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宮頸口開到3厘米左右,麻醉醫生會先用一根長針穿刺到硬脊膜外腔,然后將管子放入,再把穿刺針拿出來,將管子接到一臺泵上。床邊的這一臺注射泵,持續注射止痛藥到你的硬脊膜外腔,一直到宮頸口開到八九厘米就停藥。
很多使用硬脊膜外麻醉分娩的媽媽都知道,到了宮頸口全開時,鎮痛效果減弱,宮縮時的陣痛又開始出現。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蔡堅表示,這是因為宮頸口全開后,需要產婦用力,這時候需要減少麻醉藥量或者停止鎮痛。如果這個時候還用麻醉,產婦的肛門反射就很弱,該用力的時候她就不能好好用力了。
雖然硬脊膜外麻醉的鎮痛效果好,但對于準媽媽來說也存在一些風險。
在打麻醉針時,一般麻醉師是憑感覺做穿刺。有一小部分會誤穿硬脊膜和蛛網膜。這時腦脊液就會流出來,導致顱壓發生變化。同時,也存在感染的風險。如果出現腦脊液流出,產婦要去枕平臥72個小時,并且每天要充分地靜脈輸液。如果太早抬頭,會導致頭痛。
根據產科臨床上的大概統計,這種情況發生率大概是1%。
準媽媽的腹部增大,脊椎承受的重量發生改變,導致腰椎向前突,穿刺時擺體位困難,腰椎間隙也比一般人窄。所以,做產婦的硬脊膜外穿刺要難很多。
如果產婦患有腰椎疾病或各種原因導致硬脊膜外腔粘連,就更容易出現誤穿至蛛網膜下腔的情況。同時,由于產婦的血管擴張,還存在穿刺部位出血引起血腫的風險。
還有少部分穿刺會損傷神經,導致下肢疼痛。
對胎兒沒有風險。產科專家表示,無痛分娩中的極少量麻醉藥通過胎盤到達胎兒血液中,其實不會有太大影響。
因為隨著科學的發展現在選用的麻醉藥是對胎兒最安全的藥物,而且鎮痛分娩的麻醉藥用量遠低于剖宮產等手術麻醉藥用量,這種鎮痛方法已經非常成熟,在這方面不用擔心。
一般不會。剖宮產的麻醉已經是安全度極其高的麻醉,而無痛分娩的藥水濃度是平常剖宮產藥水濃度的1/5,一般來說不會造成神經損傷,自然沒有造成產后腰痛的可能。
如果真有問題,應該是出在這幾個方面:一是麻醉師在操作時,不小心傷到了韌帶,造成了韌帶粘連,或者穿透,造成血腫等。這些都是會馬上出現的癥狀,而且往往伴隨腳部麻痹等。
另一種情況,就是產后腰痛,并且伴隨著頭痛的情況,這是在產后6個月內,這時新媽媽可上疼痛門診找麻醉醫生幫忙,再打一針神經阻斷,這樣便可解決疼痛問題。如果這個疼痛已經持續6個月以上了,那基本就不是這個原因引起的。
無痛分娩正確的叫法叫分娩鎮痛。麻醉師根據產程的進展控制藥物的使用,讓產婦有個比較好的分娩體驗,較為舒服地產下孩子。一般來說,我們目前打了無痛分娩后,把疼痛控制在5級左右,而香港則是控制在3級左右。
懷孕過程中若是體重增加太多,的確會有其并發癥,像是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但是并不會因為脂肪太多而影響剖腹產的傷口復原。體重增加太多直接影響的是胎兒和母親,胎兒可能因此變成巨嬰,反而提高剖腹產的幾率,不過剖腹產與否一切得視胎兒和母親的狀況,并不會因為腹部脂肪太多妨礙傷口復原而避開剖腹產。
讓產婦和家屬對無痛分娩最擔心的是,這些麻醉藥物會不會對胎兒和產婦的身體健康有影響。實行無痛分娩是以維護母親與胎兒安全為最高原則的。硬膜外分娩鎮痛的一般并發癥如低血壓、頭痛比較輕微,嚴重威脅生命的并發癥比較少見。
不良反應最主要的就是對產程的影響,對胎盤的影響,低血壓等等。但是藥物濃度是可控的,所以危險不是特別大,這也是為什么不對產婦進行完全麻醉的原因。實行無痛分娩的最高原則是保護母子平安,所以除了上面強調的一些特殊人群,其他人還是可以的。
電話全程免費,可以放心接聽!
預約咨詢
微信掃一掃
400-080-8850