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懷孕后,孕婦從懷孕第6 周開始血容量就逐漸增加,34 周達到高峰,并在這個水平上一直維持到產后兩周才恢復到孕前水平。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左右,所以血容量增加后,組織間液也會增加。
2、由于血液增加時,血漿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會相對稀釋,血漿白蛋白的相對濃度也比非孕期時要低。而血漿白蛋白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漿滲透壓要比非孕期低。這樣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滲透到組織間液中,從而造成下肢水腫。
3、妊娠后子宮增大,使骨盆內壓力增高,從而使下肢靜脈血流受到影響。這也是下肢浮腫的重要原因之一。孕期浮腫如果休息或睡眠后見輕,是屬于生理性的,不必擔心。
以上的幾個浮腫原因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水腫明顯,且無緩解,則應進一步檢查有無其他妊娠合并癥,及時診斷與治療。
1、首先要確保進食足夠量的蛋白質。每天一定要保證食入畜、禽、肉、魚、蝦、蛋、奶等動物類食物及豆類食物。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貧血的孕婦每周還要注意進食2—3次動物肝臟以補充鐵。
2、要進食足量的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它們可以提高機體抵抗力,加強新陳代謝,還具有解毒利尿等作用。孕婦每天不應忘記進食蔬菜和水果。
3、不要吃過咸的食物。水腫時要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過咸的食物,尤其是咸菜,以防止水腫加重。
4、控制水分的攝入。水腫較嚴重的孕婦應適當控制水分的攝入。
5、少吃或不吃難消化和易脹氣的食物(如油炸的糯米糕、白薯、洋蔥、土豆等),以免引起腹脹,使血液回流不暢,加重水腫。
若出現孕婦腳腫的問題,首先要搞清楚腳腫是怎么回事,生理性腳腫做好以上五個步驟,相信在一定程度上會解決很多家庭對于孕婦腳腫怎么辦的疑惑。
1、休息。從事久站、久坐工作的人,水腫情形會比較嚴重。準媽媽最好每工作1小時,休息10—15分鐘,換換姿勢,活動一下雙腿。
2、抬高雙腿。臨睡前(或午休時)抬高雙腿15—20分鐘,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減輕靜脈內壓的作用,不僅能緩解孕期水腫,還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的發生。
3、如果腹部有下墜或膨大的感覺,可以買一條托腹帶輕輕托住,以減輕壓力。
4、食用低鹽餐。懷孕后身體調節鹽分、水分的機能都下降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控制鹽分的攝取,每日攝取量在6g以下。
5、左側睡。睡眠時采取左側臥,可以避免壓迫到下肢靜脈,并減少血液回流的阻力。
正常的浮腫通常只在腳和腳踝上出現,兩腳都會有。如果浮腫變得很嚴重,發展到小腿,并且按下去出現一個凹陷,就可能是先兆子癇,你應該馬上去看醫生,確保自己沒有出現并發癥。
如果只有一條腿浮腫,尤其是如果你的小腿發紅、疼痛、變粗,你也應該去看醫生,因為你可能患了血栓。
孕婦浮腫還可能發生在手指、臉、下背和手腕上。如果你的手腕和手都浮腫了,那被稱為腕管綜合征,這是由于浮腫壓迫了向上延伸到胳膊的神經管。
如果你在孕期容易出現浮腫,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在產后頭三四天內,浮腫還會暫時加重。這是因為,你的身體開始恢復正常后,所有作用于孕期的多余組織、血管和液體現在都得通過腎臟被溶解和排出。這也是你在產后要排很多尿的原因。但是,由于你的腎臟不能一下子處理完所有的多余水分,所以,一部分水分隨尿液排出之前,會在身體的各組織內積聚。
在孕期28周以后,醫師要陸續為準媽媽檢查是否有水腫現象。因為準媽媽的子宮,此時已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會壓迫到靜脈回流,所以,靜脈回流不好的孕婦,此階段較易出現下肢水腫現象。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孕婦的水腫現象會日益明顯。 一天當中下午會明顯些,夜間休息會使水腫減輕。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