細弦或細滑。
4.肝陽上亢 經前或經行頭痛頭脹如裂,經行量多色紅而黏稠,性急易怒,顏面潮紅,日苦目赤,溲黃便秘,苔黃糙,舌紅,脈弦。
1.陰虛肝旺 經行量多,陰液不足,肝木偏亢而致。
2.氣血虛弱 素體氣血兩虛或加上經行量多如崩,經后氣血虛弱,血虛不能榮腦,腦竅失養而致頭痛。
3.痰瘀阻絡 經血下行不暢,瘀血上擾于腦而致。如痰濕之體,挾痰濁上找于腦,痰瘀互結,亦致頭痛。
4.肝陽上亢 素喜抑郁易怒,若經行量多如注,肝失血養,肝經易郁,氣機失暢,郁而化火,上擾腦絡,而致頭痛。
檢查項目:b超、CT、磁共振
經行頭痛的檢查主要是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了解患者的癥狀和體征,結合輔助檢查,如X片、CT、彩超等可以明確診斷的。應注意與外傷頭痛(如腦震蕩后遺癥)、腦部腫瘤(垂體腫瘤)等鑒別,前者多有外傷病史,頭痛與月經周期無關。后者頭痛伴視力異常,嚴重者亦有惡心嘔吐,閉經、溢乳。
女性要記住月經到來的日期,因為經期保健要從經期前開始。經前期緊張綜合癥的典型癥狀開始于月經來潮前7~14天,癥狀逐漸加重,行經期前2~3天達到高峰,行經后明顯消失,而且癥狀伴隨月經周期每月出現一次。在這期間,妻子稍忙或工作不順心,就有可能使癥狀加重。如果丈夫在妻子經期到來3~5天能從精神上給她以鼓勵和安慰,體貼照顧,使她心情輕松愉快,就可以使癥狀減輕一些。在月經期內,女性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接觸冷水。因經期由于盆腔水腫、充血,子宮韌帶松弛,子宮頸口不緊閉,子宮內膜形成創面,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亂而致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等月經失調的疾病。丈夫要主動分擔家務勞動,讓妻子在經期睡足、睡好、休息好。抵抗力增強了,癥狀自然就會緩解,消失。
1.對頑固性頭痛伴惡心嘔吐,尤其經凈后持續頭痛者應進一步檢查,可作腦電圖CT或核磁共振、眼底檢查等,明確有否器質性病變。
2.情緒抑郁或急躁發怒都可誘發或加重本病,平素應調節情緒,樂觀舒暢,促進肝的疏泄和調達功能,防止肝火或肝旺引起的頭痛。
3.中醫認為久痛屬瘀,凡頭痛病程長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人絡癥狀,如頭痛如錐刺狀,或頭部陣發性脹痛如拆裂狀,此時應用搜風剔絡,化瘀止痛的蟲類藥如蜈蚣、全蝎等方能止痛,但虛證頭痛者不宜使用。
1.黃芪30克、當歸12克、紅花3克、紅棗50克,煎服,分2~3次飲服。用于血虛頭痛。
2.童子雞1只、天麻15~20克,加酒、姜、惠等佐料適量,隔水蒸,吃雞與天麻片。用于血虛精虧頭痛。
3.紅花10克、天麻30克、紅棗30克,用黃酒500克,將藥浸沒,2周后服,每日l~2次,每次15毫升。用于血瘀頭痛。
4.用夏枯草15克,豬瘦肉60克,煮湯服用。或用菊花15克,白糖適量,開水泡茶飲用。用于肝火型者。
5.川芎6克,白芷9克,魚頭1個。加水放燉盅內隔水燉熟,喝湯食魚頭。用于血瘀型者。
6.何首烏60克,雞蛋2個,共煮,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吃蛋喝湯。用于血虛型者。
7.紅棗燉兔肉:紅棗15枚,兔肉250克。放燉盅內隔水燉熟服用。
8.當歸生姜燉羊肉:當歸30克,羊肉250克,生姜15克。加水放燉盅內隔水燉熟,調味吃。
9.菊花茶:菊花15克,白糖適量。用開水泡茶飲用。
10.綠豆飲:綠豆適量,加水煮熟,糖調味服食。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