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幼兒園,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需要綜合考慮一個幼兒園的各方面條件,以便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開學之前,找關系、拜托熟人等,就為了能使孩子順利報名。但可惜的是,我國還未出臺“幼兒教育法”,所以對幼兒園并沒有一個確切的定性,它不屬于義務教育范疇,也沒有如高等教育般的嚴格規定。
時下,擇園風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師資力量分布不均。相比部分優質幼兒園,社會上很多幼兒園的設施、服務等條件都比較差。當然,也存在各方面都比較優質的民辦幼兒園,但由于收費過高,大多數人都無法承擔。
1.能夠讓幼兒園里的孩子們自行玩玩具,又或者是能夠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不僅僅是讓孩子們不知所措的、漫無目的的活動,更不是讓孩子們長時間處于靜止狀態。
2.每一天,幼兒園都會讓孩子們進行好幾種活動,例如拼圖、搭積木、涂鴉、一起做游戲等,而不是僅僅只進行一種游戲。并且,孩子們每天進行的活動時間、活動項目都不相同,而不是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幾件事。
3.進行一些能夠讓孩子們獲取相關生活經驗的活動,比如學習數字、做服務工作、觀看動物世界、認識新植物等等。
4.教室里的裝飾,要用孩子們親自創造的作品,例如孩子的涂鴉、孩子親手制作的手工藝品等。
5.不固定每天讀書、講故事的時間,老師可以隨時隨地讀書給小朋友們聽。
6.教師教導孩子,不應該拘泥于固定的課程表。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經驗等,最好是根據孩子們的特性,進行不同的教導,選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課程表只針對優秀的、以及需要幫助的孩子。
7.如果可以,最好是每天都能讓孩子們進行戶外活動,而不是長時間讓孩子們在室內接受教學。
8.在每天的教學中,老師面對的不僅僅是整個大集體,他們會針對某個孩子或者某個小組的孩子們進行單獨溝通和輔導。
9.老師應當與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活動,而不是單單只會填寫工作表。
10.要讓孩子愿意上幼兒園、期待著去幼兒園,并且要讓父母送孩子去幼兒園時,感到放心、安全。
1.創辦人的品格
幼兒園的創辦人是否具有良好的人品,以及專業素養。家長只有提前了解這些,才能了解到幼兒園的宗旨是什么,園內所實行的政策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等等,為孩子選擇一個優秀的幼兒園提供良好的基礎。
2.教師的素質
幼兒園的教師是否擁有一定的人品素質,以及專業素養。幼兒園教師的人品及專業素養,決定了孩子將會接受怎樣的初級教育,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因此,家長也需要提前了解。
3.硬件條件
(1)幼兒園小朋友的教學活動空間的面積。
(2)孩子們室內的游戲場所的大小。
(3)孩子們的住處是否達到標準,即寢室的高度要大于等于2.3米。
(4)孩子們是否擁有室外的活動場所。
(5)幼兒園是否是把孩子們的安全以及身心健康放在最首要的位置。例如班級內是否裝有獨立的盥洗設施、安裝設施的位置是否方便,是否會危害到孩子的安全,保證孩子在園里用餐、用點心前后以及如廁后能方便洗手,并且要達到國家衛生部門的標準為前提,即活水洗手半分鐘。
4.教學活動是否規范、是否務實
教學活動要帶有有意義的目的,比如感官系統的訓練、全腦開發教學等,都是以讓孩子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及經驗為最終目標,父母要正確把關。
1.路途遠近是基本考慮點
最好是選擇住所附近的幼兒園。不要因為幼兒園的名氣而忽略路途的遠近,否則因為一時的盲目選擇,引起以后麻煩的種種接送問題。
2.不要盲目追求幼兒園等級
并不是等級越低的幼兒園,師資力量就越弱。有部分幼兒園雖然因為占地面積的問題沒有達到示范園的標準,但內部的教學嚴謹、服務意識強、教師的專業素養高、家長的滿意度也較高,即使不是示范園,這樣的幼兒園也值得家長的信任。
3.根據經濟條件,量力而選幼兒園
幼兒園的收費標準并不統一,之間存在著比較大的區別。而收費越高并不代表教育質量就越好,收費低也不代表教育質量就有問題,這兩者之間不一定是正比關系。因此,父母不需要為此承擔沉重的經濟負擔,要學會量力而行。
4.選“特色”幼兒園須慎重。
最好不要浪費孩子過多的時間訓練某一種技能。孩子還小,需要多多融入身邊的環境,以便各方面綜合發展,例如語言的表達、人際交往、體能運動等。
5.盡量不要選全托幼兒園。
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需要親人的關心、愛護,倘若選擇全托幼兒園,就會減少孩子與家里人的相處時間,沒有辦法正常與家人發展感情。長期下來,就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更不會完全信任父母。因此,除非必要情況,否則父母不要為孩子選擇全托。
6.不要進入高一級的班級
一方面,大多數孩子的智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譬如一個聰慧的三歲孩子,要跳級進入四歲年齡段的班級,那么他的能力就可能顯得很平常,甚至在各方面不如同班同學,如此對孩子的自信心的培養極其有害,會給孩子帶去負面的心理影響;另一方面,在孩子幼兒園畢業將升入小學時,很可能會因為年齡的限制而無法順利升學,那么孩子就會遭到“留級”的打擊。
7.入園不要進行“定性培養”
進入幼兒園之前,幼兒的各方面情況都沒有明確下來,比如興趣、愛好、個性等。所以,父母最好不要自行決定孩子的培養方向,不需要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某項技能。幼兒園招生時一般都只有面試,而面試也多是檢查小朋友的身體情況,譬如有無傳染病、看看小朋友是否識數(1,2,3……)、是否識別顏色等等。對于部分父母有目的、逼迫孩子接受定性培養的行為,是不倡導、不可取的。
8.加強對父母的教育
關于學齡前教育,日本對家長的教育反倒是很看重,在日本幼兒園中,經常可以看到“雙親班”、“媽媽班”等等。學習班分為兩類,一類學習班是針對嬰幼兒的家長,另一類是學習班則是針對準爸爸準媽媽進行學習。一般爸爸媽媽需要學習的是幼兒心理學、家庭教育宗旨等。如果國內幼兒園有相關課程,希望家長們都能積極參與。
小建議:幼兒園階段是孩子開始學習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關系著孩子未來的各方面素質,譬如人際交往、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這些都會在孩子的幼兒階段打下基礎。因此,父母在選擇時不可太草率,不過,在做選擇之前,要先詢問孩子的意愿。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