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感冒
秋季是季節交替的時候,氣溫不恒定,一天中溫差較大,孩子活動量大,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小孩,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循環系統發育尚未完善,非常容易出現早晚受涼、中午受熱等情況,從而引發發燒、咳嗽、流涕等感冒癥狀。
NO.2 腹瀉
由輪狀病毒引起,傳染性強。在腹瀉流行期間不要接觸患兒,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不要用抗生素。
NO.3 盜汗
秋季孩子容易出汗,要注意衣服隨氣溫適當增減。衣服濕了要及時更換,以免受涼感冒。用中藥玉屏風散有較好止汗效果。
NO.4 痱子
秋末是痱子的高發時節,有的孩子在炎熱的夏季沒有患痱子,到了夏末秋初卻生了痱子。夏季父母都比較注意預防,到了秋季,天氣還不穩定,某一天,氣溫可達夏季那樣高,但這時父母已經不再給孩子勤洗澡,擦痱子粉了,有的甚至開始捂孩子了,結果就造成了夏季不得,秋季得的現象。
NO.5 咽炎
秋季濕度下降,空氣逐漸變得干燥,小兒出汗減少,喝水也減少,大多不會主動要水喝,咽部干燥,在咽部長存的細菌就會繁殖導致咽炎,氣管炎等,這是造成小兒易患咽炎的外在原因。北方咽炎的發病率很高,慢性咽炎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
NO.6 氣管炎、肺炎
秋季小孩容易感冒、發燒,如果抵抗力差或者治療不及時,極有可能發展成為氣管炎、肺炎。
NO.7 蛔蟲癥
夏季瓜果梨桃、生蔬菜吃的較多,感染蟲卵的機會增加,到了秋季,蟲卵大多變成了成蟲,寄生于腸道,這時可常規給孩子服用一次驅蟲藥。
NO.8 哮喘
秋天里忽冷忽熱的天氣,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秋雨綿綿,潮濕的環境使霉菌加速繁殖……這些都容易導致孩子哮喘發作。
NO.9 皮膚過敏
夏秋轉換季節時,這些不少小孩都有皮膚干癢、鼻子癢、打噴嚏,流眼淚等癥狀,嚴重的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這些癥狀都是過敏引起的。許多過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因為花草、樹木的花粉混雜在空氣中,從鼻子進入體內后導致的“秋季過敏癥”。
NO.10 過敏性鼻炎
秋季天氣干燥,空氣的污染比較嚴重,各種過敏因素容易“招搖過市”,刺激孩子的鼻黏膜,引發過敏性鼻炎。
一、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是很常見的兒童容易患的呼吸道疾病。秋天季節孩子的體質本身就比較弱,抵抗力也差,很容易著涼,如果不慎感冒,就很容易發展成為支氣管炎。患支氣管炎的孩子常常會出現發熱、咳嗽、嘔吐、腹瀉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還可能會發展成為支氣管肺炎。一般患支氣管炎的孩子癥狀較輕,只需要多注意保暖,避免吹冷風,多注意休息,不吃生冷的食物,并且配合用藥即可。
二、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也是兒童時期比較常見的疾病,扁桃體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扁桃體炎是因為病原體入侵導致的,如果扁桃體炎急性發作一年多達4次以上就可視為慢性扁桃體炎。孩子患扁桃體炎一般癥狀為發熱、咳嗽、喉嚨痛、吞咽困難。家長要預防孩子患感冒,平時多注意營養的攝入,增強對病毒的抵抗力,這樣可以預防患扁桃體炎。如果嚴重的話,需要盡快送孩子去醫院檢查治療。
三、肺炎
肺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通常嬰幼兒的發病率比較高,也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炎是由細菌或者病毒引起的。患肺炎的孩子通常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熱等。預防肺炎主要通過增強體質、避免讓孩子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種疫苗等方法。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在肺炎初期就要控制住病情。
四、感冒
孩子感冒想必是最常見的疾病了。很多家長抱著不以為然的態度,認為感冒過幾天自然就會痊愈,隨便買些感冒藥吃就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的體質不比成年人,家長不能把成年人的做法加到孩子身上。如果發現孩子感冒,不能隨便用藥,而且用藥的劑量也不能過大,以免傷害到孩子的肝腎功能。多喝白開水,多休息是最好的方法。
避免冷熱不均
夏秋交替時節,氣溫不穩定,忽冷忽熱,尤其是在一天中氣溫溫差比較大,很易感冒。由于嬰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循環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外界的急劇變化,很容易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感冒癥狀。不要過早給寶寶加衣服,每天要根據天氣變化給寶寶增減衣服。
當寶寶出汗時
(1)當寶寶已經出汗時,不要馬上脫掉衣服,應該讓寶寶靜下來,擦干汗水,再脫掉一件衣服;
(2)不要把出汗的寶寶放到風口處乘涼,更不能使用電風扇或空調等方法為寶寶降熱;
(3)不要讓寶寶快速喝冷飲,應給寶寶喝溫白開水,這樣不但可預防感冒,更重要的是對寶寶胃腸道和肺部有益。
預防呼吸道感染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則是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要比上呼吸道感染嚴重得多。讓寶寶到大自然中去鍛煉,有氧鍛煉是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好方法。可大多數父母都是怕寶寶凍著,很少有怕寶寶熱著的,早早就給寶寶穿上厚厚的衣服,蓋上厚厚的被子,天氣剛剛有些涼意,就閉門閉窗,這無異于剝奪了寶寶在大自然中鍛煉的機會。
添加衣服方法
(1)當秋季來臨時,不要急于給寶寶添加衣服,加上后就不好減掉了,因為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只能是越加越多;
(2)最好的辦法是您與寶寶穿一樣厚薄的衣服,如果您靜坐時不感到冷,小兒就不會冷。寶寶雖然沒有大人耐寒,但寶寶始終是在運動狀態,即使是睡著了也不會安靜。
預防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感染,好發季節是秋冬。易發于兩歲以內嬰幼兒,是流行較廣的嬰幼兒傳染病。秋季腹瀉是傳染病,患有秋季腹瀉的患兒可從大便中排出大量的輪狀病毒,可于感染后1~3天開始排出,最長可排6天。
(1)父母處理完患兒大便后要徹底清洗手部、被糞便污染過的物品,以免傳播。
(2)在腹瀉流行季節,不要接觸患病兒,不要帶寶寶到人多的場所玩耍。
(3)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
秋初防痱
有的寶寶在炎熱的夏季沒有患痱子,到了夏末秋初卻生了痱子。夏季父母都比較注意預防,到了秋季,天氣還不穩定,某一天,氣溫可達夏季那樣高,但這時父母已經不再給寶寶勤洗澡了,結果就造成了秋季起痱子的現象。
(1)雖然天氣漸漸涼下來,也要堅持給寶寶洗澡。通過不間斷的洗澡,提高寶寶對逐漸變涼的氣候的適應能力。
(2)不要過早給寶寶添加過多的衣服,睡覺時也不要蓋得過厚。
預防咽炎
秋季濕度下降,空氣逐漸變得干燥,嬰兒出汗減少,喝水也減少,大多不會主動要水喝,咽部干燥,在咽部長存的細菌就會繁殖導致咽炎、氣管炎等,這是造成嬰兒易患咽炎的外在原因。
(1)父母要督促寶寶多喝水,飲料不能代替白開水,尤其含糖多的飲料。
(2)注意室內濕度,可使用加濕器,調解室內濕度。
(3)減少寶寶之間相互感染的機會。
1、用柔軟毛巾擦臉
作用:防皮膚傷害
媽媽在給寶寶擦拭或洗臉的時候,應該選用柔軟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后,需要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寶寶的嘴唇容易干裂。媽媽應該先用濕熱毛巾敷在寶寶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兒童專用潤唇膏。寶寶鼻腔內的黏膜比較容易干燥,媽媽可以用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滋潤鼻腔。
有些媽媽會認為秋 冬季 節氣溫較低,可以不用每天給寶寶洗澡,尤其是北方。其實穿得多的日子,更是要為寶寶做好每天的個人衛生工作,并且應該在清潔工作后。
2、不要貪吃冷飲
作用:預防胃腸功能損害
南方的秋天來的不明顯,天氣依然很酷熱,有的媽媽就喜歡給寶寶繼續喝夏天的冷飲。但是中醫認為“寒涼傷脾”。即使體質好的寶寶也不能天天吃冷飲,除了限制冷飲以年,從冰箱拿出來的飲料、酸奶最好旋轉在室溫下15分鐘后食用。一些涼性的瓜果可能還沒下架,媽媽盡量不要挑選過多的涼果給寶寶吃。不然傷了寶寶的脾胃更容易腹瀉。
寶寶如果真想吃瓜果,首選應該是雪梨,因為雪梨在干燥的秋季有清火潤燥的作用,可以減少寶寶口干舌燥的機會。混合著蓮子一起煮粥,還有效緩解小兒秋季咳嗽。
3、清潔玩具和食具
作用:防秋季腹瀉
上面提到了寶寶吃過多涼性瓜果易腹瀉,主要原因是脾胃受了涼。但是寶寶在秋季高發腹瀉的原因,很多都是輪狀病毒引起的,特別是初生遇到第一個秋季的寶寶免疫力粥,最容易感染這種性質的腹瀉。對于秋季腹瀉的預防,媽媽把好寶寶的飲食關口很重要。注意飲食衛生,定期給寶寶的玩具和食具進行高溫消毒,減少細菌的傳播和污染。
如果寶寶是在 幼兒園 發現有腹瀉癥狀,應該立即隔離治療并處理好糞便,以免引起更多寶寶的感染。
4、多喝白開水
作用:防 便秘
別以為秋季,就只是對付寶寶的腹瀉就足夠了,其他問題大可忽略。秋季如果飲食不當,也會遭遇便秘的問題,與腹瀉是相反方向的調理。到了秋天,各種美味能讓寶寶的胃口大開,但是富含營養 的高蛋白食物多吃會讓寶寶的胃腸負擔明顯加重,容易出現口臭、便秘等現象。
每天給寶寶多喝些白開水,使結腸對糞便水分的重吸收減少,糞便就能順利排出。此外,酸奶、胡蘿卜、蘋果、香蕉、玉米、紅薯等食物,也都有助于在秋季協助寶寶輕排便。當然這只適合于已經可以添加 輔食 的1歲以上的寶寶。
5、內衣墊入干爽毛巾
作用:防秋季感冒發燒
入秋后,早晚溫差開始加大,很多媽媽都把握不住寶寶穿衣的厚度,尤其是寶寶在太陽底下一玩就是一身汗,傍晚受涼風一吹就很容易生病。因些,媽媽為寶寶多準備一件衣服是沒錯的,隨時可以為寶寶更換。其實,還可以為寶寶準備多條干爽的毛巾,將1-2條毛巾墊放在寶寶的貼身內衣里面,尤其是前胸及后背。看寶寶玩得熱了,先摸摸寶寶的脖子處,如果出汗,就把毛巾抽出,再抱干凈、干爽的毛巾墊入就可以了。
很多寶寶秋季發燒的病例,都是由于家長為寶寶穿了過多衣物,使寶寶體內的熱量無法散發而引起的。因此,寶寶的衣物也應該較為寬松、通風,并且便于寶寶活動。
6、勤換紙尿褲
作用:預防尿布疹
尿布疹是寶寶最常見的問題,可能到了秋天,有的媽媽認為天氣干爽了,寶寶皮膚也干爽了,換紙尿褲的次數可以相應地減少。這種想法的錯誤的,其實寶寶的尿布疹問題更多地來源于懶惰的媽媽,并不來源于天氣和環境的問題。
寶寶尿布疹嚴重的時候,可以暫時不用尿布,讓寶寶的臀部暴露在空氣中,以保持皮膚干爽,不要完全拋棄傳統的尿布,而且要使用棉布做的尿布。
7、冷水擦身
作用:鍛煉冷適應力
秋季不像寒冷的冬季那樣,冷水冷得讓人不可觸碰,所以可以秋季的轉換期,提高寶寶對冷的適應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臉、擦身、沖淋和游泳。冷水鍛煉要循序漸進,先用與體溫接近的水,然后逐漸降低水的溫度。洗完后再用干毛巾擦干。
冷水鍛煉的動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干,擦到皮膚輕度發紅為止。
寶寶在初秋時節應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以清淡甘潤為主。
1、鮮藕、生梨、荸薺以及胡蘿卜、豆腐、黑木耳、蜂蜜等具有養陰潤燥的功效,不妨多吃一些。
2、多喝水、淡湯、菜湯、豆漿、牛奶等。
3、生蔥、胡椒等燥烈食品應少吃。
4、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數蔬菜和水果性寒涼,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果蔬還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及無機鹽、纖維素,可以改善燥氣對寶寶造成的不良影響。
5、另外,寶寶要多喝粥,如紅棗糯米粥、百合粥、蓮子粥等。
1、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在疾病流行的高峰期,盡可能減少帶寶寶出入公共場所,尤其是人員密集、通風不暢的地方,以減少接觸感染源的機會。
2、及時為寶寶增減衣物。
3、多飲水。若能飲白開水更好。
4、做好預防接種。秋季可服用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以減少秋季腹瀉的發生。
5、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保持寶寶鼻腔、口腔以及全身皮膚的清潔,尤其是要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保持寶寶手的清潔。
6、保持室內環境和空氣的清潔。每天要定期開窗通風,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
7、保證生活規律和充足的睡眠。寶寶每天的主要生活內容包括飲食、游戲、排便和睡眠,若能安排得井然有序,可有效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8、適度鍛煉,增強體質。每天至少要保證寶寶有兩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對小嬰兒,可每天堅持做撫觸和被動體操。稍大一些的寶寶,尤其是4歲以上的孩子,可從夏季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游泳鍛煉,因為游泳是提高人體免疫力一項最為理想的運動。
9、合理膳食。在為寶寶提供膳食時,應盡可能做到品種多樣、比例適當、定時定量、調配得當。包括保證寶寶每天有足夠的蛋白質、適量的脂肪、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
10、創造溫馨環境。為寶寶創造一個溫馨、和諧、愉快的生活環境,對于增強寶寶的機體免疫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